前言
當前,機器人產業呈現多元創新的蓬勃態勢,也成為各地比拼制造業競爭力的重要戰場。
7月10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上曬出一組機器人發展成績單:山東各級各部門持續加強政策引導,推動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產業集群初具規模,創新資源不斷聚集,在工業機器人、特種機器人、關鍵零部件等領域已形成一定優勢,部分產品和技術處于國內領先地位,山東成為北方地區重要的機器人制造基地。
規模能級持續躍升,龍頭企業領航發展。截至2024年末,全省擁有機器人上下游企業200余家,全年實現營業收入近300億元,近三年復合增長率超過15%。今年1-5月,全省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增長72.4%。目前,全省年營收過億元的機器人企業突破50家,在人工智能算法、高精度傳感器、智能控制等關鍵領域取得突破,涌現出一批龍頭骨干企業,帶動全省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有效提升了產品的智能化水平與市場競爭力。
集聚效應加速凸顯,產業布局日趨優化。經過多年發展,全省已形成覆蓋研發設計、整機制造、系統集成、零部件配套、售后服務等主要環節的較為完備的產業鏈,通過區域配套、協同聯動,顯著降低綜合成本,提升全鏈條質效。錨定“4+N”產業布局,在濟南、青島、淄博、濟寧打造產業發展高地,形成園區集聚、上下游協作配套的良好生態,同時鼓勵其他市立足比較優勢,因地制宜發展機器人特色產業。
創新資源不斷富集,研發能力穩步增強。近年來,山東以高能級平臺建設為抓手,促進創新要素集聚增效。成功引進國家機器人創新中心山東基地,山東大學獲批特種機器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智能無人系統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省科學院自動化所牽頭成立機器人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山東分中心。培育了國興智能、海爾智家、海信集團3家省級機器人制造業創新中心,吸引高校院所與企業開展聯合攻關,加速創新成果轉化,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成果。全省26所院校開設了機器人工程專業,為產業創新提供人才保障。
優質產品加快迭代,賦能水平全面提升。隨著技術創新的持續突破,機器人產品迭代速度加快,在電子裝配、醫療服務、特種作業等場景中廣泛應用,實現產業價值與社會價值的雙重躍升。比如,珞石機器人柔性協作臂助力電子信息頭部企業生產效率提升40%以上;威高集團“妙手”腔鏡手術機器人完成全國首例“量子遠程手術”;衛邦智能配藥機器人提高藥品調配精度10倍以上,降低細胞毒性污染95%;國網智能電力巡檢機器人實現巡檢效率從小時級銳減至分鐘級。在人形機器人領域,樂聚聯手海爾智家發布了國內首款專為家庭場景設計的家庭服務人形機器人;優寶特人形機器人“行者泰山”完成泰山盤道測試,并積極打造“機器人陪跑員”等應用場景。
免責聲明
文章來源:大眾新聞
凡資訊來源注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轉載請聯系原出處。您若對該文章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立即與后臺小編聯系,平臺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處理。注明本公司原創內容,轉載與商務合作請聯系159 0176 7989(微信同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