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已悄然走過一半,在這個特殊的節點上,回望出版社過去半年間的出版成果,我們欣喜地看到,知識的力量依然在廣泛傳遞,閱讀的熱情從未消退。
無論是在人文學術的深水區,還是在貼近現實、回應時代的新議題中,都有許多新書脫穎而出,贏得了市場的肯定與讀者的喜愛。它們或以深邃的思想啟發人心,或以敏銳的洞察回應關切,或以優美的表達重新喚起我們對世界的好奇與理解。
今天,小北特別遴選出北大出版社2025年上半年銷量表現最好的一些新書,帶你回顧這半年間讀者們最真切的閱讀選擇,也許正好有一本,是你正在尋找的答案(點擊書封可直接購書,文末掃碼可享購書優惠)。
01
時評中國5:
用批判性思維阻斷庸常
曹林 著
本書分為“批判性思維和讀書方法”“熱點觀察與思考角度”“冰點暖評與思想溫度”“媒介素養”“寫作方法”“‘時評中國’共同體的互動”六章,是作者建立在深度閱讀上的新思考,延續“時評中國”系列對當下熱點的理性思考與評論,以作者一直以來秉持的理性耐心講理,用客觀且不乏溫暖的文字,介入社會的良性運行與輿論的正向引導。同時在內容體例上,進行升級調整,增加對評論寫作的實踐性指導,每一章前面都增加了作為導讀的“十種方法”,對該章所涉及的時評文章的寫作方法進行概述,帶領讀者“跟著知名評論員,學習寫時評文章”。
02
解讀中國經濟: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下的民族復興之路
林毅夫 著
本書是解讀中國經濟的經典之作,以中國經濟的真實軌跡為敘述主軸,系統地回顧中國在改革和發展過程中取得的各項成就,面臨的主要經濟、社會問題,并探討其原因與解決問題的辦法。全書內容通俗易懂,以新結構經濟學的自主理論創新為支撐,從最淺顯的經濟現象逐漸過渡到背后的道理、學理、哲理,適合政界、企業界、學界人士以及所有關心中國經濟的普通讀者閱讀。
03
實務刑法評注(第三版)
喻海松 編著
《實務刑法評注》第二版自2024年1月出版以來,已屆一年。一年多來,我國刑法司法層面規范更新較多:“兩高”和有關部門發布多件新的司法解釋、規范性文件以及指導性案例,均涉及刑法條文的適用。這就使得第二版《實務刑法評注》已不能充分滿足刑事司法實務所需,修訂推出第三版成為必然。第三版悉數增補新刑法條文和司法規則(亦增補了此前遺漏的個別相關規定、規范性文件),并對原有規則作了銜接的必要技術處理、厘清規則層級,方便快速查找;同時,新增人民法院案例庫部分參考案例和法答網、檢答網部分答疑,增補法律適用問題答復、復函和《刑事審判參考》新增案例規則(截至第141輯第1623號案例),梳理收錄《職務犯罪審判指導》(第2輯)相關內容 ,進一步系統完善刑法適用規則體系。作此修訂后,第三版的篇幅略有擴充(增加約10萬字),可以準確反映當下我國刑法及其適用規則的新面貌。
04
信仰與利益之網:僧侶、海商與中日交流(839—1403)
李怡文 著
馮立君 傅亭瑄 譯
從公元839年最后一次日本遣唐使歸國,到1403年日本足利幕府與明朝正式恢復官方朝貢貿易,中日兩國的官方外交中斷了近六個世紀。但在此期間,隨著海商和佛教僧侶建立起日益密切的聯系,一個充滿活力的中日海上貿易網絡蓬勃發展。基于對寺院記錄、詩歌、書信、傳世圖像和實物以及考古發現等多類史料的細致研究,本書描繪了當時東亞海域世界生動多彩的景象,展示了海商與僧侶兩個群體如何利用彼此的資源并密切合作,共同促進貿易網絡與宗教網絡的融合,聯合構建了中日之間“宗教-商業”交流網絡,以及這一網絡如何在朝貢體系的框架之外運作。同時,本書以新穎的手法詮釋佛教記錄,為佛教與商業之間的關系提供了新的解讀。
05
立心之約
——中學生AI微課十講
朱松純 主編
本書是關于人工智能的科普讀物,主要介紹人工智能是什么、研究什么、如何進行探索研究,以及人工智能的現狀、應用和發展趨勢。主編朱松純是人工智能領域的戰略科學家,斯隆獎、馬爾獎、赫爾姆霍茨獎得主,曾三度問鼎計算機視覺領域至高榮譽馬爾獎。配套視頻課程入選教育部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臺的“名師教AI”專欄。 在選材上注重準確啟蒙、突出重點、兼顧研究實踐和眼界拓展、強化啟迪效應。
06
第一等好事:
北大學者書房
北京大學黨委宣傳部 編
任羽中 主編
本書是“北大學者書房”系列之一,選取當下北京大學不同學科具有代表性的16位教師,走入他們的私人書房,去探尋學者書齋里的故事。這些學者來自中文、歷史、法學、化學等諸多領域,都是各自學科的領軍人物,也是廣受學生和讀者歡迎的著名學者。本書通過圖片與文字的結合,詳盡展示了各位學者的書房奧秘和學術風采,以直觀的方式呈現出來,也由此記錄了他們的閱讀習慣、學術探索和人生故事。透過學者們在書房里孜孜以求的身影,讀者可以觸摸到北大深厚的人文底蘊與學術風貌,使讀者真切感受到學術研究背后的精神力量,從而激發對閱讀、思考和創造的向往。
07
竹影鯨歌:
杜甫的意象世界
歐麗娟 著
一千多年以來,杜甫的“詩圣”的地位可謂無人可堪比肩, 作為詩國中光芒萬丈的集大成與開新者,杜甫之詩風格渾成,意象獨出。《竹影鯨歌:杜甫的意象世界》 致力于足以顯發杜甫生命與藝術成就的標志性意象, 如竹、花、月、鷗鳥、大鯨、鷙鳥等,吸收傳統中的灼然慧見,將杜詩意象納入《詩經》以來的整個詩史發展脈絡中觀察, 更借鑒西方文學研究的理論方法和觀察分析的眼光, 由此可以具體而微地理解杜甫何以為詩圣。
08
數學其實很有趣
鄭冬冬 著
本書致力于把身邊的數學、好玩的數學推廣出去,讓更多的人感受到數學也可以這么有趣。從我們熟知的數學概念、生活情景及數學應用開始,避免繁雜的數學推導與證明,解釋數學知識背后的來龍去脈,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展示了數學與生活方方面面的聯系。本書適合數學愛好者、希望對數學知識進行探索和拓展的中小學生、想激發孩子數學學習興趣的家長,以及希望通過學習數學來了解數學應用,從而提高工作效率的職場人士等。
09
機器能取代法官嗎?:
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與法律
劉莊、盧圣華 著
本書是國內首部系統介紹人工智能和數據科學在法律實踐和法學研究中應用的書籍。本書整合了國內外前沿的業界實踐和學術研究,是對該領域知識進行系統整理和提煉的最新研究成果,為讀者呈現了一幅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在法律領域應用的全面圖景。本書特別注意將復雜的技術知識轉化為易于閱讀和理解的內容,避免了復雜的數學公式和技術術語。書中介紹了大量具體案例,如基于大數據的判決預測、法系分類,基于大語言模型的法律問答、文書生成等。這些案例形象地展示了法律人工智能的豐富應用場景,幫助讀者創造性地思考AI時代下法律行業的挑戰與機遇。
10
研究生論文寫作與時間管理
謝立斌 著
作者基于自己在論文寫作中的酸甜苦辣,結合多年指導研究生寫作論文過程中了解到的情況,認識到寫作學術論文需要克服論文寫作方法、時間管理這兩個方面的諸多障礙。上卷覆蓋論文寫作的全過程,從構思到完成。下卷專注于時間管理,這是完成論文的關鍵因素。雙管齊下,解鎖學術寫作的秘密,讓你的論文寫作事半功倍!
11
符號學講義
趙毅衡 著
符號學是研究意義活動的學說。符號是所有意義活動(表達、傳送、解釋)都必須要用的方式,沒有不使用符號的意義,也沒有不表達意義的符號。文化是一個社會相關意義活動的集合,不僅人的意義活動靠符號,生物界和人工智能的活動也靠符號。在當今時代,文化變遷加速,社會的符號活動空前活躍,符號學的研究因此顯得特別重要。符號學的一些一般性規律,就成為人文社科活動及成果的公分母。本書是趙毅衡教授半個世紀以來教學內容的結晶,用平易的方式,以大量的小到具體生活,大到整個文化為例,通俗易懂地講清楚符號學原理。
12
法律推理:
普通法上的法學方法論
〔美〕梅爾文·A.艾森伯格 著
孫良國 徐博翰 譯
本書是關于普通法中法律推理的一本百科全書式的小冊子。在極短的篇幅內,合同法、公司法、法學理論家梅爾文·A.艾森伯格教授對法律推理的幾乎所有核心問題都進行了全景式闡釋和分析。好的法官有好的判斷力,偉大的法官有無與倫比的判斷力,這本書將引領你走向提高好的判斷力的前進道路!
13
柯林武德自傳
[英] 柯林武德 著
陳靜 譯
本書是一部柯林武德的思想自傳。柯林武德是20世紀上半葉英國著名的哲學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其哲學思想和史學理論至今有著重要的影響。作者在本書中敘述了自己思想的發展歷程,以真誠的態度剖析自我,犀利地批評了當時的哲學、史學研究狀況,總結出歷史哲學原理,提出關于歷史觀念的三條定理,構建了自己融通哲學與史學的獨特理論體系。柯林武德提出的問答邏輯和“一切歷史都是思想史”等主張,為歷史學科的科學發展提供了必要的理論基礎。
14
教師助手:
巧用AI高效教學
汪兵 雷春 秋葉 著
本書深入探討了AI技術如何為教育領域帶來顛覆性變革。本書中不僅展示了AI技術如何能夠代替教師進行板書、生成精美課件,以更生動直觀的方式呈現知識,還闡述了AI如何根據學生學習情況提供個性化輔導。此外,該書還介紹了如何利用AI進行備課、授課、測評及辦公,以解放教師時間,提升教學效果,并展望了“AI+教育”背景下更加公平、高效、個性化的教育未來,同時也關注了AI在教育中的應用所帶來的挑戰與應對策略。本書適合教育工作者、教育技術愛好者等閱讀,共同探索AI與教育的無限可能。
15
唐后期皇權問題研究
葉煒 著
本書的研究對象是唐后期,即安史之亂(755—763)以后的皇權,從政務決策與君臣關系中皇權能動性的角度,考察皇權的表現形式和行使方式。全書分為三部分,分別聚焦皇權對政務信息的控制、皇權對議題及議政程序的控制,以及皇帝構建、強化與大臣的私人性關系。唐后期皇權行使的方式,既包括直接干預異姓爵襲封等公開層面的顯性權力,也包括皇帝有意識地通過對信息控制、議題控制及人格依附關系構建等隱藏性權力的綜合運用,這從整體上加強了唐后期皇帝在政務決策中的主導作用,強化了皇帝對決策的干預能力,體現了中國古代皇權運用方式在技術層面的演進。
16
目標、路徑與方法:錢乘旦論區域國別研究與區域國別學
錢乘旦 著
區域國別學成為一級學科,錢乘旦教授起了重要作用。本書是錢乘旦教授在學科形成過程中對區域國別學是什么、其目標和任務是什么、如何建設、如何發展、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區域國別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學術研究與教學之間的關系、為什么需要區域國別學等等問題所做的思考和解答。區域國別學是一個新的學科,而且是一個交叉學科,建設好、發展好這個學科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是學術界、教育界面臨的一大挑戰。作為理論思考與實踐探索的具體成果,本書提供了新學科建設的思想框架。
17
微相入:
妙手修古書
王嵐 著
古籍文獻傳至今天,其價值已經超越書記本身。修復古籍,同時也是在修復一段多元而生動的記憶——它們是古代的書冊、曾經的紙張、當年的筆墨、不朽的藝術、一個時代的審美,或許也是下一個時代的塵土。至少,在我們當下,應該盡量保存、珍藏這段過往、這段鄉愁。這也是修書的意義所在。《微相入:妙手修古書》,告訴我們古書的歷劫、使用的工具、修復的技藝,以及人和書的緣分。這些傳統技藝哪怕與大多數人并無實際聯系,仍不免在提到或見到它們時被撩動心緒,會忍不住想去了解、想去靠近。相信看到這本書的讀者會理解修書人精神上的鄉愁,并將這份感動一代一代地繼續傳播開去。
18
敦煌畫稿:
中國古代的繪畫與粉本
[美] 胡素馨 著
張書彬 王道杰 楊筱 譯
敦煌畫稿作為畫師記錄創作構思的草圖,是中國藝術中非常罕見的直接來自生產創作過程的材料。本書是知名東亞藝術史學者胡素馨教授關于敦煌畫稿的著作,書中以敦煌莫高窟藏經洞出土的紙本畫稿為中心,全面分析了敦煌畫稿及其相關供養人的經濟社會網絡,是首先系統討論敦煌畫稿與工坊中的繪畫實踐、供養人關系及洞窟營建之間關系的著作。本書還涉及了唐代畫史畫論對繪畫創作的品評,分析了張彥遠《歷代名畫記》等對即興自發的推崇及其關聯的書法理論、道家思想,討論不假外物的壁畫家何以成為唐代繪畫的主角。
19
帝國的敘事話語:國家身份塑造與冷戰時期美國外交政策
王立新 著
本書借鑒國際關系理論與方法,通過檔案研究和話語分析,考察了18世紀晚期以來精英發明的關于美國文明特性、地緣政治身份和國際角色的敘事如何塑造美國的自我理解和外交政策,特別是經過兩次世界大戰形成的新國家身份敘事作為一種帝國話語在冷戰時期如何推動了“西方”的形成,激發了美國的對外干預,振奮了美國人的精神,并加快了冷戰終結的進程。本書為外交史研究提供新的闡釋維度,有助于深化對美國外交政策和國家戰略形成過程的理解。
20
畫非畫:
古代繪畫中的圖像與政治
尹吉男 主編
除了圖像與風格的研究,藝術史還能擴展哪些新的研究視角?藝術史研究能否超越學科的邊界,為更廣泛的人文社科研究提供啟發?藝術史中的經典作為歷史的圖像遺存,是否還隱藏了更多的信息?而今天的我們又是用什么樣的方式破解圖像密碼,了解到這些隱秘的政治與歷史信息的?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本書由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倡議編選,匯集了藝術史研究中的一系列經典研究成果。這些文章,既是在藝術史研究領域具有突破性和啟發意義的研究成果,也是貫通藝術史、思想史、政治史與社會文化史的積極探索。
21
剪映:即夢AI繪畫與視頻制作從新手到高手
向秋 編著
本書從AI繪畫與視頻制作的基礎知識出發,逐步深入高級技巧和實戰案例,旨在幫助讀者快速掌握即夢AI工具的使用,打造專業級藝術作品。本書是一本適合所有對AI藝術創作感興趣的讀者的寶典。無論你是藝術愛好者、設計師、視頻編輯師,還是對AI技術充滿好奇的初學者,本書都能為你提供豐富的知識、實用的技巧和無限的靈感,幫助你輕松創作出令人驚嘆的數字藝術作品。
這些書中有你看過的那本?
談一談你的獨家閱讀體會
或者留言區以圖片形式曬出你的筆記
2位優秀留言讀者將獲贈其中圖書一本
公號粉絲限量專享
掃碼領券后折扣價基礎上
再打8折,低至5折優惠
掃碼進群,更多福利
-End-
觀點資料來源:市場運營中心
轉載及合作請發郵件:scb01@pup.cn
▼點擊名片 ?標關注我們▼
學術的尊嚴,精神的魅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