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不來中國的魯比奧,終于找到了機會,和王毅外長面對面談一次
美國國務卿盧比奧這兩天遇上件尷尬事——7月初在馬來西亞吉隆坡開會的他,座位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相隔不到三十米,卻連握個手的機會都難找。
這個曾經在2020年被中國兩次點名制裁的鷹派政客,如今掌管美國外交事務,不得不面對和中國打交道的現實難題。
要說這事得從三年前說起,當時盧比奧還是參議員,跟著特朗普政府操弄新疆、香港議題,結果自己上了中國的制裁名單,按外交部原話是"必須為此付出代價"。
今年他升任國務卿后頭一回去東南亞搞外事活動,明面上說要強化美國在印太地區的存在感,背地里盯著中國手里的稀土供應鏈不放。
眼下美國軍工企業都快急瘋了。
中國從去年開始收緊稀土出口管制,最新數據顯示美國軍用稀土庫存只夠維持半年。
五角大樓的報告寫得直白:"F-35戰斗機組裝線每周停工三天"。
財長貝森特靠談生意緩和關系,前些天剛讓中國松了點民用稀土的口子,可軍用級別還得看談判桌上怎么博弈。
要說盧比奧這次到馬來西亞,面上端著國務卿架子談地區安全,私下其實帶著兩件要緊差事:一是找機會和中國外長搭上話,二是在東盟圈子里給美國稀土供應鏈鋪路。
不過場面上真沒那么好應付。
美國前腳宣布要給盟友降關稅,后腳就把印度乳制品市場準入當談判籌碼。
會場里14國外長嘴上不說,心里都明白美方"既要又要"的毛病又犯了。
更別說日本韓國這兩個老伙計,原定要接待盧比奧的行程臨時取消,搞得日本經濟再生大臣被記者堵著問"第七輪談判還談不談"。
倒是在場的越南代表笑得挺歡實——自從抱上美國大腿,他們家往華盛頓送的咖啡豆卡車都多跑了兩趟。
這事兒我看得明白,國家主權就是條硬杠杠。
2020年制裁盧比奧的時候,有人質疑會不會影響外交關系,現在看這步棋走得值當。
對付嘴上喊民主、手里耍霸權的政客,講道理不如亮規矩。
稀土這張牌捏在中國手里十多年,早該拿出來治治這些得了便宜還賣乖的主。
美國現在這套雙簧戲唱得著實有趣。
鴿派貝森特擺著笑臉談合作,鷹派盧比奧揣著刀子搞遏制,兩頭都想要好處。
要我說,他們最大的誤判就是以為中國會吃威逼利誘這一套。
看看東盟會場里的反應就知道,馬來西亞當著美國代表的面強調"地區事務要地區國家主導",印尼外長全程和中國代表團熱絡攀談,這才是現實版的民心向背。
說到盧比奧的個人戲碼,倒讓我想起老家菜場討價還價的大媽——想要新鮮鯉魚又嫌魚腥味兒。
被制裁三年沒學會消停,反而變著法鉆空子搞擦邊球。
東盟會議本是為區域合作搭的臺子,硬被他演成個人政治秀場。
我倒想問問這位國務卿先生:揣著制裁名單想談合作,是覺得中國人記性不好,還是覺得國際規則能隨便繞開?
美國現在這套霸權邏輯早該改改了。
以為捏著幾個關稅數字就能讓別國俯首帖耳,純屬白日做夢。
就說他們那個"印太戰略",喊了三年沒見著真金白銀,倒是中國和東盟的貿易額去年又漲了12%。
特朗普政府要是真明白"得道多助"的道理,就該先把自己家里那攤子事理清楚——軍工復合體急著要稀土造武器,農業州眼巴巴等著中國買大豆,華爾街精英們更巴不得趕緊重啟投資通道。
這種既要打壓對手又想撈實惠的做派,放菜市場都得被人轟出去。
國家博弈說到底拼的是實力,講的是信用。
中國這些年面對各種挑釁沒慫過,該亮劍時不含糊,該合作時有誠意。
盧比奧們在會場里兜兜轉轉找機會的時候,咱們的稀土提純技術又突破兩個百分點,東盟朋友圈新增三個合作項目。
這叫啥?你搞你的政治操弄,我干我的實事發展。
中美關系從來不是誰求著誰的單行道。
這次東盟會議給所有人提了個醒:端著冷戰思維來談合作,走哪都是死胡同;帶著平等誠意坐下溝通,條條大路通北京。
話說回來,盧比奧要是真想辦成事,不如先把當年干涉中國內政的爛賬結清了,咱再談握手言和的事兒。
國際舞臺上的規矩其實簡單得很——種什么因得什么果,這道理放之四海皆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