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7月11日,德國轉會市場亞洲區管理員朱藝 發文談到了國足“行李事件”。
朱藝表示:“從這兩例關于‘超大行李‘’的事件可以看出,這種‘連呼吸都是錯的’非理性攻擊是一種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現象,實際上只是一種單純的情緒宣泄,并沒有什么積極意義。”
朱藝列出案例
對比案例:2021年11月,伊朗國家隊前往黎巴嫩參加卡塔爾世界杯預選賽,到達貝魯特國際機場后,因被拍到球員、工作人員、教練攜帶了合計超過100件行李(圖1 圖2 圖3 圖4),其中一些體積巨大,受到了來自社交媒體的質疑和嘲笑。
【背景介紹:伊朗與黎巴嫩真主黨的密切關系使它在黎巴嫩成為爭議性國家,黎巴嫩人對外國特權行為憤怒,而伊朗自身受制裁,物資流動易受懷疑。部分黎巴嫩人將國內危機歸咎于伊朗的影響力,因此對伊朗的任何異常行為都會放大解讀。】
網絡上充斥著對此事的評論,有人說里面是賣給真主黨的無人機、導彈和核原料,有人P了行李袋被打開里面都是現金的照片,還有人質疑這些物品沒有經過安檢。還有媒體報道稱,這些行李箱后來并沒有出現在伊朗下榻的酒店,再度引發質疑。這些輿論隨后擴大到了反伊朗的其他國家,引起國際輿情。
輿論擴大后,伊朗國家隊被迫出來解釋,稱他們只是來踢比賽的,和政治無關,這些巨大行李里裝的是必要的訓練裝備、食物、藥品、儀器等。
貝魯特國際機場工作人員也出來解釋,稱伊朗隊并沒有繞過安檢程序。
然而,這一輿論仍然引起了軒然大波,黎巴嫩內政部長要求機場對這些超大行李進行正式調查,隨后黎巴嫩媒體曝光了調查結果,伊朗隊的行李確實都是比賽和訓練的必要物品。這些行李在下飛機后直接送去了訓練場,因此沒有出現在酒店。
有趣的是,在幾天后,阿聯酋國家足球隊也到達了貝魯特國際機場參加比賽,他們也同樣攜帶了大量的大體積行李(圖5),但沒有引起熱議。一些人po出對比,質疑網絡輿論雙標,但這些聲音沒有成為主流,此事也沒有廣泛傳播。
(圖6 圖7 圖8為事件的相關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