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方清
世界杯預選賽鎩羽而歸之后,國足2025年東亞杯賽程開啟,其將先后交手韓國男足、日本男足和中國香港男足。
隨著首戰哨聲鳴響,未出所料,中國男足又以0:3負于韓國二隊。
中國男足整場竟無一次射正,連韓媒都評價這場比賽“毫無練兵價值”。此外創下的紀錄是對陣韓國連續六連敗,一球未進且丟掉10球。
不是所有球隊,都叫“特能輸”。默哀而已。
然而此間足協卻高調亮相,在其“中國足球隊”微博賬號,發布一份洋洋灑灑的“安民告示”格外引人關注——
這份“安民告示”,是針對近日網上出現一些關于國足隊員出征東亞杯攜帶較多行李入關引發熱議,足協所做的“權威”回應。
有多權威呢?反正足協首先就相當居高臨下的牛逼腔調,告之曰“為此向公眾介紹一些基本信息和常識”。
言外之意,乃們這些球盲,球隊出國參賽該帶哪些東西都搞不懂還瞎BB,今兒就好好給你們普及一下。
然后他就如數家珍地羅列了如下要素:此次征戰東亞杯中國男足代表團隊伍龐大,共計51人,工作人員比運動員多出若干名;托運行李140件,因數量多體量大,運動員還自發地幫助工作人員運送行李,體現了良好的團隊互助意識;
至于行李,囊括了人墻、小球門、各類桿、桶、墊、軸等訓練器材,以及高深莫測且豐富多彩的科研技術分析器材、運動員服飾道具、醫療食品類保障物資等。
如此苦口婆心推介一番之后,足協還不忘“感謝大家對中國國家男子足球隊的關注與支持!”
在我看來,但凡稍有謙卑與愧怍之心,或自知之明,足協這份“安民告示”其實是大可不必發出的。
從專業角度來說,這些裝備或許必不可少。但是我通過請教元寶發現,國際著名足球隊出國參賽所帶行李,都不如國足如此豪橫。
元寶說,一支頂級球隊攜帶行李,包括主力陣容、教練組、醫療團隊、工作人員在內,行李總計約70—110件左右。俺們國足此數據直接干到140。
其實有關國足這場行李爭議的背后,是球迷對“高投入低產出”的強烈不滿——“你們配得上這些專業保障嗎?”
國足長期疲軟,公眾的失望早已溢出球場。“海參梗”“包機梗”等調侃雖顯偏激,卻也反映了一個殘酷現實:國足已失去公眾信任。當球迷不再相信球隊的拼搏精神時,行李數量、吃飯喝水便都成為攻擊點。
球迷的憤怒并不是那幾個箱子,而是對國足恨鐵不成鋼的情緒宣泄。國足若想終結此類爭議,必須用拼搏態度和戰術進步來回應質疑。唯有成績,才是平息爭議的唯一解藥。
然而足協似乎無視這一內在邏輯,反而分寸不讓地高聲為己辯護。
尤其辯護中采取為大家普及一下“基本常識”的高傲姿態,甚至不顧“敗軍之將不可以言勇”的古來規訓,標榜什么運動員幫助工作人員運送行李是體現了良好的團隊互助意識,這簡直跟球迷的吐槽與憤怒形成“南轅北轍”式尖銳對立。
而這樣一來,只會更加加劇廣大球迷對男足前景的隱憂與無奈。
跟行李相關的不堪記憶并未久遠。2011年,國足在迪拜轉機飛回北京之時,因行李被監測出嚴重超重,卡塔爾航空公司開出10萬元卡幣罰款(折合人民幣近20萬),后經百般交涉減為10萬元人民幣。而讓人意外的是此前在飛往卡塔爾參加亞洲杯時國足就因行李超重被罰款。
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球隊出國參賽,難道不應該平時在國內惜時如金高強度科學組織嚴格訓練,到了出征時盡量輕車簡從,輕裝上陣嗎?
就如此次赴韓,短短兩天的比賽日帶那么多裝備器材,隊員們到底利用率多少、效用幾何,很難不讓人打個問號。
所以球迷發出質疑實質并非行李多少的問題,而是關乎國足精神的內核,到底是個像當年女排那樣榮譽至上、為國征戰的血性團隊,還是一直是個嬌生慣養、養尊處優的草臺班子?
在幾乎逢賽必敗的嚴峻形勢下,足協無視球迷和公眾萬般揪心的現實焦慮之焦點所在,反倒拿小小的行李事件大做紙里包火、屎上雕花的花樣文章。
其擺出的這副嘴臉,跟輸球后當場怒視看臺球迷的球員,何其相似乃爾!
運動員愛吃海參,要拿高薪,要帶大行李箱入住豪華酒店,球踢得臭而脾氣大,
走馬燈式換帥,以及出了因巨額受賄、行賄罪被判20年的前主教練李鐵,
這些其實都不算太可怕。
最可怕的是,作為這支隊伍的管理層、當家者,其秉持的體育價值觀與足球精神形而上學、固步自封還自以為是,輸再多場球也不真正反思,丟再多臉也不減傲慢,那實在是讓人無比氣餒,感到前途無望。
不能不說,這正是男足長期萎靡不振的總根源。
何以救藥呢?
誰予作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