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錫悅再陷囹圄!特檢擴大外患罪調查,被控派無人機挑釁朝鮮
韓國前總統尹錫悅因涉嫌策劃緊急戒嚴事件中的內亂、濫用職權及外患等罪名,于當地時間7月10日凌晨被首爾中央地方法院批準逮捕,這是他自3月8日獲釋后的再次收押。法院指出,尹錫悅存在銷毀證據和逃跑的風險,特檢組將重點調查其外患罪嫌疑,包括涉嫌派無人機挑釁朝鮮以制造戒嚴借口。
一、司法程序升級:從「技術性釋放」到「實質性羈押」
此次逮捕標志著特檢組調查進入關鍵階段。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在長達6小時40分鐘的審查中,認定尹錫悅存在事后補制戒嚴文件、指示刪除共謀內亂人員加密通話記錄等毀滅證據行為,并多次無故拒絕配合調查傳喚,潛逃風險極高。特檢組提交的178張演示文稿和300頁意見書顯示,尹錫悅在戒嚴令解除后偽造文件,并試圖通過刪除前特戰司令郭種根等軍官的加密通信記錄掩蓋真相。
這與今年3月的「技術性釋放」形成鮮明對比。當時法院以「法律技術性問題」終止拘押令,引發輿論嘩然。而此次逮捕令的簽發,意味著司法系統對尹錫悅的指控已從程序瑕疵轉向實質性犯罪證據的掌握。
二、罪名升級:從內亂到外患的「雙重重罪」
特檢組指控范圍從最初的內亂罪擴展至外患罪,后者在韓國刑法中與內亂罪并列最高刑責,最高可判處無期徒刑或死刑。關鍵爭議點在于2024年10月的無人機事件——朝鮮當時譴責韓國派無人機侵入平壤,而尹錫悅政府含糊否認。特檢組調查顯示,尹錫悅可能通過越界挑釁誘使朝鮮反應,從而為宣布戒嚴制造合法性。
若外患罪成立,尹錫悅將成為韓國憲政史上首位因「主動制造外部威脅」被起訴的前總統。這一指控的突破不僅涉及個人罪責,更觸及韓國國家安全決策的底線——總統是否有權通過激化外部矛盾來鞏固內部權力。
三、政治博弈:執政黨與在野黨的「司法拉鋸」
執政黨共同民主黨對逮捕令表示歡迎,稱其為「司法正義的體現」,并強調尹錫悅「無論如何狡辯都無法逃避法律審判」。而前執政黨國民力量黨則向國民致歉,呼吁調查「依法公正進行」。這種對立折射出韓國政治極化的深化:尹錫悅任內推行的「檢察治國」模式,如今正遭遇司法系統的系統性反撲。
值得注意的是,特檢組負責人趙垠奭曾是尹錫悅任期內被邊緣化的檢察官,其團隊核心成員多為「舊派」司法精英。這種人事構成被輿論解讀為「司法系統對行政權力的反噬」。
四、羈押細節與社會反應
尹錫悅被關押在京畿道義王市的首爾拘留所單人牢房,面積10平方米,配備電視、折疊桌等設施但無空調,目前囚號已重新分配。其辯護律師涉嫌干預調查,試圖引導涉案人員作出有利陳述,進一步加劇了司法程序的復雜性。
盡管有數百名支持者在法院外集會聲援,但警方采取高度戒備狀態,防止暴力事件重演。分析人士指出,尹錫悅的再度被捕可能加速對其共犯的調查,前國務總理韓德洙、前國防部長金龍顯等已被列為偽造公文共犯,預計將被再次傳喚。
此次事件不僅是尹錫悅個人的政治滑鐵盧,更可能重塑韓國憲政秩序。若其最終被定罪,將強化對總統緊急權力的制約,并為未來司法審查提供關鍵判例。正如上海政法學院學者牛笑所言,此案或將成為「韓國總統制度、憲政史與司法制度的轉折點」。
(據首爾中央地方法院公告、特檢組聲明、韓聯社綜合整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