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菁媽
安徽池州有一個6歲的小男孩去表叔家做客的時候發生了一起意外,被壞人潑汽油,而且點著了火,6歲的孩子瞬間變成了一個小火人,旁邊的人趕緊拿棉被鋪上去把火撲滅,但是這個6歲的小孩子已經被火燒得面目皆非了。
嘴巴和眼睛都變形了,兩只腳已經粘連甚至沒有辦法分開,兩只手的手指都已經被燒掉了,父母當時以淚洗面,他們家也是普通的人家,幸好后來碰到了好心人免費給他治療,經過了20多次的植皮手術,他終于能夠自己站起來,能夠自己走路了,但是雙手的手指已經沒有了,他要寫字的話只能雙手握拳來寫字,臉上的疤痕也是非常明顯。
但是這個被燒傷的男孩方益凡卻沒有自暴自棄,甚至變得非常的堅強,努力的學習,據說他平時作業都是按時按量交的,考試也是跟其他同學一樣。
只不過高考的時候他的情況比較特殊,每一科有30%的時間延長,也就是他是寫字相對比較慢的,而他的成績664分也是實至名歸。
也有很多認識他的網友說:這個孩子非常的優秀,是被壞人潑汽油燒傷的,很堅強,很陽光。
而不僅僅是這個被燒傷的男孩高考考了664分,還有一個包頭的腦癱男孩走路也不方便,高考也考了601分,就是這些殘疾的人,他們能夠不畏別人的眼光,能夠堅持努力學習。
但是我們卻有很多身體健康的孩子,因為種種原因不愿意上學,最終休學在家或者擺爛,這極有可能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沒有建立足夠的自信心。
作為家長一定要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如何培養呢?
第一個:要學會鼓勵孩子
很多家長鼓勵孩子就說“你真棒,你真厲害。”其實我們要避免這種模糊的評價,而是說:“今天媽媽回到家里面,你只能用了一個小時就把作業全寫完了,你這種學習的效率讓媽媽很佩服,今天的作業這么多,你寫到了12點沒寫完還堅持寫,你這種堅持也讓媽媽非常的佩服。”
這種肯定努力的過程才能讓孩子更加自信,才能夠激活孩子內在的價值感。
第二個:千萬不要給孩子設定難以達到的目標
比如說我們的孩子明明考試只能考70分,你讓他一下子考到90分這是非常難的,可以鼓勵孩子考到75分就給予孩子一定的獎勵,也就是把大的目標拆解成孩子跳一跳就能夠得著的小目標。
第三個:要是讓孩子有決策權
其實孩子在兩歲之后,他的自我意識就開始蘇醒,特別希望能夠自己做主,我們建議孩子在小的時候就讓孩子做主,今天是穿衣服還是穿褲子?今天是先玩還是先寫作業?是先寫語文作業還是先寫數學作業?
甚至在家庭的決策中也可以讓孩子一起來決策,我們要買什么樣顏色的車子,要買多少座的車子?讓孩子有參與感,這才能讓孩子內心里面更有能量,才能建立掌控感。
第四個:當孩子失敗的時候要學會安慰
比如說孩子考試考砸了,媽媽可以安慰他:這次考試考得不太好,媽媽看到你心情也有點沮喪,這其實是幫孩子識別自己的情緒,然后作為父母千萬也不要高高在上,也可以給孩子做一些失敗的示范。
比如菁媽有個朋友,她的女兒休息之后,她的老公就帶著女兒出去玩,玩的時候在廣場上叫“我是豬,我是豬”,這種很搞笑的體驗反而會讓女兒能夠更好地抗挫折。
第五個:允許孩子發脾氣
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可以跟孩子說:你可以生氣,可以哭,但是不能傷害自己,我們一起坐在這里冷靜幾分鐘。
孩子自信心的培養其實就是要讓孩子知道自己到底是哪里能干,孩子在情緒崩潰的時候要帶孩子了解自己的情緒,當孩子受挫折的時候要讓孩子學會抗挫折。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侵權立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