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環球網報道,據美國白宮官網消息,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宣布對多個國家加征關稅,貿易戰火藥味再度升級。
特朗普政府在貿易領域的動作向來引人關注。特朗普在自創社交媒體平臺“真實社交”上宣稱,將對來自日本、韓國等14個國家的進口產品征收25%至40%不等的關稅。這14個國家包括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哈薩克斯坦、南非、老撾、緬甸、突尼斯、波黑、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國、塞爾維亞、柬埔寨、泰國。特朗普在給這些國家領導人發布的信函里闡述了征稅理由,還明確表示新關稅不涉及其他行業關稅。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政府此舉并非突然為之。回顧此前,特朗普宣布開征所謂“對等關稅”,這一決定當時就引發了美國金融市場的劇烈動蕩,股市暴跌。在多方壓力之下,特朗普宣布暫緩對部分貿易對象征收高額“對等關稅”90天,不過維持10%的“基準關稅”。如今,他又將關稅大棒揮向更多國家,擴大了征稅范圍。
白宮新聞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在記者會上透露,特朗普計劃簽署行政令,延長“對等關稅”90天暫緩期,把實施時間從2025年7月9日推遲到2025年8月1日。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采訪時表示,特朗普本周向貿易對象發送信函告知美方計劃征收的關稅稅率。對于2025年8月1日之前未能與美國達成貿易協議的國家,關稅稅率將恢復到之前宣布的水平。
特朗普在給這14個國家領導人的信中還發出警告,如果這些國家提高關稅作為回應,美國將在現有稅率基礎上再提高同等額度的關稅。不過,他也給出了一些看似“優惠”的條件。如果這些國家或其企業決定在美國境內生產產品,將不會被征收關稅;若相關國家將國內市場向美國開放,同時消除關稅和非關稅貿易壁壘,那么關稅稅率可能會根據兩國關系進行調整,可升可降。
特朗普(資料圖)
特朗普政府的這一系列關稅政策背后有著復雜的考量。從經濟角度看,加征關稅旨在保護美國國內相關產業,減少進口商品對美國市場的沖擊,促進美國本土制造業的發展。通過提高進口商品的價格,使得美國本土產品在價格上更具競爭力,從而推動國內產業的發展和就業。但從國際貿易的大環境來看,這種單邊加征關稅的行為嚴重破壞了全球貿易秩序。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國經濟相互依存、相互聯系,美國的關稅政策不僅會影響被征稅國家的經濟發展,也會對美國自身的經濟產生負面影響。許多美國企業依賴進口原材料和零部件進行生產,加征關稅會導致企業生產成本上升,進而影響產品的價格和市場競爭力。
對于被征稅的國家來說,必然會采取相應的措施來應對。一些國家可能會選擇反制,對美國出口到本國的商品加征關稅,這將進一步加劇貿易摩擦。例如,日本和韓國作為美國的重要盟友,此次也被列入加征關稅的名單,它們可能會與美國進行談判協商,爭取降低關稅或者尋求其他解決方案。而像老撾、緬甸等發展中國家,本身經濟較為脆弱,面臨40%的高額關稅,其出口產業將遭受重創,可能會尋求國際組織的支持或者其他國家的合作來緩解壓力。
特朗普(資料圖)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點名中國,這無疑給中美貿易關系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中美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貿易往來密切,此前雙方在貿易領域已經經歷了多輪談判和博弈。美國的關稅政策可能會影響到中美之間的貿易平衡和產業發展,中方一直強調通過對話和協商解決貿易爭端,反對單邊加征關稅的行為。
從全球經濟的角度來看,美國的關稅政策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其他國家為了保護本國產業,可能會紛紛采取類似的貿易保護措施,導致全球貿易壁壘不斷增加,國際貿易規模萎縮。這將對全球經濟復蘇產生不利影響,阻礙世界經濟的增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等國際組織多次呼吁各國加強合作,共同維護全球貿易秩序,避免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