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的生活,工作與生活的狀態,都是啟蒙于滑板給我的。謝謝滑板,謝謝一直陪伴我身邊的朋友們!
沖浪開啟我人生中另外一種像滑板一樣,能讓我熱血沸騰的事物,從我愛上沖浪的那一刻,沖浪在我生活里,開始慢慢扎根蔓延,我知道我已經開啟人生第二段值得我去堅持的旅程!”---超級華
(圖片由阿華提供)
“超級華”是潮汕地區的滑板OG,浪人肖華,同齡朋友管他叫“阿華”,而現在的潮汕滑手們都管他叫“華哥”或“超級華”,盡管92年生人的他,不過三十來歲,但大家在他面前總是畢恭畢敬,不敢造次。
因為對于潮汕滑板來說,他確實如同一個超級英雄般的存在。
(圖片由阿華提供)
2007年的一個暑假,阿華第一次去深圳玩。在朋友的帶領下,他們跑去去靈芝公園玩。當時寶安有一家叫“地下靈魂”的滑板店,主理人文杰、明杰和阿飛等人在那里滑板。在對方的盛情邀請下,阿華嘗試著站上滑板,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滑板。
那是一種特別的,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感覺,但阿華明白一件事情,他愛上滑板了,一定要把滑板玩好。隨即在店里買了一塊沸點的新手板,從此一發不可收拾。
拿著新買的滑板,阿華高高興興地回到汕頭尋找家鄉的板友們。這個階段,整個汕頭的滑手絕對不超過10個,真“屈指可數”。
因為實在太難得,這份情誼顯得十分珍貴。
(圖片由阿華提供)
2008年對于中國體育來說是具有特別意義的一年,皆因那場空前絕后的盛事:北京奧運會。
當奧運火炬手經過汕頭的時候,數名潮汕當地的滑手(阿華,阿鈿,大蝦,阿國等人)以“護旗手”身份,為奧運圣火保駕護航。大家穿著身著可口可樂提供的紅色上衣,踩著滑板跑在火炬手前面揮舞著國旗為其開道。這一幕有幸被頂上盤旋的直升飛機拍到并在央視中播出。
“08年中國北京奧運會火炬傳到了汕頭,非常榮幸我們滑板人被選入在火炬手旁邊陪跑。我還記得因為這件事和學校請假,和老師說出請假理由時,內心是多么自豪,哈哈哈!那天的汕頭人山人海,陪滑在火炬手身邊的我們,全程高喊著中國牛逼,最后我們里面的2位板友的聲音直接沙啞了,大家都太高興了。現在回想起來,那些畫面歷歷在目,是一件非常難忘的事件。”---阿華
(圖片由阿華提供)
2012年,潮汕本地的滑手們組成一個小團體名為“SUNTOWN”, 其的英文發音跟“汕頭”相似,而原本詞義是“陽光小鎮”。
4月份,小秋(1985滑板店秋總)回老家揭陽,順便過來幫忙一起推廣汕頭本地滑板舉辦滑板活動,這是潮汕地區第一次舉辦大型活動,也是第一次讓潮汕地區的滑手們齊聚一堂。
那一年活動在汕頭人民廣場舉行,到場的滑手加上圍觀群眾,百來人應該是有的。不知不覺已經過去十三年!
2012年活動合照
2013年阿華和好友江奕鈿(AKA阿鈿)成立潮汕地區第一間滑板店,名字沿用“SUNTOWN”,從此潮汕地區有兩個固定的滑板活動“滑板日”和“陽光小鎮滑板趴”。
開一家滑板店是每一個滑手的夢想,但實際上開滑板店一點都不浪漫,反而非常辛苦勞累。不是每個人都那么幸運,可以靠自己喜歡的事情來生存。
兩位好友促膝長談,最終決定搞起來。
(圖片由阿華提供)
但滑板店不是說開就開,從最開始的選址,找店面,然后是裝修拿貨,一點一點慢慢完善。而這些事情離不開平時一起玩的板友們幫忙,有懂設計的,有懂水電的,這樣一群人相聚在一起,不是因為什么利益,而是出于共同的熱愛,簡單,純粹。
那時的滑板很純粹,滑板人也很純粹!
SUNTOWN一周年店慶海報
有當地滑手們的支持,SUNTOWN滑板店能夠收支平衡,勉強能活著!
根據主理人(之一)阿鈿的描述,“千萬別羨慕開店的人,他們有難以啟齒的心酸,交不完的房租、結不完的貨款、熬不完的夜、沒有節假日、還不敢生病,顧不了家,甚至顧不了自己?!?/p>
(圖片由阿華提供)
悄悄地,意外來了!
阿華突然受傷,腳底骨粉碎性骨折,修養了將近1年的時間,幾乎都在床上度過的。而阿鈿白天需要上班,顧及不到店里的工作。福無雙至禍不單行,房東說要加租。無奈之下,兩人被迫選擇結束運營2年的滑板店。
養好傷后,阿華去到揭陽,跟朋友們開辦ONES滑板店,可惜不到兩年時間,ONES滑板團隊就解散了。之后是揭陽滑手阿炸將ONES延續下去,變成現在揭陽的BST滑板。
畢竟這個時候的阿華已經27,漸漸地心態發生變化。生活是需要工作的,受傷影響到工作,那就少滑吧!
眼看著這份薪火已經傳承下去,他也能放心的離開了。
18年的夏天,以前同時期滑板的好友突然邀請阿華去沖浪。那是他第一次感受沖浪,還沒下水光是站在岸上觀察的時候,十幾年前那種感覺出現了,這是他的人生中第二次出現那種感覺,他迷上沖浪了!
(圖片由阿華提供)
2022年阿華跟一群潮汕本土的浪人一起成立 CHILLSUN沖浪俱樂部,"CHILLSUN"的諧音是“潮汕”,意思表達著潮汕本士浪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憧憬和追求。
(圖片由阿華提供)
數月后,ChillSun Surf發布第一支沖浪短片《金不換》??吹竭@個名詞,潮汕人總是會心一笑。
金不換是潮汕地區對于羅勒的叫法,它具有特殊的芳香味道,是一種重要的食材和調料。潮汕地區將金不換視為花甲、螺、海鮮薄殼的必備炒料。這些海鮮上市時,賣家必定會“標配”金不換,買就有送。
(圖片由阿華提供)
美食家蔡瀾先生曾寫道:“我家吃法,是買了薄殼,媽媽到雜貨店去,要了一些酸菜汁,店里的人從酸菜缸中淘出一包送之,又買了金不換,和大蒜泥及辣椒絲一塊炒,才入味。”
小部分潮汕家庭里在家門口種上一株“金不換”,不僅量大管夠,而且新鮮清香。不止是自家用,附近的鄰居有需要的話,知會一下主人家便能來摘取。同村之間的鄰里關系,也是屬于潮汕的風土人情。
《金不換》的浪況是臺風“暹芭”前后的低壓環流帶來的沖擊,大家盡情地享受著海浪帶來的驚險刺激,中間穿插著各種生活的搞笑、整活瞬間?!皢栴}兒童”總是歡樂多,影片中的各種抽象場景對于浪人來說,如同金不換對于海鮮菜色來說,即是不可或缺,又是單買不賣。
(圖片由阿華提供)
如今的阿華依舊在汕頭濠江區中海黃金海岸沖著浪,追尋他心中那股感覺。沖浪對于他來說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熱情,其他的可以消失,但是熱情不可以消失。
如果人生是一場游戲,想玩要玩,不想玩也要玩。那么選一種喜歡的生活方式,人生也有趣些。
(圖片由阿華提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