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應該于7月9日到期的關稅暫緩期,被美國總統特朗普避重就輕延長到了8月1日,他給14國開的這道后門,無疑已經宣告了美國關稅政策的失敗,只不過特朗普不會親口承認罷了。而與此同時,特朗普似乎將籌碼再次押到了中國身上,美方想盡快與中方見一面。
自從4月9日宣布給75國90天的關稅暫緩期之后,美方便與多國展開了貿易談判,只可惜,90天時間轉瞬即逝,美方卻只拿到了3份貿易協議,其中美英、美越的協議還有很多細節有待商榷,而與中方貿易協議還是美方“求著”中方達成的,從這個角度來看,美國政府的關稅戰已經宣告失敗了。
特朗普再對14國發出關稅威脅
只是,要面子的特朗普是不會承認自己失敗的,他最終想出來的辦法是,再次向14國發出關稅威脅,要向它們征收25%-40%的關稅,只不過這一關稅稅率不是立即生效,而是于8月1日生效,換句話說,特朗普將關稅暫緩期延長至8月1日,在這期間,14國向美妥協,那是最好的事情,但若是遭到反制這些國家將遭到對等報復。
不得不說,特朗普還是一如既往的霸道,即便關稅戰已經宣告失敗,但他不僅不承認自己的失敗,還將其當成自己絕地反擊的底牌,只許其他國家“挨揍”不允許反抗,以此來挽回自己所謂的“霸主”形象。
特朗普這時候宣布這一政策,其實是打了個時間差,因為在這20多天的關稅暫緩期內,再也沒有其他國家站在反美前線。
或許在特朗普心中,他認為第一個關稅暫緩期達成協議的結果不理想,主要是中方在其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美東時間4月2日,美方對全球所有貿易伙伴征收對等關稅,遭到中方的強烈反制,緊接著特朗普宣布給75國90天的關稅暫緩期,而在此期間,中美關稅戰打得不可開交,最終雙方在談判桌上達成協定,這才一定程度上叫停了中美之間的關稅博弈。而特朗普認為,正是因為中方帶了個對美反制的頭,才讓他揮舞的關稅大棒沒起到關鍵性作用,導致全球只有2國向美妥協了。
如今,中美之間的關稅暫緩期要到8月多才結束,因此,在7月后面的日子里,再也沒有國家敢硬剛美國的關稅政策,而再次受到關稅威脅的14國將變成“無頭蒼蠅”,最終只會向美妥協。
美國此舉是為了掩蓋關稅戰的失敗
特朗普的計策或許很好,但這都掩蓋不了美國第一輪關稅戰失敗的事實,即便他避重就輕強調更高額的關稅,而忽略了延長關稅暫緩期,但總有明眼人能看清楚這個事實。而受到威脅的14國已經相繼表態,有準備好談判條件準備妥協的,也有準備好反制舉措準備與美硬剛的,也有等著美方落實貿易協定的,總之,這些國家或許已經從本國的利益出發,做出了對自己國家可能最有力的判斷。
就在特朗普向14國發出關稅威脅的時候,美方還宣布了另外一則消息,未來幾周,期待與中方見面,盡快完成第三輪貿易磋商談判機制。與對14國的強硬表態不同,美方的態度前所未有的好,美國財長本森特表示,如果中方愿意,美方愿意討論更多話題,談判可以不局限于貿易領域。說白了,美方愿意與中方深化合作,并擴大在其他領域的潛在合作。
美方這時候有意推動中美第三輪談判磋商機制,其實就是將關稅戰的關鍵押在了中國身上。一方面,中美24%的關稅暫緩期到8月中旬就要結束,美方必須在這一期限之前與中方達成新的協議,因為只有與中方盡快在談判桌上解決貿易分歧,才能保證暫緩期到期之后,中方不會再反制美國。
另一方面,只要中方不帶頭反制,美方就能盡快推動與其他國家的貿易談判,斷了那些國家心中的僥幸心理,從而讓它們只能向美方妥協,再也掀不起太大的浪花。只有這樣,才能保證美國在后續的關稅戰中占據主動權。
對中方的態度,美方很謹慎
與此前一味揮舞關稅大棒的計策相比,特朗普這次的計策相對比較高明,畢竟他確實感受到了中方這塊鐵板的硬度,在明知占不到便宜的情況下,特朗普只好對中國采取友好態度,卻對其他國家非常不善。從特朗普政府對中國和其他國家的態度差異來看,中方的強硬態度確實贏得了美方的尊重,也許美方對中國的佩服不是百分百,但最起碼美方下次再對中方采取行動前,會掂量一下后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