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商場有多迷?一個人走了3小時,連Ecco店都繞到想打人
誰能想到,一趟說好是“悠閑下午茶”的輕松行程,最后卻變成了都市版“失蹤三小時”。
沒進密室逃脫,也沒誤入熱帶雨林,只是在新加坡商場里……徹底迷路了。
走了14,200步,沒逛街、沒購物,只是在“逃出商場”
澳洲旅行專欄作家Lee Tulloch最近寫下了一篇血淚游記,她說:那天手機上顯示自己走了14,200步,原本挺得意的,直到她意識到,這一萬多步,全是在新加坡的地下商場里原地打轉。
“不是逛街那種走法,是迷路式暴走”,她苦笑著說。
事情的起點其實很簡單:從酒店出發(fā)去喝個下午茶,不想曬太陽,就問了酒店禮賓有沒有“陰涼走法”,對方指了條地下通道,說“穿過Suntec City,很快就到”。
沒想到,這一頭扎進地下通道,像是打開了通往某個“無盡副本”的入口。
本來15分鐘的路,她整整走了1小時,還在商場里繞了個寂寞
走在新加坡地下商場的感受,大概像玩一個沒通關的解謎游戲:到處是走廊,到處是扶梯,到處是你以為走過但其實沒有的某某廣場。
她說她一共問了五個人路,每個人都信誓旦旦地說“直走就到了”。結果每次都沒到,只是越走越不認識、越走越深,仿佛每個拐角后面都藏著一個新的出口,但從來不是她要的那個。
最終,她靠一位組織旅游團的本地姑娘帶路,才終于找到方向。下午茶吃得很安慰,她以為“回程原路返回就好了”——這句話后來成了她最大的幻想。
回程更離譜,連Ecco鞋店都多到懷疑人生
從另一個方向走回去后,她徹底崩潰了。
“之前看到的路標全沒了,取而代之的是五家Ecco、三家藥房、七個一模一樣的美食廣場,全都像復制粘貼一樣站在那,看你笑話。”
她幾次找到大樓的接待柜臺,拜托人家?guī)筒榫频晡恢谩Ψ揭埠軣嵝模榱说貓D,指了方向,她也照著走,結果還是——沒到。
“可能方向沒錯,只是我還沒走夠遠吧。”她這樣自嘲。
法國店員看我第五次從他店前路過,眼神都變了
“有個化妝品店的小哥,給我遞試用裝,我第一次拒絕了。然后我又走了個大圈……又看見他了。”
“第三次我都快不好意思了,第四次我干脆沖過去說:‘你是不是應該收我過路費了?’”
對方也笑了,指了個方向給她。她看著窗外的酒店反方向,果斷反著走——這次,她猜對了。
最終靠陌生女士“半領半拉”,才逃出商場
在折返過程中,她終于遇到了一位好心人——電梯里一位女士看她臉色蒼白,仿佛要中暑,主動開口幫她“導航”。
跟著對方轉了幾圈、上下幾段扶梯后,終于——在Marina Square標志牌前,她看到了回酒店的方向。
那一刻,她整整在商場里耗了三個小時,沒吃飯、沒逛街、沒購物,只有純粹的迷路+疲憊+精神崩潰。
商場不是路,是城市的“巨型迷宮”
在這篇吐槽文中,她最后提到一個細節(jié)——很多新加坡人其實挺懷念這些“老商場”,覺得它們有過去慢節(jié)奏生活的痕跡。
可她的感受是:這些連環(huán)通道、無限延伸的空橋和連廊,已經不只是購物中心,而是一張巨型蜘蛛網,游客只是一只誤入其中的小飛蟲。
結語:新加坡的商場,有時比天氣還悶人
想象一下,在30多度的濕熱天氣里,你不出地面,卻汗流浹背,一邊盯著“Millenia Walk”標牌一閃而過,一邊踩著完全看不出方向感的白瓷磚地,路過的店每一家都像你剛剛走過。
你以為在逛街,其實在挑戰(zhàn)極限導航;你以為在避暑,其實在流汗脫水。
她最后說了一句:“新加坡不是不美,只是它的商場……太聰明了。”
聰明得讓人迷路三小時,都沒碰到一個出口。
如果你也曾在新加坡的商場里“迷過路”,歡迎來評論區(qū)分享你的“走丟瞬間”。下次去前,建議多練練方向感,或者……直接打車。
中澳之間最新新聞熱點,
更多新聞熱點追蹤
請點下方關注獲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