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師利國
這個題目看起來有點兒奇怪,正常人都知道,每個人只要活著,都有老的那一天。人一旦步入老年,都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需要別人的幫助。
當你年輕時,又有多少人會想到有老的那一天呢?有些人到了花甲之年,仍然不服老。可到了真的老的時候,諸多的困難會接踵而來。也許是在病床上,也許是在事物的處理上,也許是在心靈上。才真正體會到人老不中用了。
“少年夫妻老來伴”這句俗語,人人皆知。充分體現了中國傳統婚姻觀中的青春激情,到暮年相依的情感延續。夫妻在長期相濡以沫的生活中,建立了深厚的恩情。當一方落難時,另一方一定會舍命相救。當一方患病時,另一方會用心服侍。當生活遇到坎坷時,都會不離不棄。
但現實生活中,由于所處環境不同,夫妻之間很容易產生矛盾糾紛。由于年輕氣盛,誰也不服誰,誰也不會主動認錯。甚至冷戰精神折磨,用極端的方式傷害對方。隨著年齡的增長,有的人開始醒悟。試著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思考慮問題,理解對方。
夫妻之間,也有表面上看風平浪靜,但內心的苦衷只有自己知道。到了一定的年齡,身上的零部件都會發生變化,各種疾病也會隨之而來。當你病倒在床上需要照顧時,首先想到的是老伴。如果老伴精心照顧,你一定會十分感激,也許后悔當初不該對他那樣。如果對你照顧不周敷衍了事,此時你會想到當初那么對他,今天還能照顧我,已經是最大的恩賜了。
當我們老了的時候,時光的齒輪已緩緩走過無數個春夏秋冬。曾經的青春活力,如同潺潺溪流,在歲月長河中漸漸遠去,留下的是沉淀后的寧靜與坦然。
珍惜和老伴之間的感情。曾經的爭吵和分岐,在歲月的洗禮下都變得微不足道,會更加懂得相互理解和包容,攜手走過人生最后一段旅程。
同時也奉勸年輕人,好好珍惜夫妻感情,時刻提醒自己人都有老的那一天。也許還沒等到你老時,身體出現意外需要對方照顧料理。大難臨頭各自飛的也有,但現實生活中少之又少。只要我們設身處地的為對方考慮。少抱怨多理解,少記恨多寬容,少敷衍多用心,少僥幸多審慎。才能打牢堅固的感情基礎。
前天我遇到一位七十多歲的老太太,剛從醫院出來。住了四十多天醫院體會多多,感悟多多。這是一位好強的老太太,無論是在單位還是在家里都非常強勢。尤其是在家里她就是說一不二的人,無論是丈夫還是孩子都要看她臉色行事。稍有不順就大發雷霆,甚至還莫名其妙的發火。丈夫為了家庭忍氣吞聲,能躲就躲。兒子姑娘有苦難言,兒媳婦是忍氣吞聲。
也有親戚朋友做工作,告訴老太太要改改脾氣,你現在四肢健全,身體很好,你有沒有考慮老的那一天?
太太說:我怕什么?我有退休金可以養活自己,實在不行住便宜的養老院。
朋友說:就你那點退休金夠嗎?是家人照顧的好還是別人照顧的好呢?你女兒出嫁后很少回來,你不找找原因嗎?兒子一家人認可租房子,也不愿意給你住一塊?是你的房子住不下嗎?不是。你不是挑這個毛病,就是挑那個毛病,誰受得了。
老太太說:我年輕時就是這么過來的。
朋友說:現在什么年代了?這次你身體有毛病,住院后知道了吧。請護工花錢還不一定照顧周到,你也看在眼里,家人才是你最親近最貼心的。
是啊,任何事物都有因果關系。也許你通過某一個事件觸動了自己的神經,認識到自己原有的行為不妥,一心想改正。但腳下的軌道也已刻下無法抹去的印記。別人嘴上不說,但行動上往往會反映出來。
我們不要給自己晚年埋雷,種下什么種子,收獲什么果實。
2025.7.10十堰
☆ 本文作者簡介:師利國,1957年出生,1976年入伍,1993年轉業回湖北十堰。
原創文章,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編輯:易書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