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錢能要一條人命?
最直接的答案是910元。
這幾天熱搜上河南小伙的悲劇,看得人無比揪心。
先把時間倒回三個多月前。
今年剛滿19歲的小郭,只身一人來到上海打工。
小郭家里條件很差,父親身體患病沒有賺錢能力,全家五口人都仰仗著母親在外面打點零工,賺點零花錢度日。
小郭是家里最小的孩子,原本應該備受呵護的他,早早就懂事地替母親扛起了生活的重擔。
他這次來上海,是為了投靠在當地的堂哥,帶他進廠打工。
從上海虹橋站出來后,人生地不熟的小郭對出站方式不熟悉,就打了一輛在出站口拉客的出租車。
他和司機私下約好,100塊錢把他送到浦東新區。
可以想見,從小縣城來到繁華的大上海,少年的心里該有怎樣的忐忑和緊張。
40公里的路程飛馳而過,到達目的地后,小郭痛快地給司機轉了錢。
可到家才發現,原本100塊的路費,被他錯誤轉成了1010元。
這下小郭急瘋了,他著急地給司機發信息,哀求他能給自己把多轉的910塊錢轉回來。
但消息發出,石沉大海,那個司機一直沒有回音。
堂哥見狀,連忙帶小郭去報了警。
可警察也只能提供給他一個車牌號,沒有更多關于司機的信息了。
意識到追討無望的小郭,漸漸變得萎靡不振。
工作也不找了,每天沉浸在深深的自責之中。
沒多久,小郭不見了。
害怕他做傻事,家人連夜從河南趕到上海,查監控,找線索。
一路從上海跟到了蘇州,可還是沒能阻止悲劇的發生。
幾天后,小郭的尸體被人發現。
他是喝了敵敵畏自殺的。
19歲的少年,懷著無數美好憧憬來到大城市,只因為一次錯誤的付款,他帶著無限的懊惱和痛苦,決絕地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這件事背后的悲涼,沉重得讓人無法承受。
然而,事情在網上發酵之后,評論區的畫風卻走向了不一樣的地方。
很多人不去罵那個不退錢的司機,卻指責這個孩子心里太脆弱太執拗,是他自己心理素質太差。
站在我們的角度,為了那點錢確實不至于這樣,但是如果我們替換到孩子當時的真實處境,或許說不出任何指責的話。
900塊錢,對有的人來說可能就是一頓飯錢。
但對小郭這種剛到上海的窮苦人家孩子,可能是他一個月的生活費,可能是他半個月的工資,失去這筆錢他的生活將會變得極其艱難。
而且更多的是自責和懊惱。
就因為自己的大意和錯誤,可能就把母親打工一個月的工資就隨便錯付了,可能就把父親的藥錢給錯付了。
窮苦人家孩子最擅長做的事情就是把刀子插入自己的內心。
再加上那個無恥的司機一直不肯退錢,就加快了他自己傷害自己的速度。
錢對每個人的重量是不一樣的。
我們沒有過過和他一樣貧窮的日子,很難去指責他為什么做這樣的選擇?
何苦呢?不值得。
這樣的喟嘆在這件事中顯得那樣蒼白無力。
其實,比起去質疑一個涉世未深的孩子,我們更應該對那個貪小便宜的司機進行譴責。
作為一個成年司機,搭載著一個來自農村、稚氣未脫的孩子,明明知道他生活不易,又怎么能忍心貪圖一個孩子的幾百塊錢?難道他自己沒有孩子嗎?
孩子涉世未深,性格有缺陷可以理解,但大人這樣做就真的難以原諒了。
據家屬說,直到現在,司機都沒有為他的所作所為道歉,甚至起訴他之后,都沒有露過面。
整個事情,讓我們看到了人性的惡以及現實的無奈。
對窮人家的孩子來說,人生的容錯率到底有多低?
對我們來說,如果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可以打電話到出租車公司投訴,可以打12315舉報,還有很多方法維權,實在不行,父母再補一筆錢給你也行。
但對于一個窮苦孩子來說,或許就是堵住了他的出路,或許就是一筆很重要的錢,或許就是他生命中不可承受的痛。
他們就像是一個瀕臨爆炸的氣球,一根稻草,就重如千鈞。
眼前任何一件難以解決的小事,都可能成為戳破他們氣球的那根針。
小郭的故事,讓我想起了那個被詐騙學費而死的徐玉玉。
她家庭窮苦,每一筆錢都精打細算。
高中時期的她每個月只有兩百塊錢的生活費,但她還是能攢下來一大筆。
好不容易考上了重點大學,攢夠了上學的學費。
一天一個電話打進來,和她說:“你有一筆兩千六百八的學生助學金,如果要領取的話,今天是最后一天了,你需要跟某某財政局工作人員聯系,電話號你記一下。”
對方讓徐玉玉在20分鐘內趕到ATM機旁。
徐玉玉按照對方的提示操作了一通,但沒能成功。
對方就趁勢問她身上是否有其他的銀行卡。
徐玉玉沒有任何懷疑,拿出了自己交學費的卡操作,就這樣被騙子騙走了父親含辛茹苦多年才攢下來的1萬塊錢。
隨后意識到被騙的徐玉玉如遭五雷轟頂。
她坐在父親的三輪車上,氣急攻心,不省人事,經緊急搶救,仍不幸離世。
當時很多人指責說,徐玉玉經受不住打擊,心理太脆弱。
可是他們根本沒有意識到,對他們這種貧困的家庭來說,一萬塊錢究竟意味著什么。
沒有錢,她只能輟學。
寒窗苦讀十幾載就這么失去進入大學的資格。
沒有錢,父親又要出去低三下四的借,沒日沒夜的工作一年甚至更久,才能攢起這筆錢。
這場騙局,其實并不高明。
但是對他們這種涉世未深的農民孩子而言,處處都是殺機,刀刀取人性命。
我們痛恨無情的騙子,沒有錯。
但是這還不夠,根本問題還不在于明面上的錢,而是當代社會對窮苦人家容錯空間的極致壓縮。
操作失誤→追討無門→求助失效→尊嚴崩塌,環環相扣,就是窮苦人的死亡鏈條。
徐玉玉為什么會被騙?
因為她一心埋頭學習。
沒有智能手機,接觸不到網絡,不知道有那么多隱秘的騙局。
更不知道被騙后應該如何為自己維權,只能任憑憤怒占據了身心。
小郭也是一樣。
生活困苦的孩子,可能根本沒有機會熟練地使用手機,更不知道如何去維權。
對貧窮的他們來說,生活的困境和認知的困境,幾乎是無解的。
我們很多人沒有窮過,所以不懂他們的人生,更不懂貧窮是真的能壓死人的。
之前曾看過這樣一個問題:
有人問,為什么窮人似乎更容易做出極端的選擇?
評論區回答:因為貧窮,所以命沒有那么值錢。
旁人眼中的一點點小事,就成了他們心中無法解決的大事,就足以剝奪他們生存下去的希望。
我想起那個聽說自己要做心臟支架手術,而去尋短路的農民父親。
幾萬塊錢的開銷,讓他無力承受。
不愿給家人增添負擔的他,最終自我了斷。
我還想起那個因為生意失敗,而燒炭自殺的窮苦父親。
臨死之前,他將身上全部的890元轉給了女兒。
為了不讓家人和他一起吃苦,他獨自走向深淵。
都說活著才有希望,但是在一些人眼里,錢真的比命重。
他們沒有任何抗風險的能力,一步走錯腳下就是萬丈深淵。
我們或許很難感同身受這種痛苦,也不曾體會過這樣的絕望,但生而為人,我們應該對他人的苦難和人生產生共情。
我們的眼睛,除了能看到紙醉金迷的世界,更應該能裝下弱者的心酸和為難。
一個孩子的逝去,我們不必如此急著指責他為什么如此脆弱。
而是應該要追問他到底經歷了什么?誰造成他這樣的?如何避免這樣的悲劇發生?
那些被生活壓彎脊梁的人,他們的絕望從來不是“脆弱”二字可以概括的。
當我們站在自己的世界里談論“選擇”時,或許從未真正看清他們的人生。
生活不是電影,生活比電影苦太多了。
PS.碎片化時代,堅持原創不易,歡迎在文章結尾給我們點一個【贊】+【在看】,你的支持就是繼續創作的動力!
識別二維碼 ★ 關注桌子
推薦閱讀(點擊藍色小字即可):
本文編輯:魚魚魚,排版:造夢。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問題請聯系后臺。
愿世界上所有相同磁場的人都可在這里相逢。我是桌子,謝謝你的閱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