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寶”字輩相聲表演藝術家楊少華與世長辭,享年94歲。
與其他公眾人物離世時不同,楊少華在去世當天還坐著輪椅參加了某飯店的開業慶典。中午回到家中,又在三兒子楊倫的引導下,錄制了一段帶貨視頻。
為此,網上還引發了一定的爭議。
有人說是孩子們壓榨老爺子的最后價值,大熱天還頂著烈日參加活動,多半是熱著了,累著了。
也有人覺得老爺子在這個年齡還能參與社會活動,奉獻自身的力量,然后在沒有經歷痛苦的情況下和世界作別,是一種難得的福分。
老藝術家的離世總是令人惋惜不已。
楊少華先生離世后,不少業內人士、公眾人物,受過老爺子恩惠和提攜的后輩,都通過各自的方式表示哀悼。
也有不少我們熟悉的曲藝界藝人,親自前往靈堂吊唁,送了老爺子最后一程。
其中就包括與楊少華交情頗深的德云社相聲演員高峰。
7月11日凌晨,高峰在前往殯儀館送別楊少華后,寫了一篇長達兩千字的文章,緬懷楊老爺子,也為他所受的爭議正名。
高峰在文中提到,每一位相聲老前輩的離世都會觸動他內心最脆弱的神經,更何況是對相聲藝術發展有著深遠影響的楊先生。
這兩天看到很多新聞報道,都稱呼楊先生為著名相聲表演藝術家或相聲泰斗、相聲大師,在這個標簽橫飛的年代,高峰更愿意稱他為相聲老藝人。
高峰評價楊少華的表演樸實無華、真切自然,就像鄰居老人、家里長輩那么親切自然。
文中寫了楊先生為何是一個好丈夫,他從不讓愛人看自己演出,說怕自己在臺上裝男扮女她看著難受,每次演出回到家,老伴總要說一句“受累的回來了”,這就值。
后來老伴走了,楊先生獨自生活了二十二年。
也寫了楊先生為何是一個好父親,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的“困難時期”,為了讓八九歲的兒子楊威吃一頓西餐,他把衣服賣了要了四個菜,兒子知道后,至今六十多年,不吃一口西餐。
高峰也在文中提到了他和楊少華這些年的相處細節,以及老爺子對他生活上的關照和藝術上的提攜。
在后半部分,高峰專門列出多項“證據”來證明楊先生不是海清。
楊先生是北京人,幼時生活貧苦,12歲時在啟明茶社當學徒,在常連安先生的引薦下拜郭榮起為師,這一切看似順理成章,相關百科資料介紹上也是這么寫的。
但時至今日,這一話題仍是相聲界的一樁“懸案”。
高峰口口聲聲說“無意為楊先生證明什么”,但他所列出來的都是楊少華先生有師承的證據。
第一,郭榮起先生曾帶著楊少華先生以及楊先生的徒弟朱永義和張永久拍過合照,郭、楊二位先生坐,朱、張二位站。其他大合照里郭、楊二位同框也是屢見不鮮。
第二,楊少華先生給郭榮起先生捧過哏,有劇照。
第三,相聲大家常寶霆先生,是郭榮起先生的內侄,也是郭先生名正言順的大徒弟,楊少華先生也給常先生捧過哏,常先生明確提到了“咱師父”,有錄音為證。
第四,2017年,天津電視臺搞了一場紀念郭榮起先生誕辰百年的相聲大會,楊少華先生作為郭先生的弟子被邀請參加,同場演出的還有郭榮起先生的關門弟子謝天順先生及郭先生的公子、女兒和內侄等,均沒人對此提出異議。
高峰說這樁樁件件都“不足為憑”,但要是把這些事加在一起,事情也許就并不復雜。
今天(11日)上午,楊議答謝來賓時說了一句話,“他是一個民間的優秀藝人,受常家的提攜,馬家的栽培,侯家的關愛,走到今天,他無愧于他的藝術人生。”
人已逝,藝長存,楊少華先生,一路走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