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持續高溫炙烤著金山石化街道,但一場燃氣安全進社區志愿服務專項行動仍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行動特別聚焦于多年未接受燃氣安全檢查的業主群體,通過“專業志愿者+社區志愿者”協同的創新模式,為這些容易被忽視的群體排查燃氣安全隱患、免費更換設備,讓安全與清涼在這個炎炎夏日同行。
?家住石化七村的86歲獨居老人唐師傅是出了名的“釘子戶”。多年來,無論燃氣公司如何上門,他總是隔著防盜門回絕:“我用了幾十年煤氣灶,從沒出過事?!苯?,安檢員張本旺與志愿者張根存再次登門,這次他們換了個說法:“大爺,現在高溫天,我們來看看您需要什么幫助。”老人終于打開半扇門。
當檢測儀在灶具連接管處發出尖銳警報時,所有人都捏了把汗——這里竟然在微微漏氣!在耐心勸說下,老人終于同意更換燃氣閥門。維修過程中,安檢員還詳細講解了安全用氣知識,為這位“頑固派”老人解決了安全隱患。
同樣,東礁二村一戶長期空置的住宅因房主旅居國外成為檢查難點。社區志愿者持續一個多月嘗試各種方式聯系,卻始終杳無音訊。直到兩個月后,房主周師傅回國后第一時間找到居委會:“一回國就聽說你們一直在找我,燃氣安全這么重要,謝謝你們記掛著!”這份跨越山海的牽掛,讓安全意識在異國游子心中生根。
在東礁四村,一戶出租屋因漏水問題需要緊急處理,但租客失聯、房東拒接電話。專業社工朱系鈴和社區志愿者孫家芳堅持不懈地聯系,最終打動了房東黎先生。在協助處理完漏水問題后,當提及燃氣安檢的重要性時,黎先生二話不說將家門鑰匙交給志愿者:“政府和居委把安全放在心上,這鑰匙就交給你們,我一百個放心?!边@把鑰匙,承載的是居民對社區工作的滿滿信任。
七村737號有一戶空關多年的房屋,屋主子女均在國外。社區志愿者魯鋒英與專業志愿者邢海軍多方聯系,最終屋主兒子將鑰匙寄到居委會,由居委會全權處理。打開房門,眼前的景象令人揪心:服役超10年的燃氣表早已失靈,橡膠管早已老化,灶前閥門的螺絲銹成了暗紅色。經過半小時的精密作業,智能物聯表替換了老式機械表,金屬波紋管取代了老化的橡膠軟管。當檢測儀亮起綠燈時,屋主李先生在視頻那端反復說著“謝謝”。
此次石化街道燃氣安全進社區志愿服務專項行動試點工作,創新采用了?“專業志愿者+社區志愿服務”協同的工作模式,專業志愿者發揮專業技術支持,社區志愿者則發揮人熟地熟優勢,與居民建立情感連接,雙方統籌聯動形成合力,破解難題。
自今年4月行動開展以來,石化街道已為轄區200余戶多年未檢的業主完成安全檢查,免費更換老化設備300余件,消除重大隱患4處。此次專項行動試點將持續至10月,力爭實現街道轄區5個居民區10個小區6530戶居民燃氣用戶安全檢查全覆蓋,并結合?“專業志愿者+社區志愿者”協同,定期開展安全巡查和宣傳,讓燃氣安全深入人心,讓溫暖服務常駐社區。
原標題:《他們為啥能讓“釘子戶”交來信任鑰匙?安全到家,心就踏實》
欄目主編:唐瑋婕
來源:作者:文匯報 商慧 通訊員 裴元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