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穎莎。
繼國乒男隊兩日四敗之后,一向以穩定著稱的國乒女隊也頻頻爆冷。
北京時間7月11日,WTT美國大滿貫冷門迭爆。先是女單前兩號種子孫穎莎和王曼昱雙雙不敵對手無緣8強,隨后四號種子王藝迪0比3不敵日本削球手橋本帆乃香。隨著王藝迪的出局,國乒下半區女單選手全部出局。
陳熠。
狀態不佳,孫穎莎創大滿貫最差戰績
即便此前比賽打得磕磕絆絆,但很少有球迷能想到,孫穎莎會在WTT大滿貫的賽場上止步16強。
畢竟孫穎莎此前參加過6屆WTT大滿貫賽事,斬獲3個冠軍。已經連續156周霸榜女單第一的孫穎莎,在這片賽場上的統治力可見一斑。
但在拉斯維加斯的賽場,孫穎莎的狀態就如她所說,“無論身體和感覺都不是特別好。”
面對“大洋洲一姐”劉楊子和“非洲一姐”漢娜·高達,孫穎莎均戰至決勝局才涉險過關。而孫穎莎出現類似的比分,往往只在國乒“內戰”中才能看見。
于是本輪比賽面對隊友陳熠的挑戰,孫穎莎沒能抓住勝利,最終大比分1比3輸掉比賽,這也創造了孫穎莎大滿貫賽事的最差戰績。
孫穎莎此前的最差戰績是2024年新加坡大滿貫,她在1/4決賽不敵隊友陳幸同,止步八強。
賽后陳熠坦言,沒想過自己能贏孫穎莎,“其實賽前我的目標就已經完成了,技戰術上沒做太多特殊準備,畢竟她是世界第一。我就想著做好自己,專注每一分。”
當狀態不佳的孫穎莎,遇到放手一搏的陳熠,輸球似乎并不難理解,畢竟國乒“內戰”,臨場狀態往往比實力水平更加關鍵。
朱雨玲。
歷盡千帆,朱雨玲重新出發
同一天,2號種子王曼昱遭遇前國乒隊友、現代表中國澳門隊參賽的老將朱雨玲。王曼昱前兩局均在領先時遭遇對手逆轉,最終比分同樣定格在1比3。
作為曾經的“天才少女”、世界第一,朱雨玲的技術水平自然不必多言,如果不是東京奧運會前夕患上免疫系統疾病,朱雨玲或許會是國乒另一個“大魔王”選手。
2024年復出以來,朱雨玲先后擊敗過早田希娜、平野美宇、大藤沙月、杜凱琹等一眾名將,排名也已經來到了世界第14的位置。
此番取勝,朱雨玲也終結了她對于王曼昱的4連敗。值得一提的是,在朱雨玲患病之前的最后一場國際比賽,她對陣的也是王曼昱。
賽后朱雨玲清晰地記得,這是自己復出以來打的第38場比賽,“時間過得很快,沒有想到自己在WTT的舞臺上能夠勇往直前地展現自己,這場比賽結果出乎意料。”
而她在采訪中似乎也多了一份淡然與哲理,“比賽中你來我往的領先是非常正常的,你不會一直領先,當然也不會一直落后,對于我來說每一局都是一個全新的開始”。
在因病缺席比賽的日子里,朱雨玲入職天津大學體育部擔任副教授,也在企業中擔任高管,但最后她還是割舍不下乒乓球。
至于重新握拍的原因,朱雨玲此前在接受《界外》采訪時舉了一個例子——她說自己一直記得導師跟她說的那句話:“人不能只為了看得見的東西而努力,只有努力了你才能看見東西。”
今年4月,朱雨玲曾在社交媒體上寫道:“人生就是一個不斷撥云見日的過程,該吃的苦,該受的累,該掉的陷阱,該撞的南墻,一個都不會少。可那又怎樣,我們努力就好,如果事與愿違那也一定是另有安排,所有失去的都將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朱雨玲曾經失去的,正在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王藝迪。
這是“最冷”一屆大滿貫
縱使是國乒“內戰”,但女單前兩號種子先后被淘汰,依然讓美國大滿貫“冷氣十足”。而四號種子王藝迪的輸球,給這份“冷門”又增添了一個具體案例。
首局比賽,雙方糾纏至9比9平,關鍵時刻王藝迪主動進攻失誤,橋本帆乃香以11比9拔得頭籌。第二局日本選手一開局就拉開分差,以11比5再下一城。
第三局,王藝迪在1比4落后的情況下扳成7比7平,但隨后橋本帆乃香連下三分拿到賽點,最終以11比9贏得比賽。
雙方上一次交手是2018年的奧地利公開賽,彼時王藝迪1比4不敵橋本帆乃香,時隔7年再次碰面,王藝迪又一次倒在了對手的旋轉之下。
如此一來,國乒下半區女單選手全部出局,而上半區的比賽,陳熠將迎戰早田希娜,陳幸同則與蒯曼交手。
大滿貫賽事創辦以來,一直是孫穎莎、王曼昱和淡出國際賽場的陳夢輪番坐莊,隨著孫穎莎和王曼昱止步16強,WTT美國大滿貫將會產生全新的大滿貫賽事女單冠軍。
如果再加上男單四號種子梁靖崑止步首輪,男單五號種子莫雷高德無緣16強,美國大滿貫已然成為歷屆WTT大滿貫賽事中“最冷”的一屆賽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