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4日,龍華區在福城南產業片區12-16宗地項目現場舉辦智能建造觀摩活動,通過直播和實地參觀方式,共同觀摩728個模塊如何像“高空拼圖”一樣,構建出目前全國最高的模塊化產業宿舍。作為這場建筑革命的核心推動者,中建海龍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建海龍”)以原創混凝土模塊化集成建筑技術為筆,以深港協同創新成果為墨,在福城南產業片區12-16宗地項目上,勾勒出中國智能建造的全新圖景。
作為國內混凝土模塊化建筑技術的開創者與領軍者,中建海龍始終以技術突破引領行業變革。此次福城南項目采用的混凝土模塊化集成建筑技術將傳統建筑的“現場施工”轉化為“工廠智造”,728個宿舍模塊在中建海龍的智能化生產基地完成結構澆筑、水電集成、內裝飾面等全工序作業,每個模塊的尺寸誤差嚴格控制,相當于用造汽車的精度來造房子。
在模塊化建筑領域,中建海龍的技術創新遠不止于生產環節。C-SMART智慧建造系統為每個模塊賦予了獨一無二的“數字身份證”。從設計建模到工廠生產,從物流運輸到現場吊裝,再到未來的運維管理,全生命周期的數據都被實時記錄、云端存儲。參建各方只需掃碼,就能像查詢快遞信息一樣掌握模塊動態,這種透明化的管理模式,讓工程質量追溯變得簡單高效,也讓“建造即服務”的理念落地生根。
在福城南項目中,首次應用了由中建海龍聯合香港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共同研發的HyPA智能吊裝機器人。這款擁有6自由度混合位姿調整能力的“建筑利器”,能在3分鐘內完成模塊最大5°傾斜角的自動調平,吊裝效率是傳統工藝的3倍。更重要的是,它通過視覺識別與AI算法的融合,有效解決了高層模塊化建筑吊裝的世界性難題。
從地下2層到地上28層,從一片空地到4.27萬平方米的產業宿舍,中建海龍的技術基因貫穿始終。作為全國標準化程度最高的模塊化項目,這里的每一個模塊都像精密儀器般被生產、運輸、組裝。工人不再是“工地搬磚者”,而是“工廠操作者”,施工現場不再是塵土飛揚,而是整潔有序。這種變革背后,是中建海龍對“讓建筑更高效、更綠色、更智能”使命的堅守。
福城南項目的不僅創造了全國首個近百米高層混凝土模塊化產業宿舍的紀錄,更驗證了中建海龍技術體系的成熟性與普適性。從深圳龍華的產業空間,到全國各地的民生工程,模塊化技術正在為城市建設提供“高效開發”的新選項。未來,中建海龍將繼續深化深港產學研用協同創新,讓更多像HyPA機器人這樣的“黑科技”賦能建筑行業,為中國建造現代化貢獻更多“海龍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