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這仗現在已經進入一種極其危險但又極其穩定的失衡狀態——打不死,也不肯退,誰都知道這不可能速戰速決,但都還在賭最后一口氣誰先泄。
基輔、哈爾科夫這幾天又挨了重錘。俄軍這次不是玩兩發導彈意思一下,而是玩命砸,十個小時的無人機轟炸,400架Shahed甩上來,像在給城市“編排程序”。關鍵還不只是軍事目標,民居、學校、醫院、辦公樓都被卷進去了,你要說這不是在摧毀社會神經,那就是睜眼說瞎話了。
你以為這就夠狠了?不,還遠遠不夠。赫爾松那邊直接開始用FPV自殺無人機打平民區了,連1歲女嬰都炸死。這就不是打仗了,是打心理戰,是告訴你:哪怕你在嬰兒床里,也得提防天上飛的玩意兒。
這種打法擺明了是俄軍的“新實驗場”——不是為了打贏,而是為了讓對手先崩潰。烏克蘭方面已經放出話來,這種攻擊很可能構成戰爭罪,國際輿論也開始沸騰,但效果有限。因為老實說,罵是罵,炸還是炸。
地面戰線這頭也不好看,蘇梅方向突然被俄軍塞進5萬人,是想在北線重新撬開一個缺口。典型的“老戰術新包裝”:越境一口氣沖,把戰線拉開,看你守不守得住。而頓巴斯方向更像是“慢火燉湯”,每天推進一丁點,但每天都有人傷亡,烏軍只能靠炮兵和特戰部隊拖住節奏,哪怕是把俄軍的補給線“撕點口子”也好。
這仗看著像是在用“肉填地圖”。誰也不傻,俄軍就是不講效率,就是想用火力和人力的“工業流”去壓垮對手——你敢耗,我就陪你耗;你能攔,我就多造幾個炸你家門口。
情報這塊更是陰影密布。基輔那兩名被抓的“間諜”直接點名要偷“海王星”導彈的機密,一下把事兒扯到了中俄之間。雖然中方一貫主張不干涉,但這種邊界模糊的情報案就是典型的“灰區操作”。而就在同一時間,烏克蘭一名高級情報官在街頭被暗殺,兇手沒抓著,但俄媒已經吹上了:“任務完成”。
很顯然,情報戰已經不是電影里的陰謀游戲了,是實打實的“黑吃黑”,對方不是在找情報,是在削弱你整個指揮系統和信任機制。你連高官都保不住,還有啥機密是安全的?
說到國際局勢,那邊美國剛恢復了“愛國者”防空系統的供貨,歐盟則一口氣甩了100億歐元搞重建。這表面看是援助,實則是投資——投資烏克蘭不倒下,也投資自己不要失去地緣優勢。
但朝鮮這張牌突然冒頭,讓人有點涼意。韓國那邊消息說,朝鮮可能派出“軍事顧問”或所謂“志愿者”去俄軍那邊“支援”了。如果真干了,那就不是“區域沖突”了,是東西陣營的側面合圍,整個戰爭性質都得變調。
回過頭來問一句:烏克蘭能不能反攻?老實說,現在這場面,反攻不是沒可能,但也不是隨便就能打起來的。現在烏軍更像是“守中帶刺”——靠無人機、靠特種戰、靠情報干擾,在你每前進一步的時候,給你腳底下埋個釘子。
而俄軍這邊的算盤就是四個字:“耗到底”。用兵力鋪、用導彈砸,只要你有漏洞,他們就試著擠進去。
這仗不是輸贏的問題,是“誰先斷氣”。而這口氣,不止決定著頓巴斯、基輔,還決定著東歐、決定著北約邊界、甚至決定著接下來中美之間的緩沖地帶是保留還是塌陷。
說白了,現在烏克蘭前線打得不只是仗,是賭未來十年的世界格局。
——真要細聊某條戰線、某種戰術、或者誰在背后點火,我隨時繼續接著聊。這仗還沒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