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春晚喜劇小品的王者。
鬧出版權糾紛這檔子事后,倆人離開央視。
如今過去了幾十年,倆人近況大相徑庭。
一人家財萬貫。
一人與妻分居十幾年令人唏噓。
春晚的“黃金搭檔”
1982年,朱時茂憑借熱播電影《木馬人》風靡了八十年代的中國大地。
同年,陳佩斯在一部電影中飾演了一個喜劇角色,廣受觀眾喜愛。
就是這樣兩個外形、性格都相差甚遠的兩個人。
一起登上了春節聯歡晚會的舞臺,“合”吃了一碗面。
節目一經播出,這對黃金搭檔就以勢不可擋之勢。
成為了家喻戶曉的喜劇明星。
那時候的春晚,有不少部分單調的讓人打瞌睡。
憑著兩個人的死撐,才出了一部小品《吃面條》。
陳佩斯飾演的“龍套”演員陳小二。
好不容易爭取到狼吞虎咽吃面條的一個鏡頭。
卻因為導演朱時茂的一再重來,變得艱辛異常。
逗得人最樂的是,從始至終陳佩斯一直拿著空碗在假裝吃面條。
這段無實物表演堪稱教科書級別,那夸張的肢體動作和表情簡直一流。
那一幕現在想起來還讓人捧腹大笑。
這個節目,在當時一度成為了春晚小品輝煌生涯的“開場白”。
倆人一炮走紅,成為當時家喻戶曉的喜劇演員。
后來兩人合作不斷,個個作品都是神作吶。
不過,最搞笑的小品,還是《主角與配角》那檔子事兒。
陳佩斯飾演的“叛徒”為了當上主角,耍盡了各種小聰明。
最終在觀眾的支持下成了“八路軍”。
可最后因習慣問題又回歸“叛徒”形象。
其中的一些經典臺詞至今仍被人們所熟知。
“老軍,皇軍讓我給你傳個消息”!
這句話在當時可是人人熟知啊。
這倆人在琢磨搞笑段子的路上一去不復返。
難得一致的是,在兩人的作品里。
陳佩斯總是扮演壞蛋。
朱時茂那副模樣,真是穩坐“好人”形象。
觀眾看的樂乎,誰都沒意見。
在他們第十次登上春晚,兩個人搭伙演了個《王爺與郵差》。
郵差員一臉懵逼得逗弄王爺,結果把場面搞得十分搞笑。
郵差根本不把王爺放在眼里,沖上去就給中國人爭了個面子。
中國人生來的自豪感,簡直讓觀眾忍不住拍手叫好。
生動的表演,默契的配合,詼諧的對白。
讓陳佩斯與朱時茂的小品節目,成了春晚的“壓軸大菜”。
然而,就在這之后。
朱時茂與陳佩斯卻選擇告別春晚的舞臺。
遭央視“封殺”?
到底發生了什么?讓兩人選擇離開舞臺。
二十多年前,陳佩斯和朱時茂發現中央下屬的總公司。
未經許可擅自出版了他們數十個小品的光盤。
這并不是他們第一次發現自己被侵權,在這之前就發生過一次。
不過經過雙方協商達成了和解。
這一次讓兩人非常生氣,登門、電話、去函等方式解決無果。
兩人認為,雖然中央電視臺對春節晚會整體享有著作權。
但是朱陳兩人并未喪失對自己小品的著作權和表演權。
所以這個公司的行為構成侵權。
十幾年的心血,幾萬塊就被賣給了別人,兩人心有不甘。
于是陳佩斯和朱時茂倆人一紙訴狀把央視告上了法庭。
不得不說,這舉動“真爺們”。
在坊間不少觀眾看來,跟央視叫板,就意味著兩人基本告別了廣電系統。
別說央視春晚,就連地方臺的節目也難上。
官司結束之后,他們和央視的領導吃了一頓飯,雙方表示事情就此告一段落。
那為什么兩人還是離開了?更有傳言他們遭到了央視封殺。
實際事情是這樣的。
后來有一次,兩人為春晚遞交作品。
在春晚開播前三天,兩人被通知換節目。
事后朱時茂和陳佩斯才知道,原來是有個醫院院長打電話來。
投訴他們的小品諷刺獸醫群體,在春晚表演惡劣。
兩人都是對作品較真的人,辛辛苦苦琢磨的作品被這么說。
兩人的心都涼了,之后的春晚邀約兩人全部拒絕。
“我們提出的意見總是遭到拒絕,所以矛盾就變成了針鋒相對了”。
遭“封殺”背后到底發生了哪些故事?還有什么隱情。
我們不得而知。
陳佩斯擅長設置身份的反差為觀眾帶去優越感。
通過形象的錯位,增加戲劇沖突。
在不斷矛盾沖突層層遞進中制造線性的情緒變化。
加之出神入化的細節表演,讓他的作品有很強的個人色彩。
春晚的舞臺沒有了陳佩斯和朱時茂,實在是一大遺憾!
現狀
離開央視后,朱時茂最開始是下海經商。
但是因為兒子自幼體弱多病,老婆帶兒子跑去美國看病去了。
留朱時茂一人在國內掙錢給兒子看病。
他們一家持續這樣的情況有十幾年之久。
朱時茂為了掙錢,回來參與了幾部電影,還自己當過導演。
但影響力還是不行,轉身跑去直播帶貨了。
而陳佩斯呢?
就像倪萍說的那樣,一直沒變味兒,還是踏踏實實把生活過成了藝術。
失去了舞臺的陳佩斯,一度陷入人生低谷。
妻子王燕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提議不如回歸田園,過另一種生活。
于是兩人承包了萬畝荒田,種起了石榴樹,當起了農民。
種地雖然辛苦,但至少心里踏實。
看著一車車石榴被拉走,陳佩斯心里也有成就感。
但王燕玲知道,丈夫的心還在舞臺上。
于是她毫不猶豫地拿出種地賺來的30萬,全部投入到丈夫熱愛的話劇事業中.。
剛開始確實很難,票房慘淡,連票都賣不動。
但陳佩斯沒有放棄,憑借對藝術的執著和敬業精神。
終于讓自己的作品場場爆滿。
如今的他,在話劇界有著崇高的地位,還在中戲講課,傳承著戲劇藝術。
結語
兩種選擇,兩種不同的人生。
一個選擇抓住時代浪潮直播帶貨。
一個在藝術道路上永不妥協。
雖然兩人很難再一起登臺。
但他們的經典之作,早已被大家烙印在記憶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