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性格決定命運,原本他們是同路人,可也會因為不同的選擇,將命運的差距逐漸拉大。
1998年春晚舞臺上,陳佩斯和朱時茂一身古裝,演繹著《王爺與郵差》。
沒人知道,那竟是他們最后一次站上春晚舞臺。
那一年之后,兩位曾讓全國人笑得前仰后合的小品王者,悄無聲息地消失在春晚的鏡頭里。這一別,就是二十七年。
即使曾經再默契的組合,也在現實的選擇中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兩相對比,差距也還是有的。
版權風波,無奈離場
1997年的時候,陳佩斯和朱時茂發現市面上居然有大量他們演出的光盤。
他們的演出,被制作成光盤公開售賣,封面上赫然印著“央視國際總公司”出品。
這些光盤賣得火熱,他們本人卻不知道,完全沒有經過他們本人同意,也沒有任何人支付過版權費用。
第一次發現這事時,他們選擇了體面地溝通。
朱時茂帶著光盤去找央視國際,對方態度還算誠懇,發了書面道歉,說以后會注意版權問題。
兩人也沒深究,畢竟同行一場,想著留點余地。
可沒過多久,他們再次在市場上發現新的光盤,里面有不少他們近兩年的作品。
有了第一次的經歷,兩人再次登門,卻換來了冰冷的態度。
陳佩斯的火氣直接就上來了,忍一回可以,兩次三次,那就是欺負人。
他當即決定提起訴訟,狀告央視國際,要求賠償166萬元。
當時的娛樂圈還沒有像現在這樣百家爭鳴,央視就是最大的舞臺,如果得罪了央視,就意味自斷前程。
而陳佩斯還是選擇了硬剛,不愿再忍,法院最終判了30萬元的賠償,雖然金額遠不及預期,可好歹給了他們一個說法。
事情告一段落,陳佩斯和朱時茂還接到了1999年春晚的邀請,兩人進組排練,整整準備了大半年。
最后節目審核結果出來,他們的作品被刷了下來,沒有任何解釋。
當時他們感到的不是憤怒,而是一種徹底的失望,這事一出,隨后的幾年也沒有什么人再敢請他們做節目了。
創作熱情被一盆盆冷水潑滅,他們選擇了遠離這個舞臺,兩人也逐漸走上了各自的道路。
陳佩斯堅守藝術,朱時茂商業轉型
離開春晚那時候,陳佩斯的日子沒能一帆風順。
沒有了演出收入的支撐,他一手打造的公司也撐不下去,最后只得宣布解散。
最困難那陣子,他甚至掏不出孩子280塊的學費,全家翻遍口袋也就湊出147塊。
那種落魄,估計也只有他自己心里最清楚。
信息來源:海峽導報——陳佩斯低谷曝光 曾辦影視公司倒閉后"改行"當農民
日子再難,陳佩斯也沒放棄,他拿出自己的積蓄,在北京郊區承包了一片荒山。
種果樹、搞綠化,一邊忙著從土里討生活,一邊潛心研究喜劇理論。
后來他終于復出了,轉型做話劇,寫話劇,從排練到演出全程親力親為,慢慢也在舞臺上重新站穩了腳跟。
當然,在他轉型的背后,少不了他老婆王艷玲的支持。
這位賢內助在最艱難的日子沒一句怨言,陪著他吃苦受累,一家人是真的讓人佩服。
另一邊的朱時茂,選擇的路子完全不同。
他選擇去當了導演,還為了兒子朱青陽拼了命——孩子從小體弱多病,他帶著孩子全國跑醫院。
信息來源:鳳凰娛樂——眾星攜家人歡聚中秋晚會 朱時茂全家福首曝光(圖)
最后他下定決心,把孩子送到美國,一邊留學一邊治療。妻子范旭霞陪讀,他一個人留在國內打拼。
說來也不容易,如今兒子爭氣得很,成了導演,還靠《諜·蓮花》拿下了歐洲萬象國際華語電影節“最佳青年導演”獎。
朱時茂也沒閑著,平時喜歡打高爾夫,生活節奏悠閑了不少。
在兩人的采訪中,也提到過仍有意愿攜手再戰舞臺,陳佩斯還在朱時茂導演的電影中短暫現身。
東方衛視曾促成一次難得的同框,兩人帶來了幾個簡短節目。
形式類似相聲,橋段算不上新穎,但陳佩斯一登場就把控全場節奏,舉手投足都是包袱,臺下笑聲此起彼伏,功力依舊深厚。
人生雖不同,經典永流傳
2024年秋天,他們兩個再度在公眾面前合體,參加了一檔節目錄制。
現場有觀眾喊出那句熟悉的臺詞:皇軍托我給您帶句話!
陳佩斯聽了,嘴角立馬翹了起來,眼神里帶著笑意,朱時茂更是秒回一句“是你小子”,語氣熟稔。
多年沒在舞臺上搭檔,兩人之間的默契卻絲毫未減。
今年3月,朱時茂還在社交平臺上曬出一段,又一次掀起了熱議。
畫面中,陳佩斯一進門,連外套都沒來得及脫、帽子也沒摘,直接就走向朱時茂。
兩人一碰面就笑成一團,陳佩斯雙手搭在朱時茂臉上,那份親昵讓人看了都忍不住跟著笑。
將近40年的兄弟情,在鏡頭前一點沒變,熟絡得就像昨天還一起排練過小品。
二十多年過去了,他們和央視也是兜兜轉轉,經常有傳聞說他們要回歸春晚,這也不是空穴來風。
畢竟,從恩怨的角度,當年封殺他們的那一批央視領導應該也要下臺了,這幾年總是請小鮮肉就可以看出央視已經逐漸改變了。
可這些小鮮肉固然有熱度,但在真正的節目質量面前,完全撐不起場子。
觀眾還是更愛接地氣的語言類節目。陳佩斯那種級別的喜劇功底,幾十年難得一見,趙本山的小品再看多少遍也不會膩,而如今那些靠臉吃飯的小鮮肉節目,年年換人,年年如出一轍。
而且從喜劇功力的角度,近幾年陳佩斯在戲劇方面很是精通,票房、口碑雙豐收。
他的作品笑點密集,還蘊含著社會意義,觀眾買賬,圈內人也服氣。
更難得的是,他一直堅守創作底線,從不為了流量去迎合低俗。
像他這樣的演員,要是重新回歸春晚,絕不會出現“臺下不笑,臺上尬演”的尷尬局面。
2015年,陳佩斯自導自演的電視劇《好大一個家》不但順利播出,還直接上了央視一套。
這說明什么?并不是永遠沒有回頭路,而是時機和人心都會變。
所以說,他們兩人的搭檔是時代的記憶。
不管未來再聚的機會有多少,只要他們還在舞臺上,觀眾就永遠有得盼、有得笑、有得感動。
時代變了,觀眾的笑點也變了,但陳佩斯和朱時茂留在舞臺上的痕跡,依舊讓人懷念。
即便再也看不到他們一起站在春晚的舞臺上,那些年帶來的歡笑,依然是真實存在的溫暖記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