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2025全國田徑大獎賽(第6站)在榆林體育中心體育場拉開帷幕,蘇炳添出戰(zhàn)男子100米賽,跑出10秒51小組第三。本場比賽是按成績?nèi)∏?4人晉級半決賽,蘇炳添綜合成績排列29名,遺憾止步預賽。
同組第一為代表廣西隊出戰(zhàn)的21歲小將?鄧信銳?,以10秒26的佳績率先沖線,預賽總排名高居第二,成功晉級。據(jù)悉,鄧信銳是暨南大學學生,而蘇炳添剛成為暨南大學體育學院的院長,今天的賽場,是師徒二人本賽季的第二次賽道相遇。
上次是一個月前在安徽蚌埠舉行的第4站比賽,35歲的蘇炳添與21歲的鄧信銳曾在相鄰賽道展開較量。當時蘇炳添跑出10秒52,而鄧信銳則以10秒31獲得小組頭名,媒體將這場對決形象地稱為“院長PK學生”。兩代飛人在同一賽道競技,完成了中國速度的接力傳遞。
回望這位老將的2025賽季,每一場比賽都帶著告別的意味。4月肇慶首站,他以10秒49完成賽季首秀,賽后坦言:“我真的盡力了,以前總說,自己要跑到跑不動為止,現(xiàn)在真跑不動了。”當時他就暗示這可能是自己的百米“最后一舞”。6月青島站,在-0.3m/s逆風條件下,蘇炳添跑出職業(yè)生涯最慢的11秒37。賽后他向觀眾揮手致意,被解讀為告別象征。
本場賽后,蘇炳添接受采訪:“覺得訓練狀態(tài)不錯,臨時決定參賽,但高原讓我有點喘,節(jié)奏沒把握好,本來想爭取在全運會做替補,但起碼得進前六名,現(xiàn)在看來有點難度。”
本賽季蘇炳添的成績與其巔峰成績相去甚遠,距離全運會10秒11的達標成績也有一段差距。但能夠回到百米賽道,在這一年里,35歲的“亞洲飛人”在對抗年齡和傷病中已經(jīng)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從突破9秒83的“亞洲之光”,到如今為接力薪火相傳的引路人,蘇炳添的每一步,無論快慢,都在詮釋著體育精神最深厚的底蘊——那份對速度永恒的追求、對自我極限的不斷挑戰(zhàn)。他的身影或許正逐漸告別賽道的絕對中心,但他所代表的中國速度、所傳遞的拼搏信念,已深深融入新一代飛人的血脈之中。
在大灣區(qū)全運會的跑道上,無論蘇炳添是否登場,他所點燃的這束光,都將照亮中國田徑的未來征程。他的傳奇,早已超越終點線的剎那,化作激勵無數(shù)后來者奮力奔跑的永恒坐標。
百米半決賽和決賽將于明日(7.12)下午5點35分、6點50分舉行。
百米預賽前十成績:
12、13日賽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