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無聲,歷史有痕。八十載光陰流轉,抗戰的烽火歲月依然銘刻在中華民族的記憶深處。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觀察者網特別推出“抗戰史上的今天”欄目,每日與您共同回望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長河。
1931年7月11日
石友三部扣留平漢路火車,將存彰德(今安陽市)彈藥運往順德(今邢臺市),并向順德集中兵力。
日本新任“滿鐵”總裁內田康哉及副總裁江口定條到達大連。
國民政府公布《褒揚條例》;任命陸海空軍副司令行營主要官員:秘書長王樹翰,副官處長湯國楨,經理處長蘇全斌,醫務處長劉榮紱,秘書處長葉弼亮,總務處長朱光沐,軍法處長顏文海。
上海勞動大學及附屬中學因不斷發生反對國民黨政策之學潮,教育部下令暫行解散,大學部學生限即日離校,重行登記,中學部停辦,學生聽候甄別轉學。學生被押出校。
山東德州美國教會設立之衛氏博濟醫院副院長德佛蘭槍殺該院華工王國慶。15日,德州縣各團體舉行反對帝國主義暴行宣傳大會,到會千余人,決議請省府向美國領事提出最低要求:一、懲兇;二、道歉;三、撫恤;四、停止基督教活動。20日,德佛蘭被押解濟南,美領事要求釋放未準,山東省府將德氏送公安局管押。23日,山東省府受外交部電飭,將德佛蘭移送美國領事館。
1932年7月11日
宋慶齡由滬到京探視牛蘭夫婦,勸其進食。牛蘭對送醫院表示贊同。同日,上海中外各界人士在宋慶齡領導下組織“營救牛蘭夫婦委員會”,并發表英文宣言稱:“為人道正義及不可侵犯之政治自由權,應準牛蘭夫婦之請求,將案移滬,或將其全部釋放,此種請求,應立時應允。”
豫、鄂、皖三省“剿匪”總部決設黨政委員會,是日公布該委員會組織條例。
國民黨中央政治會議通過財政部整理產區鹽稅暫行稅率案,宋子文為此發表談話稱,產區鹽稅暫行稅率案,其目的在于平均稅率,取締走私,增進稅收。
1933年7月11日
黃郛、宋哲元分函馮玉祥,要求迅速取消抗日同盟軍。馮當即復電,略謂:同盟軍已在多倫附近發生激戰,收復多倫可期,平方所提四項辦法,如多倫攻下,一切不成問題。
蔣介石積極準備第五次“圍剿”中央蘇區紅軍,在廬山組設軍官訓練團,由陳誠主持,聘請以賽克特為首的德國軍事顧問團及意、美軍事教官,抽調贛粵閩湘鄂北路軍軍官施以訓練。蔣特手編《剿匪手本》、《剿匪要訣》、《剿匪部隊訓練要旨》。是日,蔣在牯嶺飯店對軍官團各教官演講《廬山軍官訓練的要旨和訓練方法》,聲稱:“此次訓練唯一目的,就是要消滅赤匪,一切的設施,皆要以赤匪為對象,一切訓練的方式動作以及各種戰術,統統要適合剿匪戰術的需要,統統要針對土匪的實際情形與匪區的實地的地形來作想定并實施訓練。”
馬仲英電國民政府,表示“仲英始終服從中央,效力黨國,而只遵黃使(慕松)命令”,要求“速頒明令,實授黃使主持新政”。他個人當聽其調度,決不使中央有西顧之憂。
國民政府任命謝剛哲為海軍第3艦隊司令。
張繼夫人崔振華控告故宮博物院院長易培基舞弊,經最高法院檢察署調檢,是日批交江寧地方法院審理。25日,江寧地方法院傳易培基及有關人李宗侗到案,易等匿避。
國民政府明令改組湖北省政府,原省府委員李書城、賈士毅、李范一、程其保、范熙績、楊在春、陳達勛、吳國楨免本職;李書城、賈士毅、李范一、程其保分別免民政、財政、建設、教育廳長兼職。任孟廣澎、賈士毅、李范一、程其保、范熙績、李書城、吳國楨、盧鑄為省府委員,孟、賈、李(范一)、程分別兼民政、財政、建設、教育廳長。
宋子文由倫敦抵意大利羅馬。13日,意首相墨索里尼在威尼斯宮接見,并代表意王贈宋大十字勛章。14日,墨索里尼宴宋,張學良作陪。16日,宋由羅馬往巴黎。
1934年7月11日
日陸軍省召開非正式軍事參議官會議,討論加強與充實其侵略我東北四省之政治、軍事力量:一、強化三位一體制;二、將滿鐵附屬地的行政權轉移到日人手中;三、確定在“滿”日僑之二重國籍問題;四、增加常備兵力,擴張后方部隊及防空設備等等。
據上海《時事新報》北平電,日偽在榆關至多倫線已設稅關19處,被稱“滿洲國南疆關稅線”。
殷同至南京面謁汪精衛,報告通車經過。次日轉赴莫干山與黃郛詳談對日外交方策。
內蒙土默特總管兼蒙邊司令滿泰病逝于歸化,由榮祥代理總管,陳玉甲代司令。
國民黨中政會決議《補定彈劾案辦法》,用以壓制如劉侯武彈劾顧孟馀案件之再起。補定辦法規定:一、監察院彈劾案原文與被彈劾人申辯書及一切有關該案之內容消息,非經受理本案之機關決定公布以前,概不得披露;二、凡經中央政治會議任命之政務官,經懲戒機關決定處分后,中央政治會議認為必要時,得重行核定;三、關于國策及有關中國在國際地位之重要文件,非經中央政治會議之核定,不得披露。
唐山市人力車工人千余人反對市公安局征收新年牌捐,全體罷工并示威游行。
1935年7月11日
“滿鐵”副總裁八田與日關東軍司令南次郎等在長春會商開發華北經濟問題,決定:一、由關東軍積極調查華北經濟情況;二、“滿鐵”對關東軍計劃之經濟工作予以幫助;三、在天津設機關統制調查工作,根據調查結果速訂具體方案。
蔣介石在成都召集薛岳第二路軍總指揮部、吳奇偉縱隊部及歐震師三單位連長以上軍官訓話,聲稱:“根絕赤禍,切勿功虧一簣,致貽隱患。”
英下院辯論對華政策。外相賀爾宣稱:“英國對華政策廣義的根據,即為維持門戶開放以及充分承認中國有自己管理其命運之權。”
1936年7月11日
贛南余漢謀軍莫希德、葉肇、張瑞貴三師集中信豐、大庾、南雄間,以副軍長李振球為先遣隊司令,開始南返,提出“打倒陳濟棠、擁護中央”等口號。粵第二軍李振良師通電響應余漢謀,請陳懸崖勒馬。
陳濟棠、李宗仁、白崇禧等電蔣介石,申述動員抗日決心。
李揚敬、張達、黃任寰、繆培南、黃延楨、黃質文、陳漢光等在廣州聯電南雄余漢謀軍,勸勿自分裂。同日,粵第二軍第四師巫劍雄部進攻南雄余軍。
外交部長張群在五屆二中全會首次大會上報告半年來外交經過,宣稱:五全大會決定之對外方針,即和平未到完全絕望時期,決不放棄和平;犧牲未到最后關頭,決不輕言犧牲。半年來政府對外策略始終本此方針。“中日兩國間,應經由外交途徑謀整個關系之調整”,“中日負責當局,為東亞和平前途計,應迅由正當途徑,謀有利于兩國邦交之調整”。
宋哲元、秦德純等宴王克敏,并就時局交換意見。12日,王離平赴津,訪永見、田代、飯田、田尻交換華北“經濟提攜”意見。15日王到南京,次日見蔣介石報告北上經過。
是日至12日,川越在滬召集全華日軍武官會議,討論兩廣問題、華北今后對策及國民政府最近對日態度等。14日,渡久雄返日向日外相有田及陸軍省參謀本部報告津、滬武官會議結果。
駐蘇大使顏惠慶返國抵上海。
衛生署長劉瑞恒等被控侵吞公款案在南京公審,證實侵吞公款可查者17萬余元。
無錫五豐、瑞昌、萬昶、永甡、乾甡、寶豐、永盛等11家絲廠女工3000余人要求廠方改善待遇而罷工。13日,續有大成、民豐、太昌等25家絲廠女工響應罷工。同日,太昌女工與警察沖突,傷10余人,表示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縣府召開勞資調解會議,提出俟復工后,由黨政各方會商解決。15日,女工數百人游行,被軍警阻止,發生沖突,全體警察出動驅散女工,并逮捕“鼓動風潮嫌疑犯”高德華、陸亮卿等數人,次日公安局又捕女工蔡妹一名。18日,各絲廠工人先復工。21日與廠方簽訂協定,對工作時間、工作標準等作出了規定。
1937年7月11日
日軍于凌晨向盧溝橋一帶猛烈攻擊,我國守軍奮勇抵抗。上午11時,日軍又向盧溝橋一帶炮擊,雙方肉搏沖鋒。當晚,日軍復向盧溝橋、南苑等處我國守軍猛攻。
晨4時許,日海軍陸戰隊400余人自上海江灣路司令部出營,在越界筑路施高塔路一帶演習。
下午4時,日天皇裁可首相近衛所呈增兵華北及對華北政策所需經費案。6時,日政府發表增兵華北聲明,并改稱盧溝橋事變為“北支事變”,聲稱“內閣會議下了重大決心,決定采取必要的措施,立即增兵華北”。日本策定侵華計劃,以重兵分三路進攻華北:第一路由關東軍派遣軍鈴木、酒井兩混戰旅團,由熱河向北平以北地區攻擊;第二路由朝鮮派遣第二十師團入山海關,向北平以南地區攻擊;第三路以華北駐屯軍河邊混成旅團為基干,向北平以東地區攻擊。三路日軍對北平采分進合擊態勢;另由日本國內派遣四個師團,經朝鮮入山海關,與經海運前來部隊會合,圍攻天津、塘沽。海軍省令第3艦隊旗艦“出云號”駛往上海警備,外務省令旅華日僑作撤退準備。
日本駐華海軍第3艦隊由臺灣駛返上海,司令官長谷川清中將在“出云”旗艦召開特別會議,決議分組三特務艦隊,每隊配炮艦一艘、輕巡洋艦或淺水艦二艘、運輸艦一艘。上海方面由長谷川指揮,漢口方面由第1艦隊司令谷木指揮,青島方面由第11艦隊負責,廈門、汕頭方面由第3艦隊“夕張”艦負責。各隊擔任警備保僑責任,必要時得由特別艦隊長指揮,并由特別陸戰隊協力警戒。
日本首相近衛及參謀總長閑院宮晉見日本天皇后,召集陸、海、外務、大藏四相緊急會議,議決:“一、發動自衛權;二、向中外聲明;三、支出必要經費,并期舉國一致擔任該事態之處理”等原則。
日本陸軍參謀總長閑院宮載仁連續下令,派遣第20師團,關東軍所屬獨立混成第1與第11旅團主力及空軍集團之一部,以及鐵道、電信、汽車、防疫部隊之一部去華北,受華北駐屯軍司令官指揮。參謀本部和海軍司令部之間,作出陸海軍關于在華北作戰協定,陸海軍關于在華北作戰的航空協定。
由關外開來日本兵車10列,其中二列已由秦皇島開豐臺,三列已抵津,另五列也將到山海關轉天津。大批日機也由關外調來,已有轟炸機12架飛抵天津。
日本首相近衛邀集政界、財政界、報界代表解釋政府對華政策,閣員全體出席。會后,政、民兩黨以及貴族院、內閣各省、金融界、各報紙紛紛表示支持政府乘此機會出兵華北,根本解決中國問題。
日本發表《派兵華北的聲明》,聲稱中國第29軍“于7月7日半夜在盧溝橋附近進行非法射擊”,而導致中日兩軍沖突。
日本參謀本部策定《對支作戰計劃》,決定“以打擊中國第29軍為目的,戰事須局限于平、津地區”,“本乎局限方針,目前應向平、津地區迅速派遣陸軍,以達膺懲第二十九軍的目的”。
日本參謀本部制定《關于華北用兵時的對華戰爭指導綱要》,宣稱通過“全面戰爭,求得對華問題的徹底解決”,要求日軍速戰速決。
日本各報聞天皇批準內閣出兵計劃,立刻刊出報道:“日本決定出兵華北!”“四個師團將立即開拔!”
日本陸相任命香月清司中將為華北駐屯軍司令官,接替病危的田代皖一郎,并限當日到達駐地天津。香月行前分別晉見陸相、參謀總長等接受指示。
華北駐屯軍司令官最后一任司令香月清司(右),日軍全面侵華后駐屯軍撤銷
日本外務省令在華日僑作撤退準備;日本各報號外滿街,皆稱中日危機一觸即發。
日本臺灣總督小林濟造恐臺民響應抗日舉動,提出強硬聲明,不許臺民輕舉妄動,并發出戰時警告。
外交部長王寵惠發表聲明,日軍不遵照雙方約定停止軍事行動辦法,拒絕全部撤至指定地點,并連續向盧溝橋我軍猛烈進攻,同時調集國內大軍,絡繹向平、津進發,意圖作大規模軍事行動,而貫徹其最初目的。至是,盧溝橋事件遂又趨于嚴重,其責任自應由日方負之。深盼日本立即制止軍事行動,遵照前約,即日撤兵,并為避免將來沖突起見,切實制止非法之駐軍與演習,庶使事態好轉,收拾較易。
外交部次長陳介會見日使館參贊日高信六郎,列舉日本最近向平、津增兵事實,顯與日本當局不愿事態擴大之聲言完全相反,要求迅電日政府,制止日方軍事行動,俾盧溝橋事件得以和平解決;并謂中國軍隊并無向日軍挑釁之意,但對于任何外國任意增兵來華,侵略中國之領土主權,殊難容忍,自不得不作正當之防衛;深望日本當局翻然反省,勿陷中日國交于危險之狀態。
晚9時,軍政部舉行盧溝橋事件第一次會報會,會議主席為軍政部長何應欽,訓練總監部總監唐生智、軍事參議院院長陳調元、軍委會辦公廳副主任劉光、航空委員會主任周至柔、軍政部次長曹浩森、參謀本部次長熊斌、軍政部軍需署署長周駿彥、兵工署署長俞大維、總務廳廳長項雄霄、軍務司司長王文宣、軍械司代司長陳東生、行政院參事端木愷、軍政部參事佘念慈、軍政部科長羅澤闿、譚道平等出席會議。羅澤闿報告軍事情報稱,蔣介石命在熊斌與曹浩森二人中擇一人赴北平,何應欽決定派熊斌前往。會議就已到的新兵器三七戰車炮,限15日以前分發給指定部隊;八八高射炮決定裝于江陰,限星夜趕筑。俞大維報告彈藥儲存情況稱,江北各地存儲約6000萬發,武昌4000萬發,南京約1.25億發;步機槍彈共有五億發,步炮彈藥50萬發,三七戰車炮彈約30萬發,山炮炮彈與卜福式山炮炮彈約12萬發,克式野炮炮彈約10萬發。合計以20個師計算,可供作戰三個月之用。周至柔報告,現在可使用于第一線飛機約200架,航空根據地擬設在太原。糧秣情狀,現有50萬人、10萬匹馬,糧秣可供應一個月份,應再速購兩個月份,并將一部糧秣推進至黃河北岸儲存。燃料情形,現存汽油300萬加侖,飛機汽油250萬加侖。各部隊國防位置,第十六師調至蕪湖、宣城一帶,并換發其槍支。陜西孫蔚如部可調一師,第五十七師應調回嘉興原防,劉建緒部調一個師。有三個師隨時可抵北平接國防防務。通信兵團調一營至新鄉,一營徐州待命。防空兵器統屬軍政部。醫院應調一部過黃河準備。
自是日起至本月31日,軍政部長何應欽遵照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指示,為準備動員抗戰,召集各有關主管部門舉行會報,使一切軍事準備由平時進入戰時狀態,并詳細擬定作戰方略。戰斗序列草案規定,全國軍隊悉數編入抗戰序列,計第一線約100個師,預備軍約80個師;使用于河北省約50個師,陸續向滄縣、保定、石家莊一帶集中;限令第一線兵團于7月底以前到達預定位置;擬定大本營及各級司令部之編制,定于7月底秘密成立;并擬定彈藥整理與準備,糧秣購備,防空器材及新兵器之分配,交通通信之整理與準備,兵站之設置,海軍作戰計劃之擬定,南京與上海間江岸工事之設施,兵員補充及民眾組織訓練;呈準設立總動員委員會,辦理全國動員事宜。
國民政府電北平市長秦德純,對盧溝橋事變指示三點:一、不準接受任何條件;二、不許后退一步;三、必要時準備犧牲。
秦德純與松井達成停戰協定:一、第29軍代表聲明向日軍表示道歉,并對責任者給以處分,負責防止今后不再惹起類似事件;二、中國在盧溝橋周圍及龍王廟駐軍,改由保安隊維持治安;三、各抗日團體今后要采取措施并徹底取締。
立法院長孫科在上海對新聞記者稱,盧溝橋事件有擴大可能,中央決不容再失寸土。
宋哲元由山東樂陵返天津。
北平各城門今仍緊閉,并在各要沖堆置障礙物,防漢奸與日本浪人蠢動。
我國各文化團體宣布,拒絕參加8月4日在日本召開的第七屆世界教育會議,并表示下屆會議如再有偽滿代表列席,我國永不參加。
中國共產黨代表周恩來、博古至廬山。
憲政協會在上海成立。
國民政府明令公布《軍事征用法》。
世界各國注視中國華北局勢。是日,美國《華盛頓郵報》發表題為《玩火》的社論稱,日本在華北向中國尋釁,這種“玩火”究為危險之舉動,而在火藥庫附近,危險為尤甚。蘇聯《真理報》評論稱,日本在盧溝橋之挑釁,在強迫華北當局接受日本之要求,俾以既成事實窘困南京政府,此顯為近衛對華新政策之實現。法國外交部發言人宣稱,華北戰事消息當然引起各國之憂慮。德國各報皆于顯著地位登載華北戰事消息。
1938年7月11日
第四戰區余漢謀部及南澳縣長洪之政率領之廣東民眾抗日自衛團第9區第4大隊渡海突破敵艦防線,分向隆澳等處襲擊,居民亦紛持刀械沖殺,卒將敵擊潰,遂克南澳縣城。次日撤出南澳。
朱德、彭德懷、傅鐘發出訓令,要求各部隊首長按照兵員條件、人槍比例等,對所有新擴大的部隊重新點驗和檢查,嚴格執行部隊編制。
國民參政會第一屆會議繼續舉行。經濟部書面答復參政員關于經濟部之詢問九件;兼財政部長孔祥熙答復參政員對財政部之詢問七件;政治部長陳誠報告關于民眾組織訓練事項;行政院副院長張群說明國民政府交議之《節約運動大綱》,并獲通過。
1939年7月11日
日軍陷山西屯留。
鄂東游擊隊總指揮陳汝懷部攻克黃梅,斃日偽軍140余人。
八路軍第115師一部于鄆城縣肖皮截擊敵人,斃傷敵150余人。
第129師386旅主力在反“掃蕩”中,收復山西省武鄉縣城。
八路軍第129師發出反“掃蕩”作戰的基本命令,根據7月6日總部的作戰命令,對第115師344旅、晉冀豫邊游擊縱隊、第385旅、第386旅的作戰區域和所指揮的部隊作了具體部署。
孔祥熙電謝泰國僑胞籌款70萬元捐獻祖國難民委員會。
印度國大黨領袖尼赫魯函復毛澤東,表示祝愿,并向八路軍致敬。說他來中國訪問時,希望能和毛澤東相見。
1940年7月11日
東北抗日聯軍第二方面軍和警衛旅各一部,攻入吉林和龍縣臥龍屯,擊斃日軍豐田中尉以下20余人。
軍令部擬定目前各戰區作戰部署,要點為:目前應以一部維持現在態勢,以主力鞏固行動,并確保長沙、西安要點。另抽調適宜控制部隊,充分利用游擊戰術,在敵后擴大擾襲,不斷消耗敵人。第三戰區應為鞏固行都,截斷敵后長江航運,另與第九戰區配合,反攻南昌。第四戰區重點置于粵桂邊,威脅欽(縣)防(城)。第六戰區與第九戰區配合,負責洞庭湖之警備。第一戰區陜境內應于潼關、華縣間控置一個軍嚴加整備。第八戰區應重點置臨河、五原附近。第五戰區應于南漳、保康間完成游擊根據地之設施。
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會任命王寵惠為中央監察委員會常務委員。
四川省政府為平抑全省米價,制訂緊急處置辦法六項,決定全川以7月9日市價減低25%為最高標準,并嚴禁黑市。
1941年7月11日
據中央社訊:山東高密偽軍王書齋部人槍百余反正。又高唐偽國民抗敵自衛團團長張兆坤率部人槍40余反正。
上海英文《字林西報》撰文介紹《陜甘寧邊區施政綱領》,文稱:中國共產黨“遵守作戰政策,團結各階級各黨派以抗侵略,而外間傳相反之謠言,不攻自破”。12日,上海《申報》、《新聞報》皆加以轉譯。
郭沫若、茅盾、老舍等240人致書蘇聯科學院,響應該院向全世界文化界發出的“反對文化與科學最兇惡的敵人——法西斯強盜”的號召。
1942年7月11日
日軍一旅團與暫第9軍暫第33師激戰,是日陷溫州。
日艦10余艘、陸戰隊千余從溫州灣登陸。13日,陷瑞安。17日我克復瑞安與溫州。
日機九架侵襲閩省建甌,投彈多枚,另一批八架竄擾建陽、永吉等地。
騎1師師長趙瑞、騎4師師長楊諶,于是日率第1、第4兩團赴平遙西之凈化、介休東北之中街一帶征運食糧,突遭敵7000余人附炮60余門、坦克車百余輛重重包圍,猛烈進攻,以飛機、大炮轟擊,大量施放毒瓦斯及燒夷彈。我官兵經激戰后,傷亡及中毒者甚眾,除一部突圍外,趙、楊兩師長受傷被俘。
國家總動員會議擬定戰時生活標準:一、取締奢侈行為;二、限制奢侈品進口與銷售范圍;三、對許可營業者的規定;四、日用必需品的生產標準均有規定。
川省酒精廠設置過多,原料不足,省政府令各縣對不合規定者即予封閉。成都有10余家、自貢五家、資中五家、內江10家等,均在封閉之列。
是日至14日,華北朝鮮青年聯合會在山西漳河畔舉行,決議:將聯合會改為“華北朝鮮獨立同盟”;將《朝鮮青年》機關報改為《民族解放》;“朝鮮義勇隊華北支隊”改為“朝鮮義勇軍華北支隊”。大會修改同盟綱領及章程,明確提出建立朝鮮民主共和國的政治目標和斗爭路線,并為在華北的20萬朝鮮同胞的一切利益而斗爭。
1943年7月11日
陜甘寧邊區慶陽分區黨、政、軍萬余人舉行大會,游行示威,聲討國民黨頑固派炮擊邊區,破壞團結抗戰的罪行,決心緊急動員起來,準備痛擊頑固派的進攻。
西北建設考察團團員羅家倫一行九人抵蘭州,17日,考察團與甘肅省主席谷正倫及民政、財政、建設、教育各廳長座談建設西北意見。
重慶84個民眾團體舉行大會,歡迎宋美齡訪問美國歸來。吳鐵城、孔祥熙到會講話,吹捧稱宋美齡訪美“為國家民族放出了光芒萬丈的異彩,爭取到永垂不朽的榮譽”。
1944年7月11日
湖南戰場日軍第120聯隊和第2聯隊在炮兵支持下,猛攻衡陽西南虎形巢,飛機輪番轟炸并投擲燒夷彈,許多建筑物被毀。預十師第二十九團阻敵前進要隘,敵施放毒氣,預10師守軍官兵多中毒昏迷,唯仍堅守,戰至12日終不支而退,虎形巢為敵所占。
冀東八路軍兩個連在唐山北約70里之小松林、城北寨設伏,將偽綏靖軍第2集團軍七個連擊潰,斃偽營長以下70余人,傷百余人,俘52人。
中美空軍混合團機隊轟炸湖南湘陰東北之新市,在空戰中擊落日機一架。
蔣介石出席重慶市黨員代表大會并發表訓話,指出:黨員應效法總理及革命先烈的革命犧牲精神,為黨盡忠誠,為國爭光榮。各代表之生活行動、言論、態度,均應為全國黨員作模范。
國民政府公布湖北省第二屆參議會議長名單:議長沈肇年。
孔祥熙同羅斯福舉行會談,就中美關系、世界戰局及戰后若干問題交換了意見。
1945年7月11日
八路軍山東部隊克復沾化縣。同日,八路軍冀南部隊克復冠縣。
中國陸軍總司令部宣布日軍在柳州之暴行與破壞,稱:“我軍攻入柳州,但見一切建筑乃至平民房舍,均遭徹底破壞,致成一片瓦礫,傷心慘目。查此種暴行,既非敵軍因軍事需要加以摧毀,亦非作戰時為炸彈、炮彈所損毀,實由日軍殘酷成性,組織燒殺隊,有計劃的破壞。如此慘無人道之行動,實開歷史上未有之先例。”
國民參政會舉行第八、第九次會議,內政部長張厲生作內政報告,農林部次長錢天鶴作農林報告,糧食部長徐堪作糧政報告。同日,褚輔成等六人將訪問延安情況報告送交參政會主席團。
駐英大使顧維鈞返抵倫敦,14日拜晤英外相艾登。
美國當局發表斯特梅耶任中國戰區美陸軍航空司令部司令。
(綜合、修訂自《中華民國史大事記》《中華民族抗日編年》《中國抗日戰爭大事記》《八路軍大事記》《新四軍大事記》《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大事記》“抗戰直播”等)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