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多年前,廈門缺一個市長,陳嘉庚建議選個華僑去當,
哪知毛主席聽完,突然問:“那個會打仗的縣長在哪?”
就這一問,廈門后來的命運,拐了個大彎。
這到底是怎么回事?最后廈門市長究竟是誰?
1949年秋天,北京開政協會議,說到廈門這塊地方,愛國華僑領袖陳嘉庚站起來了。
他說:“廈門靠海吃海,僑眷多得很。這市長,最好找個懂閩南話的本地人,或者華僑來當。”
毛主席聽完,一扭頭問身邊的周總理:“新四軍里頭,那個出了名‘會打仗的縣長’,現在在哪兒?我看他就挺合適!”
會場一下子靜了,周總理笑了笑接話:“主席,您說的是梁靈光吧?他這會兒在二十九軍當參謀長?!?/p>
梁靈光是誰?很多人沒聽過,但南通人一聽說這名字,立刻豎大拇指。
當年他當縣長時,只帶倆警衛員就敢去國民黨保安旅 “談判”,見面就說:“我們接管了,你們想留著地盤,就換旗子跟我們干?!?/p>
三天后,人家真把部隊編進了新四軍,一槍沒打。
當縣長時,他左手抓老百姓柴米油鹽,右手就抄家伙帶兵打仗,領著警衛團跟日本人和漢奸部隊干了二十多場硬仗。
“梁靈光啊,可是開了縣長帶兵打仗的先河!”蘇北區領導在總結會上這么夸他。
“會打仗的縣長”這名號,就這么一傳十、十傳百,連延安的毛主席都聽說了。
毛主席點名要梁靈光,就因為他心里清楚:廈門這地方,只會跟僑胞拉家常不行,還得是個能文能武、鎮得住場子的角色。
梁靈光剛到廈門走馬上任,好家伙,真是火線!金門的國民黨軍大炮天天對著港口轟,船都不敢靠岸,市場冷清得很。
他袖子一擼,先把城里做生意的老板們請來喝茶,大家伙兒湊一塊兒琢磨,還真找出了一條能躲開敵人炮火的秘密航線。海上貿易,就這么一點點又活泛起來。
接著,他組織起一支“群眾武裝宣傳隊”,白天扛鋤頭修路、運糧食,晚上就抄家伙巡邏、抓特務。才兩個禮拜,街面上就消停了。
市政府沒錢,梁靈光讓人列了個南洋商人名單,挨家寫信:“廈門現在要重建,哪怕您寄一千兩千,都是幫家鄉大忙!”
沒想到兩個月后,有人寄來金戒指,有人寄來銀元。他把捐款人名字寫在布告上掛碼頭,后來8000多銀元啟動了第一批工程。
他跟干部說:“別把華僑當遠房親戚,他們是建設家鄉的主力!”
國民黨撤退時把高崎機場跑道炸了個大坑,有人說:“修它干嘛?一年也飛不來幾架飛機!”
梁靈光不管,天天蹲工地量滾筒壓下去多少毫米。1951年剛入秋,第一架運輸機“轟隆隆”成功降落了?,F在高崎機場年吞吐量2700多萬人次,誰還記得當年罵他的話?
梁靈光在廈門當市長,滿打滿算也就三年??蛇@三年,他給廈門的僑務工作和經濟發展,打下了最牢靠的根基。
今天廈門特區的繁華熱鬧,追根溯源,或許就始于1949年毛主席那句追問。
你說,要是當年真聽了陳嘉庚的話,派個華僑當市長,廈門會不會是另一番模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