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打工人早上好!有沒有試過凌晨一點在拼PPT、在地鐵上刷績效,卻突然想到:干嘛不去當CEO?
別笑,其實CEO也是“打工人”,只不過他們的工資,真的能讓人“社保繳出優越感”,錢包撐破西裝褲。
今年新加坡多家大公司公布了最新年報,我們特意整理了2025財年最吸金的CEO榜單,一起來看看新加坡“打工皇帝”們的真實收入吧!
第8名:新郵政(SingPost)前CEO 馮行偉: S$61.6 萬
與上面的春風得意不同,彭國偉的故事就顯得“社畜味”更濃。他因為在處理吹哨人舉報時“翻車”,在2023年底被炒了魷魚,年報上他的薪酬也縮水一半,只有約61.6萬新幣。
比起前一年的120多萬,簡直是跳水級別的“滑坡”。
他的年薪結構很簡單:大約57萬是基本工資,加上些許公積金與福利。
雖然SingPost去年也靠賣掉澳洲業務賺了點快錢,但核心利潤同比大跌40%,下半財年還虧了5萬塊。CEO走人,公司也不再遮掩,年報寫得冷靜又克制。
第七名:新加坡航空(SIA)CEO 吳俊鵬:S$700萬
SIA今年創造了28億新幣的歷史最高盈利,客運全面復蘇,油價穩定,旅客爆滿。然而CEO吳俊鵬的年薪卻反而下降了13.5%,從去年的810萬降到700萬新幣。
其實他的工資和獎金都有所增加,分別達到150萬和310萬新幣,但問題出在股票激勵——這一項從去年的430萬縮水到230萬,估計是股價回調+股權結構調整所致。
盈利再高,也要理性激勵,SIA表現了“航空業的節制美德”。
第六名:昇菘超市(Sheng Siong)CEO 林福星: S$706萬
別小看賣菜的,這家“平價王國”的老板收入并不“平價”。林福星上一財年總共拿了706萬新幣,比上一年增長了超過20%。
基本工資只有37.3萬,看起來很親民,但他的獎金高達666萬,占比超過九成。
超市行業雖然利潤增長不多(凈利微跌1%),但昇菘作為“抗通脹戰士”,業績穩定、分紅可觀。
CEO年年拿高獎金,也可以理解。大家下次在昇菘買白菜時,不妨想想,自己也在支持新加坡最會賺錢的賣菜人。
第五名:新加坡交易所(SGX)CEO 羅文才: S$757萬
圖源:第一財經
作為資本市場的掌舵人,羅文才的薪資也十分可觀。2024年他總共拿到757萬新幣,跟前一年基本持平。
但對比2016年剛上任時的320萬,簡直是翻倍式成長。
他的年薪中,包括121萬的固定工資、315萬現金獎金,還有315萬的長期激勵計劃(績效股票等)。
雖然SGX的收入增長不快,但凈利仍增長了4.7%,并派發歷史最高分紅,穩中有升、CEO自然也穩拿高薪。
第四名:新電信(Singtel)CEO 袁坤滿: S$820萬
作為新加坡最大的電信公司掌門人,袁坤滿過去一年拿下820萬新幣的總薪酬,比前一年整整漲了16.8%。
他的基本工資約為130萬新幣,外加7.7萬的員工福利,另外還獲得220萬現金獎金、220萬受限股,以及240萬的績效股票。
這波漲薪可不是白來的——Singtel去年把市中心的Comcentre總部賣掉,凈賺13億新幣,一舉把全年凈利潤推高到40.2億新幣,比前一年整整翻了五倍!
所以老板漲薪,員工也許還能拿點分紅?只能說,房地產才是終極生產力。
第三名:華僑銀行(OCBC)CEO 黃碧娟: S$1,280萬
OCBC是個“低調賺錢高手”,2024年凈利潤突破76億新幣,又一次打破歷史紀錄。黃碧娟的總薪酬也水漲船高,來到1280萬新幣,較去年小幅上漲5.8%。
她的薪酬組成包括120萬固定工資、680萬獎金、450萬延期股權,以及約33萬的福利(比如車子、俱樂部、員工福利等)。
你以為她只是銀行家?不,她還是“財務界的精英勞模”,這套配薪結構可以寫進《新加坡高管激勵白皮書》。
第二名:大華銀行(UOB)CEO 黃一宗: S$1,500萬
相比OCBC的溫和上漲,UOB CEO黃一宗的薪酬是“小退一步”。雖然公司凈利創新高、收購花旗東南亞業務順利收官,但他的總薪資從1590萬小幅下降到1500萬新幣。
他的固定工資是144萬,獎金高達1356萬,其他福利就非常克制,只給了46,944元,連一輛新車都可能買不起(至少在新加坡)。
大概是因為UOB注重穩健風格,“控成本”也從管理層開始做起了示范。
第一名:星展銀行(DBS)前CEO 古普塔: S$1,760萬
這可能是今年“最會賺錢的前任”。古普塔在離任前為DBS奉獻了一個超級豐收年:2024年,銀行全年凈利潤高達112.9億新幣,創歷史新高,股東回報率飆升至51%。
他本人的薪酬也水漲船高——從上一年的1120萬直接跳到1760萬新幣,漲幅超過50%。
別看基本工資只有150萬新幣,人家靠獎金和股票就賺翻了。660萬現金獎金、940萬延期獎金、還有140萬的“留人股票”,再算點福利,這日薪折算下來都快追上某些人一年的收入了。古普塔的故事告訴我們:干得漂亮,退休也能笑著走。
CEO年薪排行榜(2024財年)
新加坡的這些CEO,有人靠賣總部大賺一波,有人穩扎穩打賺慢錢,也有人因處理不當而人走薪沒了。無論哪一種,都是現實中的“打工人高階版”。
下次你加班到深夜的時候,不妨想一想:你離百萬年薪,也許只差一份商業計劃書、一個IPO,或者一位愿意投你兩千萬的天使投資人。
也歡迎轉發給你那個一直嚷著“想創業”的朋友,順便留言:“我們什么時候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