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當地時間8日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采訪時表示,美國代表團預計將于下月與中方官員會面,就貿易問題展開磋商。據盧特尼克披露,美方代表團成員還包括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和美國貿易代表賈米森·格里爾。“我想我們將于8月初舉行會談,開啟中美這兩個全球最大經濟體之間更大規模的貿易對話。我本人、貝森特和格里爾將一同參與這一進程。我們將一同啟程。我們將與中方同行會面。”
那么新的會談要談什么?稀土應該還是重要議題。此前美財長貝森特曾表示,中方雖然加速了審批,允許稀土出口到美國,但出口的數量和行業限制依然存在。貝森特希望中國能恢復到4月前沒有實施管制前的狀態。這樣美國的汽車等科技行業才能正常運作,福特汽車就因稀土短缺關停過工廠。美國軍工更依賴稀土,有美媒表示中國對稀土溯源,會明確禁止軍用。特朗普的讓美國再次偉大不只是振興美國經濟,更重要的還在于美國的軍事力量。
港口(資料圖)
其實分析來看,華盛頓也有自己的算盤。一方面,美國內部也有擔憂,怕限制撤掉后,美國就失去了繼續對中國施壓的籌碼;另一方面,美國內部政治斗爭嚴重。財政部長、商務部長和國會之間都有分歧。貝森特希望優先保證供應鏈穩定,先把稀土弄回來再說,但國會里有一批鷹派議員,他們更在意繼續對中國搞技術限制,覺得退一步就是軟弱。再加上特朗普政府對外政策強調“先拿好處再談放松”,因此,稀土問題拖到現在還沒完全落實。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大家的目光都被吸引到稀土上的當口,中國在鎳的儲備上也是動作不斷。根據英媒的報道,自去年底以來,中國已購買了多達10萬噸的鎳,并計劃到今年讓這一數字翻倍。為何偏偏是鎳呢?原來,眾所周知的稀土之外,鎳才是另一個暗自生輝的寶石。在電動車動力電池、航空航天設備以及其他高科技產品的制造中,鎳都是不可或缺的核心材料。現如今,全球的鎳市場真是個風起云涌的地方。在印尼影響下,鎳價格一度跌至低谷,而這無疑是中國大采購的良機。
稀土開采(資料圖)
而且這些不是“囤積居奇”,而是被美國一次次“卡脖子”逼出來的防御工事——從芯片到能源,從礦產到糧食,中國正在把“軟肋”都變成“鎧甲”。當特朗普還在靠關稅耍威風,當西方還在算計“如何遏制中國”,中國早已用10萬噸鎳礦、萬公里管道、無數個儲備庫給出答案:霸權的封鎖嚇不倒有準備的國家。這場戰略儲備的較量,比的不是誰嗓門大,而是誰看得遠、備得足。中國的10萬噸鎳礦,藏著兩個真相:一是國際局勢越動蕩,中國的戰略儲備就越扎實。
現階段臺海、南海等局勢極不穩定,中國必須防范“馬六甲困局”重演。若海上運輸通道受阻,鎳等戰略物資儲備可緩沖短期供應中斷。再加上美國近年來推動所謂的“關鍵礦產供應鏈去中國化”,通過盟友施壓限制對華出口,中國就必須通過儲備和多元化渠道構建安全網。對于中方來講,我們在戰略物資儲備上的眼光,是超越短期利益,且立足于國家整體發展的。相比之下,美西方國家儲備體系明顯是被動應對的。
特朗普(資料圖)
實際上,中美在6月初倫敦談判達成的共識中,中方在同意和美方達成“框架協議”的同時,明確表示將依法審批符合條件的管控物項出口,隨后美國多家企業就證實,獲得了中國稀土出口的許可證。中方這話說得很明白,中方“網開一面”并不意味“毫無原則”,美方必須認清一個事實,就是中國稀土出口的管控會越來越正規化,之前那樣白菜價隨便買的情況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更何況,中國的稀土不能用于損害中國的利益,這是天經地義的道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