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始終相信光的力量
作者:池州市檢察院刑事執行檢察部檢察官助理 劉子君
7月8日晚,當我和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媒體記者們一同坐在影院,觀看刑事執行檢察題材電影《最后防線》時,我的內心不可謂不激動——因為我就是刑事執行檢察部門的檢察干警。這部片子會怎樣反映我們的日常呢?
當我安靜坐在影院,目不轉睛盯著熒幕,只見鏡頭穿透監獄的高墻,駐監檢察干警安亞的目光如利刃劃破塵封十年的冤案迷霧……
電影以靜水深流的敘事力量,將刑事執行檢察這一司法體系中最隱秘的角落,將我們的日常淬煉成一道直抵人心的正義之光。不僅讓我看得熱淚,更堅定了我滾燙的信仰——對公平正義的捍衛。
從題材來說,影片獨辟蹊徑聚焦刑事執行檢察。將鏡頭伸向咱們這個駐監(所)檢察人員這個極少被搬上大熒幕的“群體”,也不同于傳統法治題材對庭審交鋒的側重,電影錨定司法鏈條末端——監獄,講述正義實現的故事。
駐監檢察干警從發現服刑人員異常舉動,到抽絲剝繭梳理證據,生動詮釋正義的實現不僅需要審判的銳度,更需刑事執行環節的“守門人”以專業與堅韌守護最后“一公里”的防線。
從故事情節來看,影片扎根咱們安徽檢察機關真實案例的土壤,以檢察干警走訪、證據核查的艱辛歷程為手術刀,剖開司法肌理的深層紋理:那些被歲月模糊的記憶碎片,那些因恐懼而扭曲的只言片語,共同編織成冤案背后的復雜圖景。當檢察干警在零散線索中尋找關鍵證據,觀眾看到的不僅是個案的轉機,更是對證據采集機制與基層司法生態的冷峻反思。而最終冤案的昭雪,并非英雄主義的勝利宣言,而是司法制度自我修正、檢察監督價值的生動注腳——它提醒我們,正義的防線永遠建立在每個司法環節的精密咬合之上。
作為一名普通的刑事執行檢察干警,看完《最后防線》,仿佛看到了無數個身邊同事日常工作的模樣。
影片里那些翻動卷宗的指尖、面對服刑人員沉默時的凝視、在蛛絲馬跡中尋找矛盾點的專注,都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日常。
我們或許沒有銀幕上的高光時刻,更多是在高墻內重復著看似瑣碎的巡查、談話、監督,可正是這些日復一日的“平凡堅守”,才讓每個被忽略的細節有機會成為正義的拼圖。
當看到安亞最終為蒙冤者洗清冤屈時,內心的共鳴難以言表——這不僅是一個角色的勝利,更是我們對“刑事執行檢察”這份職業價值最深刻的認同:我們所做的,就是用法律的尺度和人性的溫度,去丈量每一份判決是否得到正確執行,去守護高墻內外的每一個合法權利......
電影里,男主角盧淮生的扮演者肖宗靈說:“如果你被他們用你的家人來威脅,如果你最好的朋友背叛你給他們做偽證,那你如何在獄中堅守等待那束光,相信那份正義的力量,駐監檢察真的是一道保護我們的最后的防線?!?/p>
因此,片尾穿透高墻的那束光,不僅是冤案昭雪的希望之光,它更是法治前行的永恒火種。
這束光提醒著我們,正是無數像安亞這樣的檢察人,以專業為刃、以堅守為光,日復一日地點亮著司法公正的漫漫長路。正是這點點微光匯聚,才得以照亮每一個被遮蔽的角落,引領社會向著更富法治精神的未來堅定前行。
我始終相信正義之光的力量。
第8982期
安徽檢察新媒體出品
終審丨吳貽伙 二審 丨吳熒
供稿丨池州市檢察院
編輯丨李昂
投稿郵箱丨ahjcxmt@163.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