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英國首相斯塔默與法國總統馬克龍在倫敦郊外的諾斯伍德軍事基地舉行了聯合記者會,宣布雙方簽署《諾斯伍德宣言》,首次明確將對各自獨立的核威懾力量進行協調。
馬克龍在記者會上表示,防務與安全合作對法英兩國至關重要。他指出,歐洲局勢已經發生變化,法英伙伴關系也“必須相應作出調整”。根據《諾斯伍德宣言》,任何威脅英國或法國核心利益的對手,都可能面臨兩國核力量的聯合回應。今年早些時候,馬克龍就曾表示,愿意就法國向歐洲盟國提供“核保護傘”,以及在其他歐洲國家部署攜帶核武器的法國戰機等議題進行討論。
英法這一舉措標志著,英法在防務合作領域邁出了極為關鍵而且影響深遠的一步,在歐洲乃至全球地緣政治格局中掀起了波瀾。為什么英法會做出這樣的調整?
首先,是為了應對歐洲安全局勢的新挑戰。俄烏沖突的持續使得歐洲安全環境惡化,俄羅斯軍事力量的動態以及地緣政治上的博弈,讓英法深切感受到傳統的安全框架受到了沖擊。北約雖是集體防御組織,但由于美國現在正將戰略重心逐漸轉向亞太,北約對歐洲安全的保障力度被打上了問號。
因此,英法作為歐洲僅有的兩個核武器國家協調核威懾力量,目的是想重塑歐洲安全基石,強化自身及歐洲在面對潛在外部威脅時的戰略防御縱深。兩國聯合核威懾力量可極大提升威懾的可信度與強度,形成一種讓潛在對手不敢輕易挑釁的戰略態勢。
其次,是為了增強歐洲戰略自主性。長期以來,歐洲在安全防務上對美國依賴很深,隨著國際形勢變化,歐洲國家現在普遍意識到過度依賴外部力量不利于自身長遠發展。英法通過整合核威懾力量,試圖構建一個更為獨立的歐洲安全支柱。
從目前來看,這種合作模式已不僅局限于核領域,還伴隨著在導彈研發等方面的協同推進,如雙方宣布加速“斯卡普/風暴之影”巡航導彈聯合項目,并啟動新一代巡航導彈及反艦導彈項目的新階段,這一系列舉措都在向外界展示歐洲在防務領域有能力自我主導、自我保障,降低對美國軍事戰略的依附程度,提升歐洲在全球安全事務中的話語權與影響力。
第三,是增強歐洲國家在安全問題上的信心。當歐洲面臨外部安全威脅時,英法核威懾力量的協調意味著歐洲有更強大的防御后盾,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緩解部分國家對外部軍事威脅的焦慮,尤其是那些靠近沖突區域的東歐國家。同時,鼓勵更多歐洲國家在安全領域加強合作,推動歐洲集體安全體系朝著更具自主性和有效性的方向發展。
但不可忽視的是,這一舉措也可能引發部分歐洲國家的擔憂,比如一些中立國家擔心此舉會破壞地區軍事平衡,卷入不必要的地緣政治紛爭;另外,英法兩國在協調過程中,如何平衡各自的核戰略利益、資源分配以及指揮權等問題,也可能會引發兩國內部的爭議。
英法這一舉措對俄羅斯影響最大,俄羅斯戰略壓力顯著增加,這肯定會使俄羅斯在戰略規劃上做出進一步調整,比如加強自身軍事防御與威懾能力建設。同時,俄羅斯有針對性的調整與建設,也將會加劇歐洲東部邊境地區的軍事緊張氛圍。
對美國而言,這一行動表明歐洲在安全事務上正在尋求更多自主性,美國在歐洲安全事務中的主導地位可能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削弱。美國一直以來通過北約對歐洲安全施加重大影響,現在英法核協調將是歐洲對自身安全重新審視與布局的體現,這可能會促使美國重新評估其對歐洲安全承諾的方式與力度,以維持美國在歐洲事務中的影響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