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于民星
7月11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邀請省工業和信息化廳負責同志等介紹山東布局“天空之城”,打造低空產業新標桿。
低空基礎設施是安全規范開展低空飛行活動的關鍵平臺,是穩妥有序推進低空經濟發展的重要保障。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廉波在發布會上介紹到,省交通運輸廳深入落實《山東省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全面加快低空基礎設施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在飛行起降設施方面。利用運輸機場富余能力和優質資源,完善低空飛行保障設施,全省6個運輸機場實現“運通融合”發展,日照機場建成投用全國首個強化草地機坪,滿足各類型低空飛行器起降保障。依托全省22個通用機場,推動有人機無人機融合飛行,全方位支持低空場景創新應用。結合綜合立體交通體系,集中布局建設垂直起降設施,去年以來建成無人機起降平臺285個,總量達到524個;建成低空飛行營地4個,總量達到9個。
在服務保障設施方面。融合運用第五代移動通信演進、北斗導航、衛星通信、ADS-B(自動相關監視廣播系統)等技術,建成4100余套低空通信導航監視設施,實現重點空域基本覆蓋。
在智能網聯系統方面。建成省級綜合服務管理平臺,推動實現低空飛行一鍵申報、隨報隨批;試運行濟南、青島、日照、濱州等市級服務管理平臺。
廉波表示,下一步,山東將以“全域覆蓋、全程服務、全國領先”為目標,以“融合化、智能化、綠色化”為導向,研究制定低空基礎設施布局規劃,加快完善服務保障設施體系,為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建強支撐。
建好起降設施網,讓低空用戶飛得“順心”。堅持因地制宜、適度超前,布局建設網絡化、集成型、多用途的起降設施體系。支持在新建棗莊、聊城等支線運輸機場同步完善低空飛行保障設施,打造運通融合標桿機場。統籌規劃跑道型通用機場,年內投用蓬萊臥龍、臨沭蛟龍、臨沂費縣通用機場。加快建設3級(樞紐型起降場+中心型起降場+數字化起降點)8類(生產作業、公共服務、安全巡檢、物流配送、低空交通、文化旅游、飛行培訓、試驗試飛)起降平臺,力爭年內建成樞紐型起降場5個、中心型起降場10個、數字化起降點100個。
建好低空保障網,讓低空用戶飛得“安心”。規范推進低空通信感知、導航定位、氣象信息、監管處置等設施建設,構建高安全性、高可靠性、低延時性的空天地海通信導航監視網絡,實現在空無人機全過程管控,確保各類低空飛行器“看得見、叫得到、管得住”。強化低空數據算力供給,利用實景三維山東等數據資源,繪制低空高精度三維地圖,實現低空空域資源高效利用。
建好低空智聯網,讓低空用戶飛得“省心”。加快構建省市統分結合、界面清晰、互聯互通、安全可靠的低空智能網聯系統,與國家系統和省內空管、公安、應急、氣象等監管服務系統有機銜接,實現“一窗口申請、一站式審批、一張網通管”。鼓勵各市建設低空服務管理平臺,無縫銜接省級平臺,無償為低空用戶提供飛行計劃、飛行情報、航空氣象、告警和協助救援等基礎服務,保障低空飛行高效率、低成本、規模化運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