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
湖北衛視聚焦十堰張灣
推出報道
《十堰張灣:空中“紅綠燈”
讓1.5萬架無人機同時工作》
今年6月底,全國首個低空立體“紅綠燈”系統在十堰正式投用,可讓1.5萬架無人機同時在城市上空安全有序飛行,為這座傳統工業城市注入新活力。
記者 趙龍文:在我身邊的大屏幕上可以看到,整個張灣區的城市上空,被成千上萬條橘黃色的不同線路所覆蓋,如同一條條公路。如何讓這些交叉的航線更安全?當地通過打造空中智能“紅綠燈”平臺,實行300米以下空域動態劃分,這讓無人機送貨、巡查都按 “燈” 行駛。
在位于十堰市張灣區的低空飛行管理中心里,工作人員只需點擊屏幕上的任務調度模塊,輸入配送地點與時間,系統立馬生成一條飛行航線,同步彈出周邊空域實時飛行器動態。
十堰市張灣區數據局工作人員袁依夢介紹,以前我們是規定了固定的航線,一旦給無人機規定了固定航線之后,其它無人機就沒有辦法在這條航線飛行,因為害怕發生碰撞的風險。現在我們用空中“紅綠燈”系統,對我們所有的航線進行實時管控,提升了無人機的飛行安全。
這套由十堰市張灣區聯合北京大學、北斗伏羲公司研發的智慧系統,運用領先的三維網格編碼技術,將主城區300米以下空域劃分為動態三維網絡,最高精度達厘米級,如同為天空裝上“導航大腦”。
北斗伏羲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項目經理劉陳陳介紹,能實時捕捉每架無人機的位置、速度和航向,給每個空域 “編身份證”,再結合人工智能算法,動態分配航線。既避免了空中擁堵,又能根據天氣、應急等情況,秒級調整路徑,讓低空飛行既有序又靈活。
今年十堰市新增20多個低空經濟應用場景,“低空 + 醫療”讓血液6分鐘速達醫院,比傳統陸運快4倍;“低空 + 物流”讓本地櫻桃、山貨乘無人機出山,時效提升近10倍;“低空 + 文旅”讓方灘鄉滑翔傘基地成為華中航空運動新地標。通過“空中紅綠燈”平臺,張灣區的83條低空航線可容納超1.5萬架無人機同時工作。
如果說軟件是低空經濟的 “大腦”,那么硬件便是整個產業的“筋骨”。在張灣區低空經濟產業園,總投資5億元的湖北省首條無人機自動換電機場生產線即將投產。這種會“自己充電”的停機坪,將破解無人機續航瓶頸。
湖北高度創新技術有限公司湖北區總監謝幫奎介紹,這是我們全自動換電的機場,它里邊有4塊電池,它可以把電池換了之后,在2分鐘之內立馬起飛,續航可以達到70分鐘以上。
目前在十堰市張灣區低空經濟產業園,21家鏈上企業聚集,涵蓋生產制造、場景應用、培訓服務等領域。
本文來源:張灣發布 ;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傳播相關技術知識;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系我們,我們將根據著作權人的要求,及時更正、刪除或協商許可使用事宜,謝謝
中小學無人機課程代理咨詢
張老師
彭老師
劉老師
王老師
全國服務熱線:400-138-4138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