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Agent(智能體)公司Manus在年初時候才剛爆火,但這幾日要跑路的消息甚囂塵上,7月11日消息,今日在登錄Manus官網的時候,進入界面顯示“Manus在你所在的地區不可用”。
manus這是要跑路嗎?
之前登錄Manus官網的界面顯示的是“Manus中文版本正在開發中”,現在連官網都關停了,不僅如此,Manus的小紅薯和官方微博內容也已經清空,業內和大眾都在猜測Manus這是要跑路嗎?
在7月8日Manus就傳出大裁員的消息,中國區的員工就裁了多達80人左右,要知道Manus在中國地區團隊總人數也才120多人,裁員高達70%,這算是大規模裁員了,剩下的40多名都是核心技術人員,目前這些核心技術人員也已經遷往新加坡總部,同時Manus還計劃在東京和加州設立辦事處。
此外,Manus產品負責人張濤在新加坡"Super AI大會"上,已經公開宣布總部遷往新加坡的消息。
Manus在今年3月11日剛宣布與阿里通義千問團隊正式達成戰略合作要推出中文版,但現在根據內部員工透露的消息,之前與阿里通益千問合作的項目現在也不會再繼續推進了。
今年3月,Manus的橫空出世一度引發AI熱潮,僅一個月時間,4月份就完成了高達75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537540000元)的B輪融資,領投方更是硅谷的老牌頂級風投公司——Benchmark。
這顆科創明星一開始面世便引爆社交網絡,其邀請碼更是曾炒到10萬的天價,可謂是“一碼難求”,一度被稱為“小deepseek”、“下一個ChatGPT”,但就這么短短幾個月時間Manus就完成了從本土企業到將全球總部轉移到新加坡的轉變,這幅姿態怎么看怎么像要跑路,也不怪外界這么猜測。
Manus為何要轉移總部?
其實Manus一開始的定位就是面向海外市場的,其官網和注冊方式在海外都是可以自由注冊的,甚至連介紹視頻都是英文版的。對于總部遷移和裁員,Manus表示這是基于對公司自身經營效率考量作出的部分業務團隊調整。
事實上,外界只看到了Manus的風格,但它在獲得Benchmark的融資時風險已然出現。受到美地區《對外投資安全計劃》的限制,Manus這項交易是要接受當地財政部的審查的,這個計劃對于有助于我國AI技術項目的投資是不被允許的。
這對Manus來說是很大的風險,據媒體消息,Manus轉移總部是Benchmark要求的,因為設立在本土的企業有很大的限制。
將總部遷往新加坡有何好處?
地方那么大,為何Manus選擇將總部遷往新加坡呢?說實話,新加坡并不是個很大的地方。因為受到美國對中企高端芯片禁售的影響,將國內業務與國際業務拆分能夠有效降低政策風險。
AI產業對于高精密芯片的要求是必要的,如果芯片斷供,Manus的研發進度肯定大打折扣,甚至會中途夭折,產品的迭代如果沒有先進算力來支撐,那么公司基本也就涼涼了。
再加上一些地緣限制,Manus將新加坡作為中立跳板是個很好的判斷,新加坡的地緣優勢、算力資源和開放性政策,此外,新加坡有很好的金融環境優勢,有助于接入國際AI生態。
Manus不會是最后一個“出?!钡谋就疗髽I
對于Manus的“出?!?,我們得警惕,這并非孤例,最近就有多家本土AI公司外遷。在技術封鎖和資本驅動的影響下,想要在全球博弈中尋求生存,我們的AI企業其實是相當被動的。
對此大家有何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下您的見解一起探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