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青年鎮堡堂村關工委聯合四川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尋陌·五育潤心”支教團隊,在“堡堂兒童樂園”開展了豐富的支教活動。上午的“繽紛課堂萬花筒”心理輔導和下午的“漆羽流光”漆扇手工制作活動相繼展開,既幫助孩子們認識到理解和包容的力量,又認識到漆扇中蘊含的東方美學。
上午九點,“繽紛課堂萬花筒”主題活動在孩子們的期待中拉開帷幕。此次心理輔導課上,支教老師們先通過豐富的小游戲調動小朋友們的興趣,配合鮮活有趣的解說視頻,清晰展示了課堂核心內容;又以妙趣橫生的互動活動活躍氣氛,借助深入淺出的講解與直觀生動的視頻,讓孩子們切實體會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課堂上,老師們設計了上臺互動環節,孩子們在參與中不僅掌握了管理情緒的實用方法,彼此間的友誼也悄然升溫。老師們結合貼近生活的事例娓娓道來,引導小朋友們學會理解包容他人的不同想法——不要固執己見,要懂得接納行為差異背后的多樣視角。
最后,“擊鼓傳花”游戲將活動推向高潮:鼓聲停時,拿到花的孩子需向同伴傳遞鼓勵話語。孩子們既深刻領悟了自信的內涵,也真切感受到自信對個人成長的積極影響。整堂課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落幕,孩子們帶著滿滿的收獲,期待著下一次課堂的開啟。
下午兩點半,學校多媒體教室洋溢著期待的氛圍,孩子們準時集合,迎來一堂別開生面的漆扇文化手工課。孩子們不僅近距離感受了中華漆藝的獨特魅力,更親手體驗了傳統工藝的深邃智慧,完成了一場融合匠人精神、科學探索與文化美學的深度學習。課程開始,支教老師展開帶來的多把精美漆瞬間吸引了所有孩子的目光,驚嘆聲此起彼伏。
隨后,老師介紹了“大漆”——這一東方古老涂料的由來。講解過程中,老師巧妙運用寫有祝福語的彩色便簽,積極鼓勵孩子們回答問題,課堂互動氣氛熱烈。為了讓孩子們更直觀理解漆扇的誕生,老師播放了制作過程紀錄片。屏幕上,匠人專注的神情、重復披涂生漆的耐心、精細打磨的嚴謹,無一不在訴說著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孩子們屏息凝神,對“慢工出細活”有了深刻的具象認知。
課堂的高潮是孩子們親手制作屬于自己的漆扇。在老師細致的指導下用顏料水浸染白色扇子,染上獨一無二的色彩,通過更換不同的顏料制作獨屬于自己的漆扇。當孩子們親手完成的作品被鄭重放置在陰干架上時,興奮與成就感溢于言表。這不僅是藝術創作的完成,更是一場生動的科學實踐。這堂別開生面的手工課,無疑為孩子們打開了一扇通往傳統文化寶庫的明亮窗口,在他們心中留下了深刻而鮮活的“漆藝童年印記”。
此次活動通過心理輔導和漆扇手工課,幫助孩子們提升情緒管理能力、團隊合作意識,增強文化自信與審美素養,在寓教于樂中傳承匠人精神,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鄉村兒童成長注入多元活力。(編輯:猶春磊,羅珺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