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法之名》點映禮結束的時候,觀眾席上那一聲聲嘆息,聽得人心里怪不是滋味兒的。
這部大家都滿心期待的反腐大劇,好家伙,就用這么個讓人驚掉下巴的結局,徹底搞砸咯!
我當時就在現場啊,看著觀眾們那一張張失望透頂的臉,我這心里就跟打翻了五味瓶,啥滋味都有。
咱都清楚,這電影講的是市檢的檢察官洪亮,在省檢辛辛苦苦熬了18年才升上去的故事。這本該是那種“正義最終戰勝邪惡”的經典戲碼,結果倒好,整出個“兩死五判”的荒唐結局。
就先說萬海這事兒吧,這人明明是被冤枉成黑社會成員的,結果在監獄里就這么不明不白地被害死了,臨死連句喊冤的話都沒機會說出來,這也太不把人當回事兒了吧!
還有喬振興的弟弟秦峰,為了護著他哥,結果倒霉催的,和喬振興一樣,被同一個兇手給害了,這劇情設計也太沒新意了吧,這不純粹是浪費那些好演員的演技嘛!
再看看那五個人的判決結果,簡直能把人看吐血。孫飛直接就判了無期徒刑,姜紅軍坐了16年牢,護士溫琴也搭進去8年。這判得也太隨意了吧!更讓人無語的是,像蘭書記這種前期把事情攪得一團糟的大領導,到最后就只給了個留黨察看一年的處分。
就這劇情處理,換做誰看了心里不得窩火啊!說實話,我都懷疑編劇是不是迷迷糊糊睡醒了,隨便寫寫就交差了。
特別是劇里前期埋了那么多伏筆,到最后連個交代都沒有,就這么稀里糊涂地結束了。比如說鄭雅萍都發現監控有問題了,咋就不知道采取點實際行動救救萬海呢?還有洪亮追捕兇手那段,邏輯上到處都是漏洞,看得我都替他著急。
說到這兒,就得講講觀眾們的反應了。有網友直接開噴:“這劇本,擱哪兒都得被人嫌棄。”還有人吐槽:“這哪兒是什么反腐劇啊,簡直就是專門來惡心觀眾的反感情劇。”就連一些鐵粉都直接喊話編劇:“能不能上點心啊,這活兒可不是隨便就能糊弄的。”
我琢磨了一下,這部劇失敗那真是有原因的。劇組在節奏把控上就犯了大錯,前中期鋪墊的那些內容觀眾都還沒消化呢,就急急忙忙地搞大結局。這就好比吃自助餐,前面那么多好吃的都沒嘗個遍呢,就催著人趕緊結賬走人。
劇里那些角色的命運轉折,感覺就像是編劇臨時瞎想出來的結局,一點說服力都沒有。更搞笑的是,劇里原本塑造的那個“正義感爆棚”的洪亮檢察官形象,到最后反倒成了被輿論吐槽的典型。觀眾們都在說:“洪檢察官那么熱血,要是能讓案件真相水落石出該多好啊。”這可太諷刺了!
關鍵是,觀眾們可不只是覺得劇情離譜,更覺得制作方根本沒把大家當回事兒。尤其是在節奏把握和人物塑造方面的失敗,全方位地把觀眾的觀影體驗給毀了。
不過話說回來,還是有那么些被前面劇情感動過的觀眾,他們挺無辜的。畢竟之前大家都被洪亮的執著和萬海的冤屈深深觸動過,誰能想到,就后面這幾集瞎操作,把之前所有的鋪墊和大家的感情都給毀了個干凈。
總之,《以法之名》這次點映禮,成了一個徹頭徹尾的反面教材。它告訴咱,劇情的邏輯性和人物命運的合理性,那永遠都得放在首位。觀眾的耐心可不是無窮無盡的呀。最后我就想問,這樣的結局,真就沒人覺得可惜嗎?這部劇本來承載的反腐話題和對人性的思考,就這么被草率對待,是不是太過分了?你們說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