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際能源署《2025年世界能源投資》(下稱《報告》)正式發布。該報告全面介紹了2024年全球能源投資新情況,為追蹤能源領域的資本流動提供了全球基準,并探討了如何評估燃料和電力供應、關鍵礦物質、能源效率、能源技術研發和能源融資等領域的風險與機遇。
報告顯示,盡管全球面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和經濟前景不確定等不利因素,導致部分投資者對新能源項目持觀望態度,但現有項目支出并未受到明顯影響。2025年,全球能源領域投資預計增至3.3萬億美元,同比增長2%。其中,約2.2萬億美元將集中投向可再生能源、核能、電網和電氣化等領域,石油、天然氣和煤炭等傳統能源領域的投資將達到約1.1萬億美元。
在7月9日舉辦的《2025年世界能源投資》發布會上,財政部國際財金合作司國際金融組織二處一級調研員徐利表示,能源安全至關重要,特別是對推動全球的綠色和可持續發展更是如此。在全球范圍內保障能源供應鏈的穩定,需要發展自由貿易打通瓶頸。
國際能源署首席能源經濟學家蒂姆?古爾德(TimGOULD)認為,在經濟前景和貿易存在諸多不確定的情況下,能源投資亟須暢通溝通渠道,全球對話的重要性非常突出。
在他看來,目前全球的能源投資在行業分布、技術品種、國別分布方面均有失衡。
來源:視覺中國
《報告》顯示,在非洲大多數地區,貨幣貶值與利率高企正加劇能源融資壓力。2025年,非洲能源投資預計較2015年萎縮三分之一,清潔能源投資占比僅為2%。
基于此,國際能源署也呼吁調動更多國際資金投資發展中經濟體的清潔能源項目。
我國則在提供清潔能源產品方面扮演著領導角色,特別是在電動車、光伏、太陽能產品和綠色技術等方面處于領先地位。
國際能源署能源投資部主任塞西莉亞(Cecilia Tam)9日在北京表示,國際能源署一直密切關注全球能源投資發展趨勢,這一趨勢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國的發展。
中國新能源技術應用速度快、規模大,有很多有益經驗可以跟其他國家分享。在清潔能源方面,中國本身就是投資大國,同時也是生產大國,生產了大量清潔能源設備。在政策方面,中國的成功經驗可以加速其他國家的清潔能源普及,幫助他們建設國內能源市場。
她說,中國是非常成功的范例,電動汽車、電動三輪車、電動大巴等在中國都有非常高的普及度,這些經驗都值得其他國家學習,對中國設備制造商來說也商機無限。
“通過數據分析,我們也發現中國在投資和融資方面有非常有效的優惠政策,導致這些資金可以進入到能源領域”,塞西莉亞表示,但世界范圍內仍有很多地區無法克服轉型過程中的障礙,需要進一步加快國際合作和支持,幫助發展中國家實現發展目標。國際能源署近期發布的《2025年世界能源投資》報告中指出,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投資國,在全球清潔能源投資中的占比已從十年前的四分之一上升至近三分之一。
能源基金會國際合作執行主任張慧勇表示,我國既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也是最大的清潔技術投資國,目前我國在持續擴大可再生能源投資,在應對各種復雜性問題方面經驗豐富。
國際能源署能源投資分析師也觀察到了我國在全球清潔能源投資方面的突出作用。
《報告》顯示,從2015年到2025年,在全球能源投資領域,中國投資已經占到四分之一以上。
談及能源投資趨勢的進一步轉變,多位專家認為,電氣化時代正在重塑能源投資的結構和發展趨勢。
《報告》顯示,受工業制冷、電動出行、數據中心和人工智能領域的電力需求激增等因素影響,全球能源投資格局正因“電力主導時代”的到來而重塑。預計2025年全球電力領域投資將達1.5萬億美元,低碳發電領域更是吸引大量能源投資。
國際能源署能源投資部主任塞西莉亞(CeciliaTam)表示,國際能源署一直密切關注全球能源投資發展趨勢,這一趨勢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中國的發展。
近年來,我國電力行業投資激增,大量投資聚焦在太陽能、光伏、風能方面。
“中國是非常成功的范例,電動汽車、電動三輪車、電動大巴等在中國都有非常高的普及度,這些經驗都值得其他國家學習,對中國設備制造商來說也商機無限。”塞西莉亞表示。
綜合中國新聞網、證券時報整理報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