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俄羅斯,藥品可及性正成為越來越多家庭面臨的難題。俄羅斯總統(tǒng)國民經(jīng)濟與公共管理學院社會分析與預測研究所(INSAP)的調查數(shù)據(jù)顯示,有34%的居民無法購買到所需藥品,而其中54%的核心原因是經(jīng)濟壓力——缺錢成了阻礙他們獲取醫(yī)療保障的主要門檻。
這一困境并非突然出現(xiàn)。研究人員在2022年12月、2023年12月及2024年11-12月的三次電話調查中發(fā)現(xiàn),藥品獲取的主要矛盾已悄然轉變:此前居民買不到藥多因供應短缺,而如今“買不起”已成為更突出的問題。2024年,約四分之三的受訪者明確感受到藥品價格出現(xiàn)大幅上漲,生活壓力持續(xù)攀升。
不同收入群體的處境差異顯著。在人均月收入低于1.5萬盧布的低收入家庭中,84%的受訪者因藥價過高無法購買必需藥品;中等收入群體(1.5-3.5萬盧布)中,這一比例為56%;即便在人均收入超過3.5萬盧布的較高收入家庭里,仍有30%的人面臨同樣困境。收入差距直接映射在醫(yī)療資源的可及性上,弱勢群體的生存壓力尤為明顯。
更令人擔憂的是慢性病患者的處境。調查顯示,60%的受訪者或其家人需要終生服用醫(yī)生開具的處方藥,而其中40%的家庭正面臨無力購藥的困境,這當中60%的案例直接源于藥品價格過高。對于需要長期用藥的群體而言,藥價上漲無疑是懸在健康之上的“利劍”。
藥品價格的上漲趨勢還在持續(xù)。分析公司RNC Pharma的數(shù)據(jù)顯示,2025年1月至3月,俄羅斯藥品均價較去年同期上漲14%,部分剛需藥品漲幅更為驚人:抗分枝桿菌藥物價格飆升41%,肥胖癥治療藥物上漲30%,皮膚保護類藥物漲幅28%,抗腫瘤藥物和糖尿病藥物也分別上漲25%和24%,這些與生命健康直接相關的藥品漲價,讓患者家庭雪上加霜。
價格攀升背后是多重因素的疊加。一方面,俄羅斯藥品市場對進口藥品、原材料及相關部件的依賴度較高,外部供應鏈的波動直接影響成本;另一方面,國內燃料和電力成本的上漲也通過生產(chǎn)、運輸?shù)拳h(huán)節(jié)傳導至終端藥價,形成“內外夾擊”的局面。
更嚴峻的是,罕見病患者群體正面臨斷藥危機。2024年6月有消息稱,俄羅斯近一半的罕見病患者因國內藥品短缺被迫中斷治療,在價格與供應的雙重壓力下,他們的醫(yī)療保障處境愈發(fā)艱難。INSAP的預測顯示,2025年藥品價格仍將保持上漲態(tài)勢,這意味著俄羅斯居民的用藥難題可能進一步加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