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豬價格走低的不利市場環境下,牧原股份依然取得了驚人的業績增長。7月9日,國內生豬養殖行業巨頭牧原股份發布半年度業績預告,預計上半年實現凈利潤為105.00億元–110.00億元,同比增長924.60%–973.39%。利潤實現暴增的背后,牧原股份堅持“量增本降”的策略,在報告期內持續控制成本,降本增效,在行業豬價下行時取得了逆勢增長的成績。
值得一提的是,為促進生豬行業產能及價格體系進入穩態運行階段,有關部門已進行出手調控。在這一背景下,牧原股份方面認為,未來豬周期將會呈現“弱周期、窄波動、慢變化”的特點。業內人士認為,具有成本優勢明顯、出欄兌現度高的牧原股份,有望成為本輪政策受益者。
上半年盈利超百億
業績預告顯示,2025年上半年,牧原股份歸母凈利潤為102.00億元–107.00億元;預計實現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的凈利潤106億元-111億元,同比增長882.95%-929.31%;預計基本每股收益1.90元/股-2.00元/股。
業內認為,牧原股份今年上半年業績實現井噴式增長,與2024年同期業績起點低有關。受行業周期波動影響,牧原股份一季度虧損23.79億元,但隨著豬價回暖及成本管控成效顯現,第二季度實現32.08億元盈利,全年上半年累計盈利8.29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進入2025年,牧原股份繼續發揮規?;瘍瀯?,從生豬銷售數據來看,今年上半年,牧原股份共銷售商品豬3839.4萬頭,仔豬829.1萬頭,種豬22.5萬頭,銷售收入為708.68億元,同比增長了26.5%。
除牧原股份外,今年上半年,國內不少豬企的生豬銷售收入同比都實現了顯著增長。其中,溫氏股份生豬銷售同比增長24.75%,收入同比增長了16.46%;唐人神上半年累計生豬銷售收入44.84億元,同比上升51.99%,成為眾多豬企中銷售收入增長速度較快的企業之一;神農集團上半年生豬銷量實現同比增長,盡管6月單月銷售收入因價格下滑受到一定影響,但上半年整體銷售收入仍同比增長29.01%。
進入今年6月,從銷售收入來看,牧原股份環比同比均增長,依舊處于行業頭部位置,而溫氏股份和新希望環比同比均下降。
數據顯示,6月,牧原股份商品豬銷售收入127.99億元,環比增長4.4%,同比增長27.65%。溫氏股份生豬銷售收入49.20億元,環比下降7.57%,同比下降5.4%。新希望銷售生豬收入18.71億元,環比下降5.12%,同比下降19.14%。
持續優化成本
對于利潤的飆升,牧原股份在業績預告中表示,公司2025年上半年經營業績大幅提升,主要原因為報告期內公司生豬出欄量較去年同期上升導致收入上升,且生豬養殖成本較去年同期下降。
今年以來,牧原股份持續控制生豬養殖成本。6月7日,牧原股份披露的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顯示,年初至今,公司生豬養殖成本逐月下降,5月份已降至12.2元/kg左右,環比下降接近0.2元/kg,在6月已低于12.1元/公斤,這已經接近全年成本目標。根據牧原股份公開信息,2025年該公司的成本目標是全年平均12元/公斤,相當于年底成本要降到11元/公斤左右。
牧原股份董秘秦軍指出,牧原股份內部在提每公斤9.5元和每公斤9.8元的目標,“10元/公斤時代”不會遙遠。
“成本下降主要來源于生產成績的改善。”圍繞接下來的降本動作,牧原股份在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中稱,后續公司會圍繞健康管理、種豬育種、營養配方、智能化應用等方面,通過技術創新與精細化的管理,提升各項生產指標,持續降本增效,努力實現今年制定的12元/公斤的成本目標。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今年前5月商品豬的銷售單價14.52元/公斤來看,牧原股份商品豬還有2元/公斤以上的盈利空間。據卓創資訊分析,下半年生豬產能或繼續釋放,生豬供應量呈震蕩增長狀態。其中,受前期豬病影響,7月-8月生豬供應或短時收窄,價格或微漲。此后供應再度增多,價格或下降,10月份或降至低位水平。11月-12月份需求增加,一定程度上支撐豬價止跌,價格不乏低位小漲可能。
有市場分析人士指出,生豬行業具有強周期性,豬價波動直接影響企業盈利。當豬價處于高位時,低成本能放大利潤空間;而當豬價下行時,低成本是企業維持盈利或減少虧損的核心保障。成本優勢能讓牧原在豬價周期低谷期實現逆勢擴張,進一步鞏固其市場份額。
憑核心競爭力把握機遇
值得關注的是,為穩定豬價,促進生豬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近期相關部門已出手調控生豬產能。
6月份,有關部門召開了生豬生產調度會,會議提出了具體的生豬生產調控目標,將對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在現有基礎上調減100萬頭左右,使之降至3950萬頭。同時,優化生豬生產,加大弱仔淘汰力度,引導降低出欄體重,國儲收儲體重要求降至115公斤。
面對這一利好政策,牧原股份向相關媒體表示,隨著生豬養殖行業不斷成熟,以及國家相關政策的日益完善,未來豬周期將會呈現“弱周期、窄波動、慢變化”。長期來看,未來生豬行業的產能和豬價將維持在一個相對平穩的水平。對于已經完成大規模建設的牧原股份來說,國內方面,未來更多在于提質重于擴量。
太平洋證券指出,發展改革委提出不增產能和降重穩價倡議,一旦落實將會對生豬產業產生重大影響,2026年豬價表現或超預期。
有業內人士認為,對于豬企而言,成本優勢明顯、出欄兌現度高的優秀養殖企業,有望成為本輪政策受益者,憑借核心競爭力把握機遇,取得超額收益。
值得一提的是,牧原股份還意在拓展市場挖掘新增長點。5月27日,牧原股份向香港聯交所遞交了發行境外上市外資股(H股)并在主板掛牌上市的申請。牧原股份方面表示,現階段公司現金流充裕,融資并非主要驅動力,而是面向未來五年到十年,開展海外業務,進行國際化戰略的重要一步。
長江證券在研報中表示,牧原股份已由高成長發展階段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內部管理不斷精進,養殖成本有望持續領先行業,屠宰業務盈利改善,未來有望出海擴張,踐行國際化戰略,構建新成長曲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