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亂了套,過去講養兒防老,人們卻不愿生孩子了。
后來又說以房養老,人們連房也不買了。如今,居然還冒出個以貸養老。
最近,湖南四十多家農商行集體推出養老貸,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要是你沒錢交社保,銀行直接借錢給你,款項打至社保賬戶,退休后用養老金還貸,具體的操作銀行都幫你算得明明白白。
比如貸款 9 萬補繳養老保險,退休后每月能領 808 元養老金,還款 626 元,每月凈賺 182 元。退休 15 年后,貸款還清,養老金就全額歸自己了。乍一聽,簡直是天才創意,國家收到保費,銀行賺到利息,你也有了養老錢,三方似乎都“美滋滋”。
但細究起來,這里面全是陷阱。其一,養老貸的利率普遍在 3.1%到 3.45%,
比首套房貸利率還高,而且 LPR 呈下行趨勢,未來這部分利差都進了銀行口袋。其二,為了每月多拿 50 元養老金,背負 15 年債務,真的劃算嗎?
退休本應安享晚年,卻要每月操心還貸,本質就是用當下幾十年的心理負擔,去換取未來不確定的微薄收益。并且,這個產品完全沒考慮政策變動風險,未來養老金會不會少發、晚發、不夠發,誰都無法保證。一旦出現最壞的情況,風險只能自己承擔。
最關鍵也是養老貸最大的問題在于,它可能使最弱勢人群實際上延遲到 75 歲退休。為何如此呢?
養老貸需要退休 15 年后還清本息,這意味著 75 歲之前辦理養老貸,與不辦相比,每月也就多拿幾十塊,75 歲之后才能拿到正常數額的退休金。
這就相當于退休了還得繼續給銀行打工,實際退休年齡延遲到了 75 歲。這里有個要害之處,目前國內平均預期壽命是 79 歲,注意,這只是預期,按七普數據,全國人均死亡年齡是 72.4 歲。很可能養老金還沒拿到手,人就沒了。
關鍵是貸款還沒還完,下一代也得跟著遭殃。那些需要貸款繳社保的弱勢群體,老年生活本就艱難,若活不到 75 歲就會虧本,必須背負債務熬到 75 歲才能從銀行解脫。可真正能全額領取養老金的時間又有幾年呢?而在這個過程中,銀行可謂穩賺不賠,毫無風險。
養老貸本質是將貸款人的遠期收益提前抵押,利用社保體系多繳多得、剛性兌付的特點,銀行打著保障弱勢群體的旗號,做了一筆穩健的理財。直白點說,就是農商行以貸款形式獲取社保的回報率,套取社保機制的利益。
為何養老貸這種產品能獲批?因為地方參保數據會更好看,能完成擴大城鄉居民養老覆蓋面的 KPI,同時還解決了中小銀行資金短缺、產品匱乏的問題,這就是所謂的“雙贏”金融創新。
大家留意到沒?越是經濟換擋期,這類金融創新就越多。除了養老貸,還有彩禮貸。江西某銀行推出彩禮貸,最高可貸 30 萬,零首付,新娘月供 30 年也沒問題。還有連心貸,哪怕不打算結婚,未婚男女朋友也能一起貸款買房。
更有三胎貸,國家鼓勵生二胎、三胎,某銀行隨即表示,一胎、二胎、三胎分別可貸 10 萬、20 萬、30 萬元。最離譜的是墓地貸,最高能貸 20 萬元,80 歲客戶還能讓孫輩做貸款人。
這些所謂的“套路貸”,無一不是把售后問題包裝成信貸產品,并非為居民減負,而是通過讓居民加杠桿來緩解社會資金不足,銀行順便盈利。可當下居民杠桿率已超 60%,要知道,當前經濟環境下,大家都在去杠桿,要是有人勸你加杠桿,那大概率沒安好心。
再說說養老金,這兩天國家公布了養老金上調標準,2025 年基本養老金上調 2%,這看似是個好消息,但看法因人而異。今年養老金消息公布比往年晚,漲幅也比往年低。回顧過去十年,2016 年基本養老金漲幅 6.5%,2017 年是 5.5%,2021 年是 4.5%,去年是 3%,今年 2%。這其中的意味,懂的人自然明白。
在這種形勢下,若還有銀行搞養老貸,企圖從國家養老金制度中套利,真不知該作何評價。倘若養老貸大規模推廣,居民養老水平未必能顯著提升,反而會讓大量養老金流入銀行,而非真正用于居民養老。這種打著公益旗號行商業之實的操作,只會加大社會整體信用風險。未來若老年人群體出現大面積信貸危機,不能總指望后人來解決。當養老都要依賴貸款,我們不是在規劃晚年,而是把余生變成了一張還款清單。金融機構的算計越多,我們越要提高警惕。
養老是基本人權,不應被包裝成金融產品,絕不能讓社保福利制度金融化,這個代價誰都承受不起。金融可以助力養老,但絕不能取代國家的責任。
若任由社保福利被金融工具拆解,養老最終會淪為一場利益博弈,今天的安全感將變成明天更深重的債務負擔。養老是基本權利,不該成為金融的“盤中餐”。當銀行開始兜售“幸福晚年按揭”時,我們要警惕的不是產品本身,而是那個讓普通人連養老都要負債的時代邏輯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