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能源汽車市場熱鬧非凡,各種新技術層出不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800V高壓快充技術。
廠家們紛紛打出800V快充的旗號,宣稱充電速度大幅提升,續航焦慮一掃而空。
但你知道嗎,800V快充也有真假之分,有些所謂的800V快充,不過是營銷噱頭,真正的技術門檻,遠比想象中高得多。
首先,什么是真正的800V快充?
簡單來說,就是整個電驅系統,包括電池,電機,電控,充電系統等,全部按照800V高壓標準設計。這種設計被稱為全域高壓架構,或者原生800V平臺。
它的優勢在于,從充電到放電,整個能量傳輸鏈路都工作在高壓狀態下,效率更高,損耗更低,充電速度自然更快。
然而,市面上很多宣稱支持800V快充的車型,其實只是局部高壓設計。
比如,有的車只是在充電時通過升壓模塊將400V電池的電壓臨時提升到800V,而在放電時又降回400V。
這種設計雖然也能實現較快的充電速度,但由于電池和電驅系統仍是400V架構,整體效率遠不如真正的全域800V平臺。
更夸張的是,有些車型甚至只是在充電接口上支持800V,內部電控和電池仍是400V,這種方案充電效率提升有限,卻打著800V快充的旗號宣傳,純屬誤導消費者。
那么,如何辨別真假800V快充?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廠家是否明確標注全域高壓或原生800V設計。如果宣傳語中只提800V充電,卻對電驅系統架構含糊其辭,那就要提高警惕了。
此外,真正的800V平臺車型,往往在續航,能耗,充電速度等方面都有明顯優勢,而偽800V車型則可能只在特定條件下才能達到宣稱的充電功率。
說到這里,可能有人會問,既然全域800V這么好,為什么不是所有車企都采用原因很簡單,成本和技術門檻。全域800V需要對整個電驅系統進行重新設計,包括高壓電池,高壓電機,高壓電控,甚至線束和散熱系統都要升級。這不僅增加了制造成本,也對車企的研發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相比之下,局部高壓或升壓方案,可以在現有400V平臺上快速實現,成本低,技術難度小,自然成了不少車企的選擇。
不過從長遠來看,全域800V才是未來的趨勢。隨著充電基礎設施的完善,高壓快充將成為新能源汽車的標配。而那些為了短期利益,用偽800V技術忽悠消費者的車企,最終只會被市場淘汰。
所以消費者在選購新能源汽車時,一定要擦亮眼睛,別被華麗的宣傳語迷惑。真正的800V快充,帶來的不僅是更快的充電速度,更是整體性能的提升。
而那些掛羊頭賣狗肉的偽800V,除了讓廠家多賣幾輛車,對用戶體驗的提升微乎其微。
最后說句狠話,等哪天800V快充技術真正普及,那些靠營銷噱頭混日子的車企,恐怕連改口的機會都沒有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