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9500噸隱形護衛艦排出‘護衛長列’,東亞海軍格局就不再平靜。
日本Mogami級護衛艦下水儀式
7月2日,日本海上自衛隊第11艘 Mogami級護衛艦(FFM)“塔塔河號”(JS?Tatsuta) 在三菱重工長崎船廠正式下水。這條艦以5500噸排水量歸入戰斗群行列,其伴隨著此前已建成10艘艦艇,總量預計達到12艘。如此規模的現代隱形艦隊,讓人不得不問:
日本海軍,是否已有能力成為亞洲第二?
一、塔塔河號總覽
“塔塔河號”(JS?Tatsuta,FFM-11)是以奈良縣流經地命名,將于2026年服役。這艘艦短小精悍,功能全面,真正進入“新時代隱戰艦”梯隊。
建造與服役時間線
Mogami護衛艦下水儀式
下水時間:2025年7月2日(長崎造船廠)。
預計服役:2026年12月—2027年3月(財年末)。
艦級化身份:日本第11艘Mogami護衛艦,失量12艘陣容已成(共訂12艘計劃)。
二、核心參數速覽
Mogami級護衛艦
三、日本艦隊表現:從量到質雙升級
日本驅秋月逐艦
1. “12+”標準化艦隊形成
每年2艘艦建造節奏,2023–2028共12艘成型。
“塔塔河號”加入,意味著未來3年后日本將擁有一支完整戰力隊列。
2. 遠海作戰能力加強
隱形VLS艦具備對空、反艦、反潛多重作戰能力;
CODAG、SeaRAM、Mk41等可與盟軍系統互通,對接美軍聯合作戰。
3. 外銷與戰略影響力提升
除日本艦隊,Mogami艦已赴澳試航,希望拿下澳洲合同。
日本已有外交支持團隊出海吹響“Mogami風”,OD業務邁向國際。
四、印太格局:日本海軍真的亞軍了嗎?
現在把“日本+12艘Mogami”放在亞洲海洋背景中看:
比中國?
中國054B護衛艦
中國目前054A型護衛艦超30艘,052D/052E驅逐艦超20艘;Mogami是補充型,不但量不敵,盾牌也不如對大艦艇打壓力量;
比印度/韓國?
印度海軍塔爾瓦級護衛艦
印度約20多艘護衛艦/驅逐艦;韓國更大規模,隱形似乎領先;
但Mogami在隱身技術與自動化上優于兩國多數同級艦,機動性更好;
實際上,日本提升的是現代化質量,而非一騎絕塵的大艇數量。放進印太,這支艦隊是高質量標準隊伍第二梯隊。
五、新觀點:日本走的是“小而精+智能海上編隊”打法
日本未來海軍力量結構有三特點:
日本海軍
- 小排水量,高隱身艦隊+大量中小艇組成陣群;
- 艦載無人系統補戰術空洞,未來可組“艦群+USV/UUV”探礦、反潛、電子壓制陣列;
- VLS標準統一,和盟軍(尤其澳國)共享作戰語言。
相對中國的“大排量+航母+驅逐艦”體系,日本則走了系統貼身戰、網海布置風這一條。
六、展望:亞洲航母時代以外,第二梯隊的船也能打出名堂
未來幾年,如計劃無誤:
日本Mogami級護衛艦
- Mogami全線服役(2028年前全部投用)。
- 升級艦(New FFM)陸續鋪開,裝備32聯裝VLS,自航天系統進一步強化;
- 區域聯演頻繁化,日本艦隊會與澳、美、英等國大掛海上齊演。
屆時,日本這支“12+精制帆船隊”將在東海、南海、印太周邊擁有比以往更強的發聲權。
結尾
5500噸“塔塔河號”下水,是日本海軍戰略升級的重要一環——它不是“亞洲第一”,但顯然是一支高技術、高質量、聯合作戰能力強的現代艦隊。
亞洲海軍競爭,從“大排量大戰”、“航母對抗”,正在逐漸演變為科技體系導向的新比拼。日本正用這支艦隊,向印太地區釋放一個信息:
我們的海軍不比你們弱,只是打法不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