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初春的北平城里,東城區的一處登記點門前停下了一輛破舊的轎車。車上下來一位瘦弱的老人,他顫巍巍地從懷里掏出三支手槍,小心翼翼地放在桌上。
這位老人說自己叫馬占山,是來交槍的。在場的年輕戰士們面面相覷,誰也沒想到,眼前這個看起來弱不禁風的老人,竟然就是那個曾經讓日本人聞風喪膽的抗日英雄。
馬占山的故事要從一百多年前說起。清朝嘉慶年間,印尼坦博拉火山大爆發,火山灰遮天蔽日,導致全球氣溫驟降。
直隸豐潤一帶六月飛雪,莊稼全部凍死,餓殍遍地。馬占山的爺爺馬萬龍為了活命,帶著一家老小逃荒到了關東。
關東雖然地廣人稀,土地肥沃,可那是滿清的龍興之地,不讓漢人隨便進入。馬家只能給八旗貴族當佃戶,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1885年馬占山出生時,馬家已經在關東熬了好幾十年,生活還是沒什么起色。
馬占山7歲就去給地主姜順放馬。這孩子從小體弱多病,可在馬背上摸爬滾打了十幾年,不但練出了一副好身板,還練就了一身讓人嘆服的騎術。
到了1903年臘月,18歲的馬占山辛苦了一整年,姜順結算工錢時卻還把他當小孩子看待,給的錢少得可憐。
馬占山年輕氣盛,跟姜順理論了幾句。姜順這人心眼小,轉頭就去縣衙告狀,說馬占山偷了他家的馬。
那年頭,窮人跟富人打官司就是雞蛋碰石頭。馬占山一看這架勢,知道自己沒活路了,一咬牙一跺腳,跑到哈拉巴喇山上當了土匪。
在山上混了兩年,1905年懷德縣衙門派人來招安。馬占山帶著弟兄們下了山,當上了官軍。朝廷讓他們去打別的土匪,這就是以匪治匪的老套路。
馬占山打仗有一套,很快就當上了哨官,相當于現在的連長。
1908年,辮帥張勛把東北這些雜牌軍整編成正規軍。馬占山跟著部隊到處平叛,因為騎術好,打仗勇猛,慢慢有了名氣。
張勛調走后,馬占山投靠了張作霖手下的吳俊升,一路升官,到1925年已經是騎兵旅長了。
這一年,奉系大將郭松齡突然反水。馬占山帶兵在白旗堡把郭松齡夫婦活捉了。張作霖一高興,提拔他當了騎兵軍軍長。到1929年,馬占山已經是黑龍江騎兵總指揮,手下有好幾萬人馬。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人占領東北。馬占山帶著黑龍江的軍民在嫩江橋頭跟日本人死磕,打響了江橋抗戰第一槍。
這一仗打得天昏地暗,全國人民都知道了馬占山的名字。有家卷煙廠還專門推出了馬占山牌香煙,銷路特別好。
1932年2月,馬占山假裝投降日本人。兩個月后,他從日本人那里騙了大批武器彈藥,在黑河宣布反正,重新扛起抗日大旗。
他跟李杜的部隊合并,成立東北救國抗日聯合軍,自己當總司令,繼續跟日本人干。
1940年冬天,日本關東軍出動一個師團,把馬占山的500多人包圍在大興安嶺的密林里。隆冬臘月,林子里白雪皚皚,馬占山部隊生火取暖的煙柱老遠就能看見。
日本師團長下令收縮包圍圈,不讓馬占山跑掉一個人。關東軍用了三天三夜,終于摸到了馬占山的營地。雪地上到處是生活痕跡,火堆還冒著青煙,可就是不見一個人影。
師團長命令部隊順著雪地上的腳印追蹤。追了一天一夜,還是沒找到馬占山。當天晚上突然刮起暴風雪,氣溫降到零下三四十度。
1000多日本兵被凍傷,200多人再也沒醒過來,還有三四百人因為凍傷截了肢。
返回路上,馬占山的人突然殺出來。只有20多個人,每人一挺機槍,打得日本人抬不起頭。
打完就跑,坐著雪橇跑得飛快,子彈都追不上。日本師團長腿上中了一槍,騎在馬上趕路時因為太累,從馬背上掉下來,摔進七八米深的雪窩里,差點凍死。
到了10月份,師團長決定跟馬占山談判。馬占山提的條件很苛刻,見面地點由他定,日本人不能帶武器。
談判那天,馬占山坐著,讓師團長站著談。師團長氣得臉都青了,出來就罵馬占山是土匪。當天夜里,師團長帶著騎兵冒雪急行軍50多公里,想偷襲馬占山,結果撲了個空。
1941年初,馬占山實在頂不住了,帶著殘部撤出東北。臨走前他對部下說,日本人有新式武器,咱們用熱血對付;日本人有猛烈炮火,咱們用頭顱去擋。當軍人的就要以身報國,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為國家犧牲到底。
日本投降后,蔣介石想利用馬占山在東北的影響力,派他去打內戰。結果在柴溝堡被八路軍打得落花流水。馬占山心灰意冷,跑到北平養病。
1947年春天,東北戰場上國民黨節節敗退。蔣介石又想起了馬占山,給他一個副司令的頭銜,讓他去東北撐場面。馬占山到沈陽后,老百姓給他開了歡迎會,國民黨借機招了不少新兵。
可是東北解放軍越打越強,接連發動秋季攻勢和冬季攻勢,把國民黨軍隊壓縮在幾個大城市里。
1948年10月,遼沈戰役打響,蔣介石親自到沈陽督戰。開會時蔣介石把手下軍官罵成"蝗蟲",馬占山聽了很不是滋味,第二天就以養病為由飛回了北平。
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后,城里還有大量國民黨潰兵和特務。為了維護治安,解放軍在城里設了四個散兵游勇登記處。東城區第一分會的負責人叫王瑞堂,辦公地點在南鑼鼓巷。
半個多月里,來登記的有5000多人,大部分是普通士兵,軍官很少,特務一個都沒有。王瑞堂很著急,這些人不出來自首,將來是個大隱患。
蘇靜是四野的偵察處長,他破譯了特務的密電碼,順藤摸瓜抓了200多個特務。剩下的特務嚇破了膽,紛紛來自首。特務問題解決了,可那些藏起來的國民黨軍官還是不肯露面。
有一天,一個中年人來到登記處,說他是馬占山的副官。馬占山想知道,像他這樣的人要不要來登記。
王瑞堂趕緊向上級匯報。上級指示說,馬占山可以不用親自來,配槍也可以留著,但為了北平的治安著想,最好還是上交。
第二天一大早,馬占山就在副官陪同下來了。他恭恭敬敬地把三支手槍放在桌上,說自己是罪人馬占山,奉命來登記。
王瑞堂請他幫忙動員其他國民黨軍官來自首。馬占山說自己年紀大了,身體不好,盡力而為吧。
七天后,馬副官帶來了70多名軍官,有兩個中將,最低的也是中校。這些人有20多個是原東北軍的,其他人都是仰慕馬占山才來自首的。幾天后,馬副官又帶來七八十名軍官。
到3月底,王瑞堂的登記處已經登記了15000多人,其中軍官2200多人。北平四個登記處一共才登記21000多人,王瑞堂這一個點的人數是其他三個點加起來的三倍。
表彰會上,王瑞堂說這都是馬占山先生的功勞,沒有他的幫助,自己完不成任務。
馬占山這一生,從給地主放馬的窮小子,到威震東北的抗日名將,再到晚年主動交槍幫助新政權,走過了一條不平凡的路。
他用行動證明了什么叫識時務者為俊杰,什么叫民族大義高于一切。三支手槍的故事,不僅是一個老軍人的個人選擇,更是那個時代無數人命運轉折的縮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