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你也喜歡旅行美食,請關注+置頂我,謝哈
好吃的人,哪兒都想去
來了,坐會,喝杯茶
暑假到了,很多人都想出去走走
那你的計劃中
不要少了杭州一項
如果可以
就在西湖邊上租一套房子
然后慢慢悠悠的融入當地生活
比如挨著人潮擁擠的景區,拐個彎
一條條盛滿了市井煙火的老底子巷弄
咫尺距離,兩個世界
這是你不曾在攻略里見過的地道杭州
本期由『長三角自媒體聯盟』要祭出編輯部私藏,依舊保留著濃濃本塘生活氣息的10條杭州接地氣巷弄小馬路~道兒老的人早早地避開了景區,都在這里蕩起來嘍~
就喜歡慢悠悠地走走停停
西湖邊人擠人的節奏,嚇得我仿佛又回到了工作日
圖片by Jerry耶
穿梭在狹長巷道、青磚灰瓦間
腳步連同時光都放緩
3塊錢吃餐點心,50塊錢小館子打個牙祭
轉個彎就會出現讓你會心一笑的景色…
不昂貴有小驚喜,這才是我們杭州人日常的生活
景區吃東西:排隊,貴,單一!
在這里,豐富多彩不說,一路吃過去都不心疼
誰說看花一定要去西湖邊?
春天的大杭州到處都被花塞滿了好嗎
而且,小巷子里的花開得才撩人呢
找C位?哪哪都是C位
除了爬樹不安全,你想站哪拍站哪拍
眼饞風干晾曬的一排排醬鴨香腸
你在景區看得見?大概只能看見一排排的人
圖片by 吳越山人
吶,在這兒先甩出這張
杭州最值得逛的10條巷弄地圖
一次集齊在地吃、喝、逛、耍的新玩法
等不及往后拉的
可以長按圖片保存先
p.s:關于地圖里的彩蛋,自己放大看
設計師小姐姐說,皮一下才開心
等一等
再mark幾個游玩要點
①
這些小馬路呢大都集中在城南
城隍牌樓巷——大馬弄——察院前巷
——十五奎巷——大井巷
——直吉祥巷&五柳巷——開元路
一路走走就能搞定早飯+中飯的半天時間
②
面食愛好者不管怎么逛
中午直接沖復興南街就對了
③
下午,可以搭車去遠一些的雙菱路或青芝塢
青芝塢篤悠悠喝喝下午茶
雙菱路下午4點學生放學的時候最有氛圍
小馬路一路走一路擼貓擼狗
景區想擼狗?我想都沒想過
去杭州旅行的小伙伴記得看過來
雙休日就不要塞在去景區的路上啦
沿途的小馬路照樣能玩得風生水起
出門浪不用槳
拿著這份本塘攻略,跟我走~
我是本塘生活樣貌的城隍牌樓巷
老底子杭州人都喜歡來這里吃早餐
< 只能吃一家的話,我選:游埠豆漿 >
吳山腳下皇城根兒,從南宋起就很熱鬧了。如今,城隍牌樓巷依然熱鬧非常。
這里藏著江湖傳說已久的館子,尤其是早餐鋪,讓無數杭州人主動把自己送進無情的早高峰,從四面八方跨城也要前來打卡~
甚至有對人每天從富陽趕來吃早飯
直接包月的也有!
尾隨著大爺大媽,就能去到杭城公認豆漿NO.1的游埠豆漿。
20年來依舊不變如初的好味道,絕對是杭州的早餐傳奇!
每天賣出三四百碗豆漿
豆腐腦也很好吃
杭州人最愛的老三樣標配,豆漿油條配燒餅。
或者也可以糯米粢飯配豆腐腦,外糯內脆的油條飯,就一口灑滿榨菜、油條和蝦皮的豆腐腦,清早就有種幸福感。
游埠豆漿隔壁,是靠著一碗餛飩、新鮮二字,聲名遠播到連三墩人民都愿意跨城來吃的小勞餛飩。
看門頭就知道他家不簡單
畢竟不是所有餛飩店,都敢自稱“餛飩王”的
清湯、干撈、油煎…現包現做的餛飩個個皮薄餡多,而且肉餡還是土豬肉的,每一口都能吃到老板滿滿的真心~
最貴15塊一份的全家福,就吃撐咯
要是錯過早飯點姍姍來遲,也不用懺悔!
一進門就被濃濃牛肉香包圍,不摻雜一點點麻或辣,不摻一點點蒜味或是醬油味的溫州小黃牛肉面館,吃頓中飯再合適不過~
店是小店,價格也是賊便宜。牛雜鍋端上來:48元?這么大份?驚!
吃不過癮,立馬又追加了三份肉:牛舌牛筋牛肉。別看顏色都是清清亮亮的,但其實味道已經鹵進去了。
蘸鹵味的調料是溫州最最傳統的“醬油醋”
也不知用了個怎樣的比例
反正把牛肉本身的味道都更好地激發了出來
最后,記得一定要點一份牛肉炒粉干,份量很足,舌尖高潮……
我像個菜市場的大馬弄
藏著老底子杭州人最愛的日常味道
< 只能買一樣的話,我選:杭菜 >
吃得滿嘴抹油,走~去隔壁大馬弄,感受一把杭州老底子的生活煙火氣!
他們有很多都是世世代代生活在這里,一個院子生活著幾戶人家。雖然各自的家有些擁擠,鄰里間卻關系很好,特別親熱。
長度不過200米,這條狹窄的巷子兩邊
依舊生活著老底子的杭州人
電器修理店的師傅,已經在這里生活了50多年。
大馬弄的居民只要任何東西壞了,都會過來找他幫忙,店鋪里,老式的西湖彩電還在放著《還珠格格》…
坐在家門前的藤椅上,戴一副老花鏡,攤開新一期的報紙,大馬弄的老人一天就是這樣休閑的度過~
地道市井氣息的大馬弄,說是個菜市,毫不為過,你想要的杭州味道在這里都可以找到。
爸爸喜歡的海蜇頭,媽媽拿手的燒黃魚....
老杭州人桌上想要一頓豐富的海鮮
這里都可以采購到,全是從舟山來的海鮮
使用傳統的腌制方式
從大缸里新鮮撈出的腌菜,炒個豆干
就是道鮮美無比江浙菜
這個季節還有春筍
在竹林里剛采來的早筍,從淳樸村民那里采購而來
可是當令的舌尖極鮮
杭州人為什么喜歡來大馬弄買菜?我猜這里貼心的服務,可能也是一個重要原因吧。提供片魚服務……
想拎點什么回去的,店里的蛋餃唄,擠進排隊的隊伍里,聽街坊們說,這可是杭州最好吃的蛋餃。
一大盒蛋餃,居然只要10塊錢
真真是良心啊
公認全國最好吃的浙江年糕,嵊州、紹興、寧波、慈溪…全都有!
還有還有,響動全國的杭州粽子,這有現包現售的吶~
不僅個頭大,用料也絲毫不客氣,這才是我們杭州人吃的呢。
如果一定要小行推薦一家大馬弄必打卡的店,那就是這家杭菜。老板豆腐奶奶,已經是個遠近馳名的小名人嘞。
過去豆腐奶奶只是推著三輪車在大馬弄附近賣些小菜
后來漸漸受到了鄰里街坊的喜愛
就開了這間鋪子
不起眼的門頭,小小的店鋪,這里售賣的是老底子杭州人最愛的杭州家常菜。
大大小小加起來,一共有十幾樣。有些擺在盤子里,有些用電熱鍋溫著,整個店都香噴噴的。
據說有人凌晨5點便會來敲門買杭菜
現在每天都要賣出1000+多份
杭菜的招牌菜不少,最有名的就是鹵大腸,不僅一點異味沒有,而且鹵的特別入味,入口只有香。
四喜烤麩、梅干菜肉,素雞、素燒鵝.....看著就口水直流,我只想說一句,我的白飯呢!!
我有臨安城遺址的察院前巷
日常滿分的老底子生活氣
< 只能買一樣的話,我選:鄒記炒貨 >
南宋御街二十三坊,察院前巷便是其中之一,在南宋時是極熱鬧的。
到了現在,坐擁臨安城遺址的這里,也是最有杭州味的一條小巷子。
每年臨近年關,這條老街上就飄散著濃濃的醬香味,一只只醬鴨,魚干,臘肉,臘腸......掛在門口,特別誘人。
雖然現在已經不是醬貨的季節,這里日常老底子的味道,依然滿分。
貨品堆到門外,拖把、掃把、鋼絲球一應俱全,就連包扎用的塑料繩也有比在大超市里大海撈針要方便得多……這樣的雜貨店,簡直讓人分分鐘《請回答1988》~
這里的炒貨店,可千萬不能錯過~
杭州的老牌子鄒記炒貨,偌大的玻璃格子,幾十種炒貨任你選擇。軟糯香甜的柿餅,買回去是鐵定討長輩歡心的伴手禮。
再走遠一點,鄒濤手工炒貨店已經開了幾十年了,大老遠便可以聞到一股炒貨香。
松子,開心果、瓜子、花生.....稱點帶回家,下酒咗電視,愜意愜意!
自帶舌尖杭州bgm的十五奎巷
去城南老巷里吃點家常菜
< 只能吃一家店的話,我選:蘭邊碗 >
上面三條巷子繞完,就幾步路的十五奎巷一帶,藏了不少老杭州人自己吃吃的館子,環境不咋地,但是特別適合在吳山上溜完鳥打完撲克下山吃個飯再回家。
其實每家都不錯,但一定要推薦的話,喏~
一張圓桌,三四張小方桌,門頭還不如門外的大蒸籠顯眼…低調的蘭邊碗,味道卻連沈宏非都贊不絕口。
人均50元,就能吃過癮
就像所有的老底子小飯店一樣,這里沒有菜單只有照片墻;一律是老底子藍邊碗,甚有江南的韻味~
醬鴨、豬蹄、大腸之類的杭幫菜為主,蒸菜也是一大特色,都是當天新鮮做的,來得晚了招牌菜賣光了也是常有的事情。
必點的招牌,是白鹵大腸!
這里的大腸處理得很干凈,幾乎沒有了大腸的味道!保留了肥油,糯糯的,嫩嫩的,一口咬下去好像要爆出汁來。
老板坐在后面的桌子上默默地包著春卷,薄薄的皮里卷著薺菜、春筍、豆腐干…這一口只有春天才有!
說到老板,別看他話不多,在杭州的老饕圈子里也是有名:在杭州的六一大酒店、陽光大酒店、今日世界等十幾家二十年前很是紅火的餐飲店做過廚師…
走遍浙江,走過半個中國,最懷念的還是小時候家常菜的味道,才開起了這家小店。
----5----
我是 客必到河坊街隔壁的 大井巷
誒~有點繞口~但有一墻之隔難以想象的清凈
< 只能喝一杯的話,我選:資董窩璽 >
吳山山腳下,河坊街后頭。一墻之隔的大井巷相當清凈,出現在這的大都也都是本地人。
你根本想不到,臘八時,等著領臘八粥的隊伍能在這能排多長。
現在么,去逛逛里面藏著的不少好點咯,只有百來米長,你腳步快一些,不到半小時也就逛完了,才不是那些坑游客的妖艷賤貨~
第一次聽說大井巷?
那它隔壁的南宋御街你們都是知道的吧!
真k小酒館·日式家庭料理,沒錯!這是家能吃到日式家庭料理的小酒館~
一定要來喝喝威士忌喲
老板娘是嫁到日本的杭州妹子,如今回家開了這個小館。煮物是用紅味增做的,味道比一般關東煮濃郁,用來配酒特別適合!
雞肉碾碎,調味之后捏成形,這道雞肉松風燒大概全杭州就這里有。吃到嘴里會發現味道很驚喜,里面竟然還有一點點花椒的味道~
還有炸雞、烤飯團、茶泡飯…每樣味道都不錯~最重要的是,老板娘美麗又溫柔,我一坐就不想走啊。
資董窩璽,這家連名字很難念的咖啡館,卻是不少業內人士心目中的TOP1咖啡館,就藏在這兒!
兩層半的老房子,位置不算多,下午過去,一定坐得滿滿當當。
photo by 09
店里的咖啡豆基本上都是主理人周樂親手烘焙的,平時烘豆到深更半夜是常事。
而對咖啡的用心,從咖啡豆上就開始體現:他親自烘焙的SOE意式豆,做成的意式咖啡,喝完令人念念不忘。
拿鐵和flat white口感柔滑,回味甘甜,就連“苦酸苦酸”的美式咖啡里,都能喝到特別的水果味……
手沖咖啡,則精選來自來自不同產地或者是獨特處理方法的高分精品咖啡豆進行烘焙。
假如投緣,甚至會拿超高分的豆子打濃縮請你喝!
胡慶余堂也開在這里,是大井巷上唯一存留的老字號了,依然開放名醫坐診。
巷子里還藏著一家青年旅社,荷方國際青年旅社。如果問杭州哪家青旅,歪果仁喜歡,那一定是這家啦~
隔音和位置都不錯,公共區域很大。雖說我是杭州人,然而每次路過都忍不住想一晚上,冒充游客也蠻很好玩的~
----6----
我是曾經你高攀不起的五柳巷
有著民國時期的里弄建筑
< 只能選一家的話,我選:越英核桃酒 >
橫亙在建國南路和河坊街路交叉口,五柳巷曾經是最最老底子是達官貴人住的,后來百姓們來來去去就成了民居。
到了2010年,又經過長達三年的改造,五柳巷街區最大限度地保持了舊民居的風貌,成了為數不多最有老底子杭州味道的歷史文化小巷。
咖啡店、首飾坊、旗袍館…
河邊的白墻烏瓦小木屋里還藏著一堆劈情操小店
圖片via劉藝瑸
巷子里藏了一爿爿有趣的小店,什么鬼咖啡,名字真是很不正經,卻是一間很不錯的咖啡店!
以國內咖啡師新鮮烘焙的豆子為主,意式牛奶咖啡的牛奶搭配得很巧妙,入口清甜。而且,老板娘的拉花敲厲害~
還有獨一無二的“怪咖”:咖啡湯力水和抹茶拿鐵濃縮,顏值超高,別有一番風味。
手工甜點以日系風格為主:輕盈、細膩,把時令食材融入其中。
如果趕不上招牌的云朵卷
可以花半小時等一杯舒芙蕾出爐
快速吃掉,愜意得很~
繼續在巷子里拐拐,只接預訂,不接散客,味道好到有客人從溫州趕來吃,得!去!訂!
朋友們,越英核桃酒了解一下~
只接受提前預定,并不是因為老板拽。而是跑堂下廚都只有他一個人,實在忙不過來!
最愛這里的蛤蜊煎,和我在西門町吃過的老店一個味!
大概是因為老板是福建人,番茄醬的酸甜和胡椒粉的香麻,一口咬下,蛤蜊迸出汁水,夾雜著蛋香~
最重頭的核桃酒,其實更應該說是核桃酒釀。
紅曲酒釀、碎核桃、雞蛋和紅糖,混在一起做了這碗“必點”,酒釀很好喝,核桃香與酒釀香混雜著,下肚,微醺~
----7----
我是中心好品味的開元路
市井煙火,北歐仙風
< 只能吃一家的話,我選:神級燒麥作坊 >
穿過鼓樓的城門,和中山中路垂直,要不是幾個“西北人家”閃亮的打字,幾乎就要以為在外國街頭了。
打頭的咖啡店peu à peu Café,法語意譯“漸漸”。兩層小樓,上下風格很不一樣。一樓是時下流行的性冷淡風,水泥灰搭配白色石子,用綠植做點綴~
二樓搖身一變,滿滿少女心~
布藝沙發、軟墊地毯,還有隨處可見的盆栽,即使是工業風的鋼筋水管也刷上了粉紅色……
特別喜歡她家的甜品,雙層芝士撻、焦糖布蕾、提拉米蘇,還有看運氣才能吃到的馬斯卡伯尼卷征、紙杯蛋糕……
清爽濕潤的口感,不甜不膩。吼吼,一口下去,那是幸福~
幾步路的距離,就到了在杭州咖啡界算得上老字號的光合作用,店如其名,仿佛會治愈~
店里用味全鮮奶搭配少數派的意式拼配調一杯,融合春厚度都極好。或者,干脆坐在吧臺背一聲陽光,看輕輕柔柔的老板沖上支肯尼亞,想吃了漿果般清爽。
幾杯咖啡入喉,肚皮餓了吧?這里有全杭州大名鼎鼎的,藏在居民樓里的神隱級燒賣作坊…
肉餡不膩,筍干鮮甜,一口氣吃兩籠都不夠~前提是,你得找得到!
藏在涌金社區居民樓二樓,位置又小又偏,招牌也就巴掌大,燒麥店的地址連附近居民都講不拎清,可據說熟客們閉著眼睛都不會走錯!
上樓的時候,樓道陰暗,墻灰一塊塊兒掉在地上,偶爾擦身而過的都是七八旬老人…
營業時間是17:30~24:00
走到才發現,這個燒麥作坊竟然就在老板自己家里頭!
十來平米的客廳里放著一張大圓桌,幾根凳子,一個冰箱,一個雜物架子,沒有其他東西,再多也放不下了。
空氣中流動著幾分家的溫馨
一晃神,好像我是回自己外婆家吃飯似的~
“燒賣講究一個鮮字,我家的肉餡里只有豬肉,肉凍和筍干,餡兒的比例也有講究,和外頭的都不同!”,老板一股子驕傲…
面皮先搟后錘,吹彈可破有勁道;肉餡七分精三分肥,不加糯米加鮮筍,說多了就要留口水~
一口一個,不油不膩
就著精心熬制的骨頭湯輕而易舉滿足味蕾
燒賣10元/份,骨頭湯15元/份,牛肉粉絲5元/份…除了燒麥,這里的蘿卜筒骨湯也是必點。
香味很濃郁,湯頭稍咸,白蘿卜也沒有想象中的清甜,但勝在鮮香,每碗湯都有兩大塊筒骨肉,量非常足。
----8----
我是不服憋著的,面街復興南街
老底子的生活從這里起步
< 只能吃一家的話,我選:小狗面館,汪汪>
都說“南人飯米,北人飯面”,這話大抵沒錯,不過放到杭州,好像就有點不大靈光了。地處典型的江南,杭州人卻對面有著異乎尋常的熱情。
復興南街,平行之江路,蒞臨錢塘江,頗有城南舊事的味道,曾經還有個很文藝的名字:文藝復興大街。
一位在這里住了20多年的朋友說,這大概是杭州最著名的一條面街了。
東西走向的復興南街,洋洋灑灑2公里
一路上布滿了小館子,光面店就有10來家
幾乎集中了一半杭州人氣面館
小狗面館在杭州小有名氣,面店的店招也繼承著主人的樸實。
如果傍晚時分走在路上,八成是發現不了這家卷閘門緊閉、店招小小的地方。
網紅食物來時氣勢洶,去時如山倒
不過這條鐵律在小狗面館面前繞道了
開了16年,至今還在排隊~
店內并不大,并排擺著8張小長桌,剛到飯點,門口就排起了長龍……好在老板的手腳很利索,一碗拌川翻翻炒炒2分鐘就可以出鍋。
因為生意太大,來這兒吃面的客人們都有一個特殊習慣,搬著小凳子在店門口吃面,一點不計較身份,做人嘛,干嘛端著。
去小狗面館,過了下午2點可是過時不候,老板娘說錢是賺不完的,我們兩夫妻下午有空了要去打麻將。
大腸干拌面 RMB28元
一份干拌面+一份蔬菜+一份大腸
三毛面館的老板今年62歲,端著這口鍋,從小伙子做到了老頭子,按照每天賣200碗計算,這幾十年賣出的面條該繞地球多少圈?
說起燒面,老板擺擺手:我們就是家常做法,實在,也沒什么竅門。
果然,端上來的蝦爆鱔面,非常有料。因為老板炒菜全程都是用豬油的緣故,面條看上去會有點油。
光配料就有青椒絲,洋蔥絲,蘑菇,青菜……
滿滿當當裝了一大碗,這碗蝦爆鱔面簡直是全家福啊!
阿強面館的招牌是蝦爆鱔面,但最開始的時候,其實是做豬肝面。
“現在的人都注重養身,少吃內臟愛吃魚蝦。”老板娘說道。
要說阿強的蝦爆鱔好吃,那是真的。
面足,料好,蝦爆鱔吊出來的湯頭夠鮮。對面就是復興農貿市場,全部的材料都是對面買來現殺現燒的 ,管夠管新鮮。
----9----
我有高亢生活味的雙菱路
花10來塊,天南地北敞開吃
< 只能吃一家的話,我選:夏季燒餅>
在地圖上,雙菱路夾在慶春東路和鳳起路間,南北不過一千米。別看路不長,卻一應俱全,從南走到北,依次經過醫院、學校、菜市場…
醫院門口的熱火朝天,學校里的生機盎然,菜市場里的人生鼎沸…隨便推開一道門,就是正在進行的生活氣。
1.5元一個的豬油蔥餅,5塊一個點肉夾饃…
滿街的煙火氣息
體會我們老杭州的日常生活,來這兒就對了
說夏記燒餅是這條雙菱路上響當當的招牌一點都不夸張。有多紅?下午三點,外賣小哥們就在門口蹲著。
一問,附近的醫院、電信公司、銀行都叫了外賣。有的單位可夸張,一點就是幾百個!
做好的燒餅外觀就跟薄脆似的,“咔嚓”一口,香氣撲鼻而來。燒餅就吃這一口香~
比起大燒餅,懂妹更愛吃它家的小燒餅。別看就這么一小個,每個都包著鮮甜而豐盈的肉汁,一咬破就爆汁兒,特過癮~
雙菱路上的炒貨店飄香栗,名氣雖然不大,但一開就是九年,客人里有的是從蕭山富陽趕來的“慕名客”。
過冬必備地瓜片,辦公室小姐姐都說好吃
不用再去方林富排長隊啦,10元/包
麥芽糖小核桃,小核桃肉外裹一層麥芽糖
又松又香,128元/斤
杭九中正對門就是一家老上海傳統蔥油餅攤,不過四五平方米的店面充滿了煙火味。
別看才進雙菱路不到一年,人家在徐家匯可開了十多年,每天賣出上千份,還上過上海的電視臺呢。
賣的東西也就三樣
上海蔥油餅、雞蛋餅、油墩兒
沒嘗過老上海蔥油餅的人建議嘗一下這兒的蔥油餅,外脆內松,開始理解上海人排隊7小時的蔥油餅情節了!
份量也不大,邊走邊吃,既解了饞還不耽誤回家吃晚飯。
被最多學生黨圍攻的阜陽李老二卷饃,物廉價美,走,也擠一個~
攤開春卷皮,撈一大勺鮮湯里煮熟的面筋、綠豆芽、香菜,用手卷成圓錐形。握在手里,圓鼓鼓的。
狠狠咬一大口,軟嫩的饃皮,清爽的豆芽菜,筋道的面筋,還有雞蛋香腸…這一口豐富得像吃到了全宇宙,怪不得能吸引那么多00后學生黨!
永康肉餅開得滿大街都是,不過就數這家的老板娘最牛氣。
問她和別人家有什么不一樣?她直接撂話:“全杭州我家做的永康肉餅最好!”
老板娘憑啥這么自信?就憑她手里
每天滾過的300多個肉餅
除了永康肉餅,店里的千里香方餅也很值得一試。這可是老板娘根據杭州人口味獨創的,如果你在別家也吃到了,那就是山寨。
臭豆腐是學生時代一抹揮之不去的記憶,小學門口的臭豆腐攤,一元錢5枚臭豆腐。
盡管現在景區都打長沙臭豆腐的招牌,但小行最初的記憶卻來自紹興。
紹興的“霉糟臭”,老有名了
從紹興運來的臭豆腐,臭的純純的!炸好臭豆腐,淋上蒜蓉醬,撒上幾把香菜花,我敢說這是一場重口味冒險之旅。
一到放學點,溫州瘦肉丸門口總是聚集起了一大波學生。老板在那頭忙著下瘦肉丸,調料得自己加。
老板坦誠地說,他也沒什么秘方,就是簡單的瘦肉+面粉,一鍋一鍋煮。和溫州人家里媽媽給孩子的做法沒什么差。
----10----
我是滿度假風的青芝塢
前有西湖,后有植物園的杭州慢生活
< 只能去一家坐坐的話,我選:洪漠>
圖片by 絕塵
曾經,青芝塢就是一條破舊的老街,坑洼破舊的道路邊密布著麻辣魚、鹵鴨頭、東北菜……現在,那些老店都被整改了。
青芝塢成了“煥然一新”的文藝慢生活區。早上去植物園轉轉,中午來青芝塢吃個飯,傍晚去曲院風荷散散步,已經成了我們杭州人一日游的經典路線。
在青芝塢里面的茶田旁,靜靜地矗立著一座自帶院落的三層小樓,那就是茶田雅舍。
細沙石鋪地,瓦片作隔斷,潺潺流水從竹噴泉流出的聲音…仿佛回歸到了“采菊東籬下”的生活。
圖片by 夏小暖
每天晚上,林老大都會給入住的客人準備不一樣的夜宵點心。假如你和他特別投緣,還能吃到他親自烹飪的私房菜:紅燒肘子、蝦、薺菜炒年糕……還有什么,比在江南人家里吃一頓時令菜更令人沉醉呢?
全青芝塢人氣最火爆,最好吃也最實惠的一家餐廳!老板一家都是四川人,在這里開店,已經21年了。
很多浙大學生的回憶里,一定少不了毅行結束,去老地方吃盆番茄魚。
只是,隨著客人從本地居民漸漸變成了游客,老地方的菜單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增加了很多杭幫菜,幸好,那幾道川菜還是老味道。
招牌麻辣魚,可以選草魚、黑魚和特別的包頭魚。兩個人吃的話呢,點小份就足夠了,58元,魚的分量很足。刺少,肉嫩。鮮香麻辣,確實是地道的川味兒。
在大學邊上,總會有那么一兩家地道的清真餐廳,紅漠就是一家地道的新疆菜。
這里有全杭州最地道的大盤雞,地道得連很多吃不慣西北菜的朋友們說,他想要不那么正宗的…
羊肉串是紅漠的招牌,肉質很好,一肥一瘦相間。
烤得油滋滋的,肥肉有一點點的微焦,瘦肉很嫩,撒上孜然和辣椒粉,滿口都是新鮮羊肉的味道。就著啤酒擼起串,毛愜意嘞~
圖片by 阿灰有只小尾巴o0
杭州,真的不只有西湖和雷鋒塔
丟掉景區攻略
我們杭州人日常的玩法
看陽光打在斑駁的白墻上,身心也被熨慰
腳步不匆忙,日子是清幽
非著名食客聚集地,帶你吃遍五洲四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