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去超市買菜,總能看到有人在塑料袋取用區(qū)“大豐收”,有的人扯三五個裝菜還不夠,臨走前還要再揣一把塞進包里。
一開始我總納悶:買個菜能用多少袋子?直到問了家里長輩才知道,他們認為這些塑料袋說免費的,自己不扯白不扯,何況大家都在扯,拿回家還有大用途。
那么,超市的這些塑料袋都是免費的嗎?很多人搞錯了,而且它們的成本還都不便宜哦!
超市的塑料袋有哪些用途?
(1)當垃圾袋用,省錢又方便
最常見的用途,就是回家當垃圾袋。尤其是廚房和衛(wèi)生間的小垃圾桶,超市塑料袋的大小剛好合適。
“買一卷垃圾袋少說也要幾塊錢,超市這些袋子不用白不用。”這是多數(shù)老人常掛在嘴邊的話。
確實,廚房裝剩菜剩飯、衛(wèi)生間扔紙巾,用這些一次性塑料袋既衛(wèi)生又不用額外花錢,用完直接打結(jié)扔掉,省去了清洗垃圾桶的麻煩。
很多租房的年輕人也愛這么做,畢竟小公寓里垃圾桶不大,超市塑料袋剛好能覆蓋日常需求,省錢又省心。
(2)收納整理小能手,生活里離不開
除了當垃圾袋,超市塑料袋在收納方面也是“一把好手”。家里的零散小物件,比如充電線、耳機、發(fā)圈,用塑料袋分門別類裝起來,再也不怕找東西時翻箱倒柜。
換季收拾衣服時,把毛衣、圍巾放進塑料袋里再收進衣柜,還能防蛀蟲、防潮氣。
帶孩子的家長更離不開它。出門給寶寶帶尿不濕、濕巾,用塑料袋單獨裝起來,既能避免弄臟包內(nèi)其他物品,換下來的臟尿不濕也能馬上裝進塑料袋扎緊,再也不用尷尬地拎著到處找垃圾桶。
其實很多人愛囤超市塑料袋,尤其是長輩們,背后藏著老一輩的生活智慧。他們經(jīng)歷過物資不充裕的年代,養(yǎng)成了“物盡其用”的習慣,覺得免費的東西別浪費,留著總有派上用場的時候。
超市的塑料袋真的是免費的嗎?
大家都覺得這塑料袋不花錢,不拿白不拿,可你知道嗎?這些看似免費的塑料袋,其實早就悄悄算進了你的賬單里。
超市用來裝生鮮、果蔬、堅果、零食等的塑料袋確實不用單獨付費,但這些袋子的成本早就通過商品定價分攤給了所有消費者。
超市采購塑料袋需要成本,運輸、儲存這些袋子也需要人力物力,這些費用最終都會折算到商品價格里。你買的每斤青菜、每個蘋果,其實都包含了塑料袋成本。
更關(guān)鍵的是,很多人扯塑料袋時根本沒概念,裝一把青菜套兩個袋子,買幾個土豆恨不得套三層,甚至有人扯一堆塑料袋帶回家當垃圾袋。
他們以為的免費,實際上不過是換了種付費方式而已。
經(jīng)常買菜的人可能沒發(fā)現(xiàn),用超市塑料袋裝著稱重和不用袋子,結(jié)果可能差不少。
尤其是買散裝干貨、水果這類單價高的商品時,袋子的重量會直接算進商品重量里,有的是幾分錢,有的就是幾毛錢,甚至更高哦,總之是商品越貴,袋子就越貴,因為袋子和商品同價。
我做過個小實驗:拿超市最常見的透明塑料袋,空袋子稱重顯示約3克。如果買20元一斤的開心果,這3克袋子就值1毛2;買50元一斤的藍莓,袋子就“值”3毛錢。
雖然單看不多,但日積月累下來可不是小數(shù)目。比如一次十來個袋子,這樣也是一兩元成本了!
更別說有些人習慣套兩層袋子,相當于多花了兩份“袋子錢”。
還有些超市的電子秤靈敏度高,連袋子上的水跡、污漬都會算重量。
有次我看到一位阿姨買草莓,因為袋子上沾了點泥土,稱重時就多算了2克,雖然錢不多,但心里總覺得有點不舒服。
其實完全可以把商品直接放在稱重臺上,稱完再套袋子,既精準又省錢。
除了花冤枉錢,過度使用免費塑料袋還有個更值得關(guān)注的問題——環(huán)境污染。
這些超薄塑料袋大多是一次性塑料制品,很難降解,被丟棄后會成為“白色污染”的主要來源。
說到底,超市的免費塑料袋不是不能用,而是要按需取用。
但沒必要為了“貪便宜”就扯一堆袋子回家,按需取用,既省錢又環(huán)保!正所謂“羊毛出在羊身上”,一切貪便宜的,最后都會吃大虧!這也是為什么超市都大量免費提供塑料袋,他們不怕這樣會虧本!
特別是有些人用這些塑料袋來裝食物,比如涼拌菜、剩菜剩飯等,這樣還是不建議,有很大的安全隱患。因為直接接觸食物有專門食品級別的塑料袋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