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應屆生小李在招聘會現場長吁短嘆,手中記錄本上密密麻麻記錄著已投出的近百份簡歷,卻沒有一家企業給出回應。他苦笑著回憶:當初“智能建造”這個名字聽起來多么高大上,輔導員還信誓旦旦地說這是“土木工程plus”,前途一片光明。可現實卻是——他在二十多場招聘會上奔波,簡歷如同石沉大海。
2025年的畢業季,全國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了1222萬,再次刷新歷史紀錄。當就業市場上充斥著迷茫不安的畢業生時,一場關于高等教育的“新舊交替”也在無形之中來開序幕。
因為與此同時,新一屆高考生正在經歷填報志愿的關鍵時刻,殊不知像小李學長這樣因為選錯專業而悔不當初的畢業生還有很多,而如今,對于即將邁進大學校園的高考生們來說,警惕這“4大虛假繁榮”的專業,是避免提前踩坑的關鍵一步。
這4個專業若扎堆報考,虛假繁榮的背后是畢業即失業
為什么說有些專業是“虛假繁榮”呢?其實就像小李同學所經歷的那樣,他們在高考志愿填報的時候,也被一些虛假的表象所欺騙了,本以為選擇了這些專業前途一片光明,卻沒想到畢業后連找工作都難如登天。
但好在這1222萬應屆畢業生的經驗之談,給高考生們提供了“避雷”的關鍵一步,避免扎堆報考這4個專業,就是避開“畢業即失業”陷阱的第一步。
首先要說的,也是小李同學踩過坑的“智能建造”了,“智能建造”專業如今成了不少學校“捆綁銷售”的典型代表,很多高校為了提高招生分數線,將其與計算機等熱門專業打包招生。
學生沖著計算機專業而來,卻因“服從調劑”被分配到智能建造專業,而如今的就業市場行情能夠明顯看出,基建和房地產行業已經不再是黃金時代,普通畢業生沒有強有力的人脈關系和家庭背景,想在該領域找到對口且滿意的工作難度極大,更別說站穩腳跟了。
除了“智能建造”,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也是不少應屆畢業生心頭的痛!該專業作為經貿類專業,在部分院校的報考分數可一點都不低,且該專業頗受文科生、尤其是女同學的青睞。
但這個專業和就業方向的要求本身就是割裂的,不少國貿專業的同學畢業后才發現:論專業對口,自己在課本上學到的東西早就被市場所淘汰了;論一技之長,自己在英語上的水平又比不過英專生。
很多優質的外貿企業,寧愿要一個英語專業的畢業生,都不愿意首先考慮國貿專業的畢業生,再加上一部分該專業的學生直到畢業后才意識到,原來自己將要從事的工作本質也是銷售,就更后悔自己當初的抉擇了。
不過該專業被炒熱,其實跟“經濟熱”有著分不開的關系,近兩年經濟大類的熱度稍有降溫,但很多女同學還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選擇該專業,最終在就業上吃了虧。
專業選擇如同一場博弈,避開雷區+理性選擇才是致勝關鍵
第三個專業是醫學檢驗技術專業,這個專業的就業率也同樣令人擔憂,其原因在于醫院檢驗設備自動化程度不斷提高,人力需求持續下降。許多醫院檢驗崗位幾年才開放一次招聘,僧多粥少,導致該專業的畢業生就業愈發困難。
最后一個專業是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該專業被宣傳為能進入半導體芯片領域的“致富捷徑”,可實際上半導體材料領域的技術門檻極高,非頂尖院校的本科生甚至碩士生很難觸及行業核心,至于中低端材料領域早已產能過剩,畢業生就業形勢也是不容樂觀。
面對1222萬應屆生的激烈競爭,專業選擇變得尤為關鍵,對于高三生來說,即便積極收集信息也難以做到了解所有專業的基本情況,對此,如何簡單判斷一個專業是否“靠譜”成了志愿填能否報取勝的關鍵所在。
首先,也是最重要的一點:警惕那些為蹭熱點而設置的“縫合怪”專業,這類專業課程設置混亂,畢業生難以滿足用人單位需求;其次,不要迷信名校光環,即使是985高校的弱勢專業,就業率也可能大幅落后于其王牌專業。
最后,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反向關注一些“冷門但有潛力”的專業,如動物醫學專業、海洋工程、智能影像藝術等,這些專業雖然知名度不高,但需求穩定且缺口大,薪資水平可觀。
專業選擇如同一場博弈,有人搭上時代快車,有人卻踏空原地躊躇。考生和家長在選擇專業時,除關注興趣特長外,也可以充分考慮未來就業前景和社會需求變化趨勢,做出更理性的選擇。
今日話題:你如何看待這件事呢?
(所有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