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可能即將失去自己唯一的一艘航母。不過,并不是被敵人摧毀,而是俄羅斯自己放棄航母的修復工作,將其退役。
這艘航母,就是中國軍迷們耳熟能詳“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這艘航母可謂是命途多舛,也是俄羅斯在后冷戰時代海軍建設的一個縮影。
“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于1990年服役。2016年至2017年,這艘航母在敘利亞參加了作戰行動,算是首次參加實戰。不過,實戰之中,航母上起飛的戰機也就炸一炸沒有任何防空能力的武裝分子,戰果有限,期間還出現了兩架艦載機墜毀的嚴重事故。
該航母在完成敘利亞的作戰任務后,于2017年被送去船塢進行維修和現代化升級,維修期間,這艘航母還發生了多起事故。比如,2018年,造船廠的浮動船塢沉沒,起重機砸到航母甲板,導致艦體受損;2019年,航母上發生了重大火災。
各種事故交織在一起,再加上俄羅斯本來就軍費短缺,航母技術人員斷層,“庫茲涅佐夫”號修復與升級,變得遙遙無期。
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媒體報道稱,該航母的維修和現代化升級工作已暫停,俄羅斯可能放棄修復航母,不排除這艘航母可能會退役。
為什么放棄修復這艘航母呢?
第一,俄羅斯確實已經失去了制造和維修航母的能力。蘇聯解體后,俄羅斯航母建造技術體系分崩離析。烏克蘭的尼古拉耶夫造船廠是蘇聯唯一能造航母的船廠,但烏克蘭的這個船廠顯然不會幫俄羅斯去修航母。如今,俄羅斯本土船廠連鍋爐防凍涂層這樣的基礎工藝都沒完全掌握,修復航母復雜結構更是困難重重。
另外,“庫茲涅佐夫”號航母的動力系統本來就存在嚴重問題,就算耗費巨資把它修復,未來大概率還是會頻繁出現技術故障。此前,過去幾年,航母上連續發生的重大事故,導致航母遭到嚴重破壞,客觀上失去了維修的價值。從這個意義上,俄羅斯盡力了,這艘航母確實很難救活了。
第二,俄羅斯海軍現在非常缺錢,已經沒錢再去修航母了。俄烏沖突爆發后,俄羅斯軍事預算大量向作戰前線傾斜,海軍經費被大幅壓縮。維修和改造“庫茲涅佐夫”號需要巨額資金,有報道稱其維修費用高達950億盧布,這對俄羅斯來說是一筆“不必要的開支”。在資金有限的情況下,俄羅斯更傾向于將資金用于建造更實用的輕型護衛艦或升級核潛艇。
第三,俄羅斯的戰略需求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如果說蘇聯時期還有大國夢,還希望打造“藍水海軍”,在遠海跟西方國家的海軍對峙,如今俄羅斯早就失去了在海上跟西方掰手腕的能力,俄羅斯現在的海上戰略重點是防衛,即通過核潛艇、高超音速導彈和輕型艦艇,阻止敵方進入俄羅斯周邊海域。航母的“遠洋投射”能力,對當前的俄羅斯來說既不實用也不迫切。
在以上種種因素之下,俄羅斯放棄“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是大概率事件。一場俄烏戰爭,也許徹底埋葬了俄羅斯的大國海軍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