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很多人都在講美國2026財年的軍費預算,乍眼看上去這個預算最大的特點,就是制作人揮起了一把兩米的大刀,東砍西砍,砍了F-47又砍E-7,砍完了E-7,又砍星座級護衛艦,那么除了東砍西砍,難道就沒有漲的嗎?當然有,漲得最大的項目就是B-21轟炸機。
按照美國空軍的官方媒體7月5日的報道,目前美軍正在加速B-21轟炸機的生產速度。美國空軍表示,他們已經跟美國國會談妥了2026財年為B-21轟炸機項目投入103億美元,主要用于生產線加速和后續升級改進研發等相關工作。
為這個項目掏錢的不只有2026財年的軍費預算,特朗普他把自己從歐洲和東南亞等國用“關稅大棒”勒索來的錢里面,掏出了45億美元進行額外的支持,其中24億美元用于研發,21億美元用于采購。甚至美國空軍自己都開始動起小金庫了,拿出了57億美元,34億生產,23億研發。
看起來美國上上下下,軍內軍外都把B-21轟炸機當成寶貝了,為什么?就是寄希望在B-21身上挽回在西太的軍事頹勢。在西太方向美軍一直緊盯中國,按照他們的講法,近年來隨著中國軍隊技術和裝備水平的不斷提高,現在美國在西太方向的軍事優勢已經日漸萎縮。
“第一島鏈”內及“第一島鏈”附近現在想都別想。所以美軍現在重點經營的是“第一島鏈”外,“第二島鏈”這一塊的軍事優勢,那么這的軍事優勢要寄希望于具有遠程打擊能力的平臺。畢竟從“第二島鏈”飛到中國的大陸需要3000公里以上的作戰半徑,而B-21當初就是為了這個目的專門打造的一款神器。我看很多國內的軍迷網友也在擔心美國加速生產B-21,而且生產的數量在不斷地擴大,最初說的是100架,現在已經開始講145架了。
那么這種作戰平臺一旦大規模裝備美軍之后,我們是不是要承受很大的壓力?有沒有辦法有效地遏制它?其實這些問題歸結到一塊,就是B-21能夠挽救美軍在西太的頹勢嗎?有人說我們不是有殲-20嗎?確實,殲-20可以把我們的對空防御攔截線最遠沿海岸外推至1000公里。而B-21規劃當中的主力的機載巡航導彈AGM-158C,射程900多公里,換句話來說,殲20就有能力把B-21擊落于投彈之前。
但是殲-20完成這個任務還是有相當困難,因為不要只看你能飛到多遠,還要看你的整個體系能夠延伸到多遠,怎么樣延伸到1000公里以外的海域?按照一般的邏輯,想把整個的體系延伸到這樣的一個海域和空域,前提條件就是你的防空艦艇編隊也要向外推至“第一島鏈”以外,甚至更遠。
另外一個辦法就是預警機的部署,空域外推到“第一島鏈”以外,理論上這么做是可以的,畢竟我們有了大型的航母,航母所提供的空中掩護可以保著預警機部署到“第一島鏈”之外,也可以支持防空編隊前出到更遠的位置。但是這講來講去還是一個攔截的問題,更何況把整個的空戰體系外推至海岸1000公里,這個協同配合難度還是相當大的,同時也給對方打擊你的前出的兵力提供了一個良好的條件。能不能行?誰勝誰敗?這個東西說起來恐怕還是五五之數。
真正說B-21的克星是誰?是殲-36,這幾乎就像是給它量身打造的,因為按照我們現在的估算和推測,殲-36的作戰半徑可以達到3000公里左右,也就是說可以覆蓋到“第二島鏈”的核心的島嶼。有了這樣的一個作戰半徑,針對B-21就不光是防和攔截的問題了,而是可以直接拔根打基地了,這個的效率比單純的攔截要高多了。
有人可能要說,人家如果從更遠的島嶼上起飛,通過空中加油也可以飛到相應的作戰空域嗎?空中加油也要有一個空中加油的空域,對B-21來說最好的位置有兩個地方,一個在“第一島鏈”,一個在“第二島鏈”,不管在“第一島鏈”還是“第二島鏈”,都是依托島鏈上的空軍基地,畢竟你空中加油機也是要從基地起。這樣如果從更遠處把加油機飛過來也不是不行,但是那效率就太低了,而且大量的油料消耗在路程當中。所以說當你的作戰半徑延伸到“第二島鏈”的時候,B-21的老根就要被鏟掉了。
講到這個地方,我看網上現在還有人在講B-21和殲-36誰更厲害、誰更先進的問題。其實這個東西用不著比,殲-36的優勢是妥妥的。一個是轟炸機,一個是戰斗機,能比嗎?當然能。比什么?比航空技術的先進程度,比技術運用的先進程度,比戰術運用的先進程度。
從航空技術的角度講,B-21像一個重新裝修過的老房,因為我們看到它的氣動布局,它的飛行控制基本上是沿用B-2,沒有多少創新,只不過做了一個縮小版,用這些年新出來的各種積攢設備、電子、光電,把它重新裝修一番。目標當然兩個,一個是好用,第二個是便宜,縮水是為了便宜,重裝是為了好用。
但是殲-36就不一樣了,從航空技術的角度來說,殲36是全新的戰機,你看它的氣動布局以前有過先例嗎?沒有。那么在這樣的氣動布局下,它的飛行控制率以前有嗎?有可借鑒的東西嗎?沒有,完全都要靠大量的風洞實驗吹出來,而且這樣的一個全新的布局,很多的技術問題是要解決的。包括飛機的控制舵面如何部署,如何做到隱身等等等等,這些東西都是創新性,所以從航空技術角度的比較,B-21和殲36不是一個檔次的東西。
再從戰術運用的角度來看,B-21是個轟炸機,殲-36是一個戰斗機,而且是一個妥妥的多用途戰斗機,它既可以在遙遠的空域對B-21這樣的平臺進行精準地攔截,也可以在相應的海空域通過對地對海攻擊的方式直接鏟除B-21作戰所要依托的空戰系統,包括機場和各種保障設施,所以說對付B-21,殲-36才是最后的致命一招。
現在看B-21和殲-36兩者投入使用的時間恐怕不會有太大的差距,從這個角度來說,想依托B-21扭轉西太頹勢的想法恐怕太過樂觀了。這個東西一步趕不上,不知道B-21之后美國還能再拿出點什么樣的神器。或許到那個時候,一貫只講進攻的美軍恐怕也要傾注更大的力量考慮防御的問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