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既然種姓制度弊端那么多,為何印度人卻“很受用”?哪怕3500多年過去了,硬是沒有一場大革命,專門反抗種姓制度的!
而更為危險的是,中華文明的歷史,曾差點被種姓制度斬斷。
中國有句俗話:“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這種宿命論的觀點,是不是有點種姓制度的影子?
但這并不是我要說的重點,因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發文,總在每一個中國人耳邊回響。
相比中國,印度既少了陳勝這樣的人物,也少了把陳勝寫進正史的司馬遷,所以很難跳出種姓制度的籠罩。
而中國歷史上的種姓制度,則出現在元朝。除五代十國外,元朝的統治是另一部漢人的血淚史。元朝把人劃分為四等,分別是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
作為征服者的蒙古人不用多解釋,色目人就是眼球有顏色的西亞人,漢人是早期被征服的漢化金人和契丹人,而南人就是最后被征服的南宋人。
在元朝的人種制度下,南人的地位是最卑賤的。
元朝法律規定:蒙古人毆打漢人、南人時,后者不得還手,違者治罪;若蒙古人打死漢人,賠償喪葬費即可免死;而漢人、南人若傷害蒙古人,無論情節輕重,都得處死。
正是因為這套粗暴制度的壓迫,元朝僅維持了97年,就被洪武大帝推翻了,他高呼“驅逐胡虜,恢復中華”,把中華文明從水火血淚中拯救出來。
然而,印度的達羅毗荼人則沒這么幸運,在被各種外來民族輪番征服后,他們心甘情愿的忍受了3500多年,如今依然沐浴在種姓制度的光輝之下,這又是為什么呢?
說直白點,相比于征服印度的雅利安人,蒙古征服者還是吃了沒文化的虧。
雅利安人能征服印度,靠的當然是武力,但與此同時,他們還特別會講故事,用一套環環相扣的精神洗腦,讓達羅毗荼人心甘情愿的被他們統治。
這就要說到印度種姓制度的起源,雅利安人發明的“瓦爾納制度”,在這套制度中,他們把人分為四個種姓,分別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
前三個種姓都是雅利安人,也是統治者的基本盤。這種三打一的制度設計,明顯比蒙古人二對二的結構要穩定得多,而且在這套制度外,還有一系列連招的支撐。
在種姓劃分中,掌握神權的祭司是婆羅門,擁有暴力的武士是剎帝利,商人與牧民則稱為吠舍,而被征服的達羅毗荼人就是首陀羅。
于是,雅利安人設計的第一個連招就出現了。
因為在首陀羅之下,還有被視為“不潔凈”群體的達利特,你可以理解成“賤民”或奴隸。要知道,在相當長的人類歷史上,奴隸是不被當成人的。
這一招妙就妙在,雖然達羅毗荼人受到壓迫,但他們還可以壓迫達利特,而就算在達利特內部,竟然還有高達幾千個亞種,一層層的向下傳導壓迫。
但是,這個設計還有一個漏洞,那就是占據人口優勢的達羅毗荼人,如果想更進一步,從首陀羅逆襲成為廢舍,或者更高的種姓級別,那將會成為社會的不穩定因素。
于是,雅利安人的第二個連招又來了。
他們搬出了梵天大神,聲稱所有人都是由梵天身體化生,當然不包括被梵天踩在腳下的達利特。
既然都是由梵天身體所生,那大家就都是平等的,只是社會分工不同。請注意,這里的平等是指“靈魂”平等。
也就是說,四個種姓的肉體是不平等的。如果想實現種姓的躍遷,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受苦累積福報,以求來世投胎成為高種姓。
我呸,這種騙人的鬼話中國人肯定不信,但是印度人信,這又是為什么呢?
因為生死輪回的觀念,在中國并沒有印度那么深刻,中國人雖然也相信因果報應,但更加注重當下的生活質量,而不是把一生放在追求來世上。
而印度人則不同,他們認為這輩子受夠了苦,下輩子就可以變成高種姓享福。而且即便這輩子活的很辛苦,依然還有比自己更辛苦的人,甘愿承受自己的壓迫。
那問題就來了,如果某個印度人突然覺醒,直接躺平了,老子就是不受你們的壓迫,看你能拿我怎么樣?這又該怎么辦呢?
婆羅門說了,這樣不行呀。你現在雖然受苦,好歹還是一個首陀羅。但如果你不努力吃苦修行,那你的果報就不夠,下輩子很可能投胎變成達利特,因為人的肉體雖然會死亡,但靈魂是永恒的。
我的天哪,首陀羅一聽這話,瞬間頭皮發麻,我才不要成為達利特。
這套話術同樣適用于達利特,因為你雖然是個達利特,但好歹還擁有人形,如果你不夠努力吃苦,或者作奸犯科,那下輩子可能就要變成動物了。
但是,達利特如果在今生絕對服從種姓秩序、承受苦難,就有可能積累善業,在來世投胎為更高種姓。于是就這樣,達利特也被拿捏了。
然后經過幾千年的馴化,這種“今生受苦,來生享福”的觀念,就深入到印度人的心里。
所以,我們經常會看到印度的苦行僧,通過各種極端行為,來挑戰人類肉體的痛苦極限。
有不吃飯的,有在荊棘叢中滾的,有把手舉起來幾十年不放下的,反正就是各種不可思議行為,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做不到的。
這就能解釋,明明不少印度人過得很差,但他們并不感到痛苦,有人說這是信仰的力量!
這分明就是雅利安人的神棍精神奴役,還美其名曰為信仰?去你的信仰,你要是敢到印度喝一個月恒河水,我就相信你是個正常人。
上面說了兩個連招,接下來再說第三個連招,那就是種姓制度的身份隔離。
印度的高種姓和低種姓,首先在膚色上差異就很大,高種姓多以白皮膚為主,低種姓的首陀羅,以及不配擁有種姓的達利特,則以深皮膚為主。
你想呀,高種性的人天生皮膚就白,再加上又不用干什么苦活累活,疊加受教育程度和教養,就會顯得比較高端。
而低種姓的人天生皮膚就黑,長期干臟活累活,風吹日曬雨淋,也接受不了什么良好的教育,每天都是為了生存而奔波,形象一看就是來自社會底層。
所以在印度,你一眼就可以分清楚,一個人是高種姓還是低種姓。那些問低種姓為何不冒充高種姓的人,現在明白為什了吧!
這就像把你派到非洲去假裝酋長,你覺得你能成功嗎?還是會被打到連親媽都不認識?
說到這兒,我想起黃家駒的《光輝歲月》,雖說膚色是天生的,但對于膚色的定義卻來自后天。
不得不說,婆羅門騙人的鬼話,確實很能忽悠沒文化的低種姓人。
他們將雅利安人的白膚色與“純凈”綁定,將低種姓原住民的深膚色與“不潔”關聯,然后再用“業報輪回”的觀念反向論證,如果你前世沒做惡業,為什么你的皮膚是深色的?
這種讓人自證清白的PUA話術,首陀羅和達利特根本回答不了,于是只能安心的做著低賤的工作,享受著吃苦的樂趣累積善業,期盼來世能夠成為高種姓的人。
除了以神之名的話術洗腦,強制的基因隔離也很關鍵。在印度,高種姓與低種姓是不通婚的,在上三姓內部,高種姓的男人可以娶低種姓的女人,反過來則不行。
如果有人為了愛情,要沖破傳統,特別是高種姓女孩,嫁給低種姓男孩,則被視為墮落和不潔,遭到整個家族的拋棄。
2018年,印度海德拉邦的一位高種姓的父親,就親自砍掉了女兒的手,起因是她的男朋友是個低種姓,我估計男的可能是個達利特,因為達利特被認為是不可接觸者。
你可能會問,如此不講人權的種姓制度,難道印度歷史上就沒有偉大的領袖,領導人民摧毀它嗎?
這是一個好問題,作為最早征服者的雅利安人,只是給種姓制度開了個頭,那如果后來的征服者愿意摧毀種姓制度,那印度豈不是要上演了中華文明的奇跡?
然而,這樣的事并沒有發生,因為后來的征服者,全都選擇完善和鞏固種姓制度的影響。
印度歷史上最不缺的就是征服者,除了雅利安人,還有波斯人、希臘人、突厥人、阿拉伯人、蒙古人,阿富汗人、英國人等,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10個以上外來勢力,在印度建立過長期政權。
而這些征服者,要么直接成為了剎帝利,要么擁有類似于剎帝利的特權。
他們只需要通過與婆羅門合作,就可以用最低的成本,來統治這片土地,所以,他們完全沒有動力去摧毀種姓制度,讓自己的統治變得脆弱,于是種姓制度就一直在印度延續,以至于成為印度文化的一部分。
到了英國殖民印度期間,更是把種姓制度發揮到了極致:他們通過人口普查精確劃分種姓,并將其作為征稅、征兵、分配資源的依據。
他們刻意強化高種姓的特權以換取合作,難怪印度高層如此認可英國,并且以被英國殖民為榮,這與英國在印度強化種姓制度的政策,是有很大關系的,因為在這套制度下,他們的利益是一致的,自然也就成了一伙人。
那么,為何印度民間就出不了陳勝,反而讓甘地這樣的人成為了英雄?
這個問題很有深度,因為種姓制度早已從根源上,消解了被壓迫者“聯合起來”的可能性。
要知道,種姓制度不僅區分“高”與“低”,即便在低種姓內部,也被劃分出無數個“阇提”,你可以理解為低種姓內部的種姓制度,而且每個阇提都有嚴格的職業與通婚限制。
比如,首陀羅內部有“鐵匠阇提”、“陶工阇提”、“清潔工阇提”,它們之間也有鄙視鏈,一個看不起一個。這種源自“底層內部的分裂”,讓他們很難形成統一的聯合體。
而且,反抗種姓制度的行為本身,就被宗教定義為惡行,只會增加惡業,來世墮落成更低的種姓或動物。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甘地在印度就只能搞非暴力不合作運動,而不是法國轟轟烈烈式的大革命,因為印度根本就不具備這樣的社會基礎。
對印度人而言,無論處于什么樣的社會階層,他們幾乎都會這樣想,要反抗你去反抗,不要影響我吃苦修行,來世成為高種姓的人。
難怪在戴季陶訪問印度時,當他問甘地對中國抗戰的看法,甘地會說出“先讓日本人殺2億,剩下的2億人依然不屈服”的話。
因為甘地太了解印度,但不了解日本,更不了解中國,氣的蔣介石直言,如果按照甘地的說法辦,那早亡國了。
印度的種姓制度能存續至今,還在于它不是一套“僵化的法典”,而是具有極強“兼容性”的“社會底層操作系統”。
它能不斷吸收新變量,如征服者、新職業群體、外來文化等,將其納入“種姓框架”,同時還能保持核心邏輯不變。
所以,印度表面上是4個種姓,但亞種姓和阇提卻高達5000多個,他們不僅是職業的不同,更是社會地位和鄙視鏈的不同。
這才是種姓制度在印度根深蒂固的原因,因為每一個人既是種姓制度的受害者,又是種姓制度的踐行者。
他們嘴上反對種姓制度,其實不是真的反對,只是對自己在種姓制度中所處的地位不滿罷了。
這就是為什么,即便印度憲法已經廢除了種姓制度,但種姓制度卻依然根深蒂固的原因,因為憲法無法廢除種姓制度廣泛的社會基礎,以及穿越歷史的強大影響力。
更讓人值得警惕的是,種姓制度的精髓已經隨著印度移民,開始在歐美各國蔓延。但凡有印度人的地方,就要分個三六九等,就要有一套尊卑有序的鄙視鏈。
可以說,有種姓制度加持的印度,就是打不死的小強,生命力極其頑強,就算你把印度征服了,你也會變成剎帝利,成為印度種姓制度的一部分。
這真是可怕,幸虧我們當時從印度撤了回來,要不然,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搞不好我們就得自己人打自己人了。
不得不說,跟印度當鄰居,真的很頭疼。
但比這更頭疼的是,你們小區或你家隔壁,搬來了印度人!看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吧,那真是一種有苦說不出的感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