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國有國法,家有家規。
大到國家,小到地方,每一個地方都有自己一套獨特的解決沖突的方法,東北有弗雷爾卓德,福建有媽祖調解室,貴州則有民歌調解室。
山歌是貴州少數民族一生的注腳,他們把對土地的贊美,對生活的熱愛,全都揉進了婉轉的曲調中。
男女調情得唱山歌,吵架得唱山歌,結婚得唱山歌,離婚上了法庭還是得唱山歌,山歌貫穿貴州諸多少數民族的一生。
在貴州的法庭上,字句嚴謹的法律說辭總是難以解開原告被告的心結,而山歌卻擁有春風化雨的能力。
從2009年開始,貴州省榕江縣法院開始在全縣推廣民歌法庭這一做法。轄區居民主要以侗族、苗族、漢族為主,漢族山歌、苗族古歌、侗族琵琶歌等民間歌文化盛行。
通過民歌法庭化解鄰里糾紛、家庭關系,往往能產生奇效,堪稱在地化最佳實踐。
如果你去貴州開一次庭院,聽到原告和被告對起了山歌,絕對不要驚訝,他們可以把兩個小時的庭審,直接開成山歌演唱會。
“原告唱,原告唱,原告完被告唱,被告唱,被告唱,被告唱完,法官唱……”
“法官:我宣布這次的結果是…
調解員:等一下還有一個八拍。”
在貴州想要勸解別人,得先學會唱山歌,如果你用普通話梳理案情,原告被告很可能聽得一頭霧水。
但如果律師熟練掌握山歌韻腳,直接來上一段,那么陪審團都會忍不住給你打call。
前兩年有一起水族民歌引發的名譽侵權案,禍起山歌,最后仍然靠山歌化解。
被告人在微信群里唱山歌污蔑原告夫婦,原告一舉將被告告上法庭。剛開始被告阿嬤對于污蔑別人的做法置若罔聞,她竟然說要分別賠對方夫妻一人280元,外加一兩肉,一只雞一只鴨,十斤酒。
氣得原告當場要:“阿雷雷~”零幀起手。
主審法官也是水族,他知道水族有民歌調解的傳統,很多水族群眾都相信,歌聲比話語更能打動人心,所以法官特意聘請了民歌調解員,來協助法庭調解。
兩位民歌調解員化身為吟游詩人,將案情用水族民歌娓娓道來,就像那位在街頭勸兩只貓不要打架的大爺:“蒜鳥蒜鳥,都不容易。”
最后原告被告實現庭外和解,被告同意賠禮道歉,當場轉賬10838元。
山歌就像一把雙刃劍,既可以傷人,也可以進行調解,貴州法院發現了這把利劍的妙用。
法院從村寨的山歌好手里選拔了三十幾位民歌調解員,有的甚至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晚寨侗族琵琶歌的傳承人,平日里他們游走在村寨從事勞作生產,一遇到法院案件的召喚,他們就會帶上民族樂器,盛裝奔赴法庭。
數據顯示,十余年來,民歌法庭成功調解鄰里糾紛200余件,調解成功率超90%,實現案件信訪率清零。
這些民歌調解員把山歌創作帶進了法庭,他們對民間的文化進行了提煉,并賦予了新的框架,還把法律條文唱成了通俗易懂的山歌。
如今在榕江法庭,已經快形成無歌師不調解的局面。要是今天的案件沒有山歌響起,法庭上的人總會覺得耳朵缺少些什么。
甚至有人專門盯著有民歌調解員的案件場次,選擇旁聽審理,就像在選擇livehouse的演出。
有的民歌調解員會專門針對一個案子寫一首歌,這對他們來說確實像是在準備演出的曲目,有時候還會進行臨場發揮。
有位歌師曾在法庭上用民歌講述了原告和被告兩人從談戀愛到結婚生子、撫育子女的過程,唱哭了這對夫妻,后來兩人給調解室送來了十雙筷子。
“能寫出這樣的歌詞來,顯然調解員與夫妻倆已經是推心置腹了,在唱的過程中也普了法。”
在榕江法院的宣傳欄上,他們會把一些法庭上誕生的民歌作品進行公示,相當于當地的Billboard。
有一首《勸夫妻》唱到:“……哪個家庭沒有氣,哪個夫妻沒相爭。世間夫妻是緣分,天作之合成家庭。離婚又有什么好,丟兒丟女最可憐。凡事兩人相互忍,干田還靠春雨淋。牙咬舌頭莫記仇,家和才會萬事興……”
還有一首《互敬互愛心莫移》勸道:“……重建家庭不容易,兒女作賤好孤凄。討得后娘成后父,嫁得二婚是后妻。感情還是舊的好,不是商鋪去買衣。一夫一妻同到老,只講合來莫講離……”
《夫妻和睦過終生》勸道:“馬有失蹄人有錯,哪有事事都稱心。灶上碗盞有相碰,磕磕碰碰莫認真。夫妻漚氣莫隔夜,最多氣到明早晨。你會氣來要會醒,才算聰明大量人……”
在審理一起離婚案時,民歌調解員深情唱響《勸歌》,妻子深受觸動,當庭撤回訴訟。
這些歌聲美妙動人,妙語連珠,發人深思,好多對夫妻聽得淚灑法庭,接到判決書后直接選擇不上訴。
除了調解夫妻關系,民歌法庭還擅長解決鄰里糾紛。有一件長達十三年積怨的鄰里糾紛,法官巧用民歌加典故的方式,成功化解矛盾,讓兩家人重歸于好。
回家后兩家人辦酒席慶祝,還在酒席上對唱起友好的山歌來,優美的山歌響徹整個寨子。
有網友說:“真是一個猴一個栓法,一個地方一個法。”
“雖然評論很多人都在笑,但是想解釋一下很多上了年紀的人是聽不懂政策和法律的,山歌其實在基層治理上是發揮了一定作用的。”
在榕江縣的寨子里,鼓樓下悠揚的侗族大歌伴著裊裊炊煙升起,幾位老人正輕聲哼唱著祖輩傳下的曲調。
那些呢喃的調子一響起,仿佛聽到了祖先的訓誡,大地的回響,天地人心,不辯自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