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才入駐天貓的新商家“時余”,在“6·18”期間銷售額增長強勁,突破了1000萬元,超越其設定的目標。這一亮眼成績源于商家立足佛山家具產業帶,在天貓平臺支持下放大優質商品的優勢,并精準地把握住平臺的重要商機,得以從入駐至今持續爆發。
抓住四點,打造優質貨品力
懷揣著懷舊、復古、制造經典理念的年輕品牌時余,于2024年6月創立,7月便入駐天貓。作為年輕品牌,它切入中古風賽道,開拓高客單家具市場,并圍繞自身定位不斷強化貨品力。
1、高標準設計感
設計師出身、擁有多年家具制造行業經驗的“時余”創始人兼總經理周偉,因看好中古風機遇而創立該品牌。
中古風(中世紀現代風格)強調的是“復古懷舊感”與“極簡實用性”的融合,近年來,這類風格在社交媒體深受年輕消費者的喜愛,不論是話題還是圖文,熱度都持續攀升。
洞察到這一趨勢,團隊在做過深入的線上線下調研后,確認中古風家具增長勢頭強勁,遂決定進軍這片新興藍海市場,并以“高標準”塑造獨特的品牌心智與設計風格,將其打造為核心競爭力。
為此,周偉和團隊提前了籌備一年,親自操刀產品的設計環節。他從文藝復興時期汲取到了不少靈感,再溯源古希臘與古羅馬建筑,最終創作出外形厚重端莊、線條簡潔流暢的作品。每件“時余”家具都力求通過簡約的裝飾感,傳遞高貴、古典與優雅的氣質,并在所有視覺呈現中,烙印下品牌獨有的美學印記。
02、新品迭代能力
依托佛山家具產業帶的優勢,時余具備自建全實木打樣工廠、6000平方米實體展廳和專業美學團隊的完整布局,確保對生產、展示到銷售環節的全面管理。強化產品競爭力的另一關鍵,在于其積極構建的設計專利體系。
運營負責人曹煌表示,時余迄今推出的100多件產品均擁有設計專利。典型如熱賣的法式中古風梳妝臺,其專利設計實現了多樣功能與形態,能完美匹配各類空間尺寸和擺放需求。
源頭工廠的自主權,賦予了時余高效的新品迭代能力。目前,每月均有3-4款新品準時面市。
3、品類多元化能力
自創立近一年以來,“時余”持續推動品類多元化。
起初,品牌以柜類小件為起點,涉足競爭強度相對較低的領域。在穩固該品類市場地位后,其業務范圍迅速延伸至床具、沙發等大型家具及桌類、茶幾等全屋系列,覆蓋客廳、餐廳、臥室等多場景的搭配需求。
全屋產品體系的完善,有效拉升了客單價。目前客單價區間已從5000元上升至7000元,高峰促銷期可達8000元以上。
4、產品的交付能力
一般情況下,家具行業的供貨周期是比較長的,消費者在線上下單后,交付周期通常為30天。“時余”品牌方意識到這點,高度關注貨品交付的時效性。這也是新品牌能在短時間內,快速脫穎而出的關鍵。
“時余”致力于現貨銷售模式,努力將供貨周期壓縮至一周,以提升客戶體驗。
據曹煌介紹,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在于公司對增長前景的信心,這在日常運營中已得到印證。因此,時余將庫存深度維持在月銷售額的兩倍水平,確保每款鏈接的產品均有備貨,從而保障了產品的及時交付。
在持續強化貨品能力的情況下,時余的銷售業績也實現了快速增長。從創立初期設定月銷售額百萬元的初步目標,到如今具備在大型促銷活動中沖擊千萬元目標的能力,這一系列發展都與天貓平臺的助力密不可分。
將大促打造為品牌增長的關鍵
2024年7月,“時余”的天貓旗艦店正式開業,同年10月,品牌確立了百萬元的銷售額目標并開始在淘系進行付費推廣。在2024年天貓“雙11”活動中,“時余”的銷售額達到80萬元。之后,其在天貓平臺的數據不斷刷新紀錄、持續超出預期:在去年“雙12”大促中,品牌的銷售額突破150萬元,2025年“38節”大促中的銷售額攀升至260萬元,直至“6·18”大促劍指千萬元目標……
這個敢于創新的新興品牌,僅用了不到一年時間,便完成了從百萬級商家到千萬級商家的跨越式發展。這種高速成長源于公司把握住了創立以來每一次線上大型促銷的機遇,使其真正成為驅動品牌增長的引擎。
深入剖析時余的大促成績,其背后依托的是精細化的布局以及與平臺緊密協同的深厚積累。
1、確立天貓為核心戰略平臺
其實,早在“時余”成立之初,團隊就明確了線上市場的戰略方向——進行全渠道布局。其中,天貓憑借其龐大的精準用戶群體吸引了“時余”,成為其開拓市場的核心陣地。
曹煌指出,在“時余”的客戶群體中,女性占比高達70%—80%,“精致媽媽”已成為核心目標人群。這類人在許多平臺都規模有限,且比較分散,但在天貓,“時余”能有效地觸達這些女性,并顯著地放大營銷的效能。
此外,“時余”運營團隊擁有多年傳統電商行業經驗,對天貓平臺的運營規則非常熟悉,也相信天貓能為新品牌提供信用背書。令曹煌印象深刻的是,天貓為扶持新商家推出了多項舉措,如流量券和免年費政策,有效幫助“時余”實現了開店后的快速冷啟動。
2、堅定投入與精細優化
周偉將長期主義理念貫徹到業務各個環節。所以,在店鋪起步階段,團隊就做了大量的推廣和投入,并持續保持力度。據曹煌透露,時余的推廣費用投入占比達到20%,在品牌開店初期和大促期間占比更高。
因為品牌的產品覆蓋了多個品類,運營團隊需確保每個品類都有明星產品,且每個重點產品都能在流量池中占據一席之地。
除了前端的運營費用外,“時余”在工廠產能方面的投入也不遺余力,始終緊跟快速增長的銷量步伐,全力保障現貨供應和交付時效,這更是面向未來的戰略性投入。
同時,團隊高度重視投入的有效性,建立了以數據為核心的復盤機制。在每周例會上,團隊會回顧上周的業績,將其拆分為售前數據、供應商數據和運營流量數據進行分析,據此預測下月業績增長趨勢,并持續優化運營策略。
“時余”珍視付費推廣帶來的數據反饋,這些數據指導著推廣力度的調整(是該收縮還是加碼)以及運營細節的優化。曹煌介紹,“時余”的日常運營推廣主要依賴萬相臺手動標準精準關鍵詞計劃,輔以智能計劃。
業績增長的同時,也暴露出不少運營側的問題,顯示出了更多需要優化的環節。“我們每周都會優化一兩個點”,曹煌表示,其店鋪主圖、短視頻、詳情頁都經歷了多輪迭代升級。
秉承品牌對調性和美學的高要求,“時余”店鋪主圖以簡潔風為主,杜絕任何促銷信息堆砌,維持干凈的感覺。曹煌解釋道:“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在于美學而非價格,必須清晰自身定位。”
為了達到最好的美學效果,品牌的短視頻拍攝設備都是專業級,后續還開發了一些專屬濾鏡,以及專屬視頻模板。
當客戶分享買家秀時,時余會主動聯系客戶,鼓勵其分享效果更佳的展廳同款實物照片,在保證真實性的前提下力求細節完美。
持續的堅定投入與精細優化,共同匯聚成支撐“時余”成長的強大動力。
3、以數據分析驅動全局經營
“我們公司對數據是非常重視的。”曹煌強調,數據對新品牌來說,是非常關鍵了,驗證了“時余”的爆發式增長與其前期積累密不可分。
在數據的基礎上,“時余”推出月度銷售目標、備貨深度等關鍵數據,數據也是售前、運營、美學團隊和供應商等各崗位、環節的工作重心與考核標準,有了數據的支撐,才能提升整體的運營質量。
作為高客單價行業,售前環節對訂單的成交至關重要。因此,“時余”自有的售前客服團隊是有考核指標的,根據對客服人員的轉化率、服務時長、回訪率流失率、客戶會話輪次、會話深度及聊天記錄分析等,對他們進行考核,實行每周競爭和淘汰機制。
此外,數據也是美學團隊必須要參考的因素。比如某款產品的轉化數據、用戶停留時長等信息,這些數據的增長,是設計師審美提高的標準。
4、“6·18”大促的成功之道
日常的扎實運營為“時余”在最近的大促節點積累了強大的爆發勢能。今年雖然是“時余”首次參與“6·18”,但團隊在大促前,便已胸有成竹。
首先,品牌依據平臺大促節奏,提前兩個月制定了沖刺千萬元銷售額的總目標,并將任務清晰地拆解至各團隊,確保職責分明。
其次,團隊借鑒以往大促的成功經驗,特別注重預售開始前的“引流蓄水”,持續在站外社交媒體,進行內容種草和推廣,集中資源打造潛力爆款。那些在日常測款時,就表現優異的產品,是品牌在“6·18”期間重點投入的對象。
同時,團隊還積極與天貓平臺保持溝通。除參與“天貓藍星計劃”為新商家提供的淘寶教育講師1對1陪跑診斷服務外,遇到任何問題都及時聯系平臺小二,迅速解決困難。
大促期間,團隊驚喜地發現,在一系列的操作下,店鋪轉化率提高到了23%—25%,單筆訂單成本控制在300元左右,表現優于平日。最終,品牌“6·18”的銷售額成功突破千萬元,再次超出預期目標。
天貓“6·18”的成功,極大增強了“時余”持續投入的信心。曹煌透露,公司計劃投資工廠以擴大產能。面對激增的銷量對有限產能的擠壓,“時余”并未選擇拖延交付。曹煌表示:“周總著眼于長遠發展,我們不會為了短期目標而削減必要開支。”
目前,加大研發投入、優化視覺呈現、提升售前轉化率、增強客戶忠誠度、提高流量精準度等工作已列入團隊日程。秉持長期主義的“時余”,必將在天貓這片沃土上成長得更快、更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