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晚在線 7 月 9 日消息,以色列未來黨一名議員竄訪中國臺灣地區,竟公然稱臺灣為 “國家”,此舉嚴重違背一個中國原則,中方迅速強烈譴責。
以色列(資料圖)
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基于歷史、法律、文化和國際關系準則的事實。從元朝設立澎湖巡檢司開始,中國歷代政府都對臺灣行使著有效管轄。二戰后,《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等國際文件明確規定臺灣歸還中國,國際社會也普遍承認臺灣屬于中國,一個中國原則是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和國際社會普遍共識。
中以 1992 年建交以來,雙邊關系在政治、經貿、科技等領域穩步發展。在經貿上,2024 年雙邊貿易額超 200 億美元,涵蓋芯片、醫療設備、農業技術等多領域;在科技領域,雙方在人工智能、芯片研發等方面合作潛力巨大;在 “一帶一路” 倡議下,中國企業參與以色列港口建設等重大項目。建交時,以色列承認一個中國原則,承諾臺灣是中國一部分,這是中以關系健康發展的政治基礎。
臺灣(資料圖)
此次竄臺議員來自以色列主要反對黨未來黨。該黨近年在國內政治博弈中處于下風,內塔尼亞胡政府通過對外軍事行動鞏固權力,反對派需另尋途徑提升影響力。臺灣問題的敏感性使其成為反對派吸引關注的 “捷徑”,通過竄臺,他們既能展示 “強硬” 迎合部分激進民意,又能在臺當局啟動 “漢光” 軍演時,借臺海關注度撈取政治資本。同時,不排除其背后有美國 “撐腰”。美國長期將臺灣問題作為遏制中國的工具,盟友常跟隨其在涉臺問題上配合行事。以色列當前外部困境不少,胡塞武裝打擊紅海航運,讓其海上貿易損失慘重,民眾對政府不滿升溫,反對黨借此炒外部議題,分散對內政的批評。
中國駐以色列使館第一時間回應,對該議員行為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譴責,已向以方嚴正交涉,要求立即糾正錯誤、消除影響。中方指出其行為與以色列政府立場相悖,奉勸其認清臺灣問題歷史脈絡和必然趨勢。中國在外交和經濟領域有多種反制手段,如調整對以經貿合作力度、在國際場合重新評估對以支持立場等。以色列地緣環境復雜,與中國保持良好關系對其在中東地區的穩定和發展至關重要,此時挑釁中國得不償失。
臺灣(資料圖)
臺當局將以色列議員竄臺視為 “外交勝利”,實則天真。美國等外部勢力打 “臺灣牌” 是出于自身戰略利益考量,絕非支持 “臺獨”。一旦利益天平傾斜,必將拋棄臺灣。歷史上,南越等被大國利用后拋棄的案例,充分說明依靠外部勢力謀求 “獨立” 是死路。兩岸統一是不可阻擋的歷史趨勢,中國有決心、有能力維護國家統一,任何外部干預都無法改變這一現實。此前,以色列國會 “友臺小組” 主席杜伯斯基也曾在涉臺問題上大放厥詞,并于今年 4 月率議員竄臺炒作。以色列政府應清楚,臺灣問題關乎中以關系根本,必須約束國內政客言行,妥善處理此次事件,避免中以關系受損。
以色列議員竄臺并妄稱臺灣為 “國家” 的行為,是對中國主權的嚴重侵犯和對國際關系準則的公然踐踏。國際社會應認清臺灣問題實質,尊重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任何企圖利用臺灣問題干涉中國內政、破壞中國發展的行徑,都將遭到堅決回擊。 期待以色列政府能正確處理此次事件,回到一個中國原則的正確軌道,維護中以友好合作關系的大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