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肯尼迪”號航母2019年高調下水,如今卻推遲到2027年交付,中國福建艦2022年才下水,今年已進入服役倒計時。這場跨越太平洋的航母競賽里,美國造船業的衰弱與中國軍工的爆發形成刺眼對比——當福特級深陷技術泥潭時,電磁彈射的福建艦正劈波斬浪。
下水時間差背后的工業變局
2019年12月,美國紐波特紐斯船廠為“肯尼迪”號舉行盛大下水儀式。這艘滿載排水量11萬噸的核動力巨艦,當時被美軍寄予厚望。誰也想不到,六年過去它還在船廠里“難產”:電磁彈射器認證卡殼,武器升降機測試遇阻,交付時間從2024年一路拖延到2027年。
反觀中國福建艦,2022年6月才從上海江南造船廠滑入長江。可人家悶聲干大事:8次海試一氣呵成,電磁彈射器用紅色測試車驗證可靠性,連甲板涂層都經受了艦載機起降考驗。軍事專家張軍社說得直白:“從海試頻率看,福建艦距離服役只差臨門一腳”。
技術迭代的龜兔賽跑
肯尼迪號栽跟頭的關鍵,在于貪大求全的技術路線。它要同時搞定新型核反應堆、電磁彈射和智能彈藥庫,結果每個系統都在“打架”。最諷刺的是,美國為福特級研發電磁彈射花了21年,中國卻通過馬偉明院士團隊的
中壓直流綜合電力系統
,五年實現技術反超——福建艦的電磁彈射器連蒸汽余煙都沒有,干凈利落。
再看造船能力。美國如今只剩紐波特紐斯一家能造航母,工人平均年齡49歲;中國四大造船基地僅上海長興島就有3個50萬噸級船塢,福建艦從切割鋼板到下水只用了38個月。難怪美軍報告哀嘆:“我們造一艘的時間,夠中國下水兩艘”。
多米諾骨牌開始倒塌
肯尼迪號延期引爆連鎖反應:老邁的“尼米茲”號明年必須退役,美軍航母數量將跌破11艘,二戰以來首次。更扎心的是,福建艦服役后中國將進入三航母時代,003型的004號核動力航母模塊已現身大連船廠。衛星圖顯示,這個12萬噸的“海上城堡”搭載交叉布局電磁彈射器,比福特級還寬5米。
美國海軍學會算過筆賬:中國保持5年1艘的造艦節奏,到2050年航母數將反超美國。而美軍福特級三號艦“企業”號已延期到2030年,船廠焊工缺口高達3100人。
當我們在看航母時在看什么
福建艦甲板上騰空的殲-15,與肯尼迪號生銹的電磁軌道,恰似兩個時代的隱喻。美國造船業為“肯尼迪”投入的280億美元,足夠中國造3艘福建艦;而中國船廠龍門吊下的004型核動力模塊,正把科幻電影場景搬進現實。
航母從來不是孤立的武器。福建艦海試期間,江南廠004型的艦體模塊已開始焊接;美國卻要把軍艦維修外包給韓國。當肯尼迪號還在為升降機發愁時,中國工程師已在測試艦載激光炮的電力分配方案——工業體系的代差,比航母甲板的距離更難逾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