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講,不管印度人說什么,你反過來聽才是真話。
5月7日印巴空戰之后,他們自以為只要靠宣講團“滿世界忽悠”,黑的就肯定能變白,但其實全世界都只是在“看戲”。
印度人說,不是我們空軍飛行員技術不行,就是“陣風”性能太差,這個鍋必須法國背。
我一直替法國“陣風”覺得不值,直到發生了一件事,我才明白印巴空戰根本沒這個簡單。
文|局外人
歡迎評論|點贊|收藏|轉發
01、印度的迷之操作
“陣風”不是爛飛機,相比英德意西4國聯手,才好不容易折騰出來的“臺風”,法國一家就弄出來了“陣風“。
可以這么講,”陣風“才是歐洲先進戰斗機的巔峰之作,也是絕筆之作。
而非”臺風“。
勝者王敗者寇,這話確實沒錯,但5月7日既不是中印空軍直接交手,更不是中法空軍一較高下,而是印巴空軍使用購自第三國戰機交戰,毫不客氣地講,勝敗往往不取決于飛行員的駕駛技術,而是取決于第三國的”良心“。
當然了,飛行員的駕駛技術也至關重要。
我不知道印度空軍為什么不買“流星”,這種真正能和霹靂-15E對標的中程空空導彈。
事實就是,他們只買了射程不到100公里的“米卡”。
輸是必然的,不輸才奇怪。
印度空軍的這種迷之操作,甚至曾經讓我一度懷疑,“巴基斯坦是不是真的打入了印度空軍高層。”
當然了,還有一種解釋:
印度空軍心高氣傲,手握“掛滿榮譽勛章”的“陣風”,心里根本看不上毫無實戰經驗的殲-10CE,再加上殲-10CE是純正血統的中國戰機。
他們也需要這種心氣,從“陣風”到貨的那一刻起,他們就堅信“陣風的真正對手就是殲-20這種五代隱身戰機”。
不要提殲-16、殲-11B、殲-10C,更別說專門用來出口的殲-10CE了。
這就是經歷對思維的錯誤引導的必然結果,類似“童年陰影”意思。
從蘇-30MKI到米格-29K,印度被坑過在太多了,導致他們已經形成一種思維:
外貿戰機性能肯定縮水50%,殲-10C性能本來就一般,殲-10CE肯定更一般,“陣風”單挑都是欺負他們,必須一架打三架。
很可惜,我們是有良心的大國,沒有3:0,而是0:3。
更滑稽的是,近期有出現了一則消息,印度空軍并不只損失了3架“陣風”,而是4架。
一枚霹靂-15E,最遠180公里擊落。
這個戰績足夠吹一輩子了。
就在大家都逐漸接受印度空軍損失3架“陣風”的時候,估計他們自己也慢慢接受了,下面這個消息在這個時候,真不知道是不是巧合。
據《Airforces Monthly (UK)》雜志披露:
印巴空戰確實有3架“陣風”被擊落,但其實還有2架受傷返回機場,其中1架無法修復。
因此,殲-10CE的真正戰績是4架“陣風”,而非3架。
這種消息才折磨人,就像日常交水電費一樣,一開始告知你交100塊,雖然多了點,但是交了也就交了,半個月后,有人突然告訴你:
不要意思,先生/女士,半個月前您交水電費的時候,系統故障了,您的真實費用是120塊,實在抱歉,現在您還需要補交20塊。
就算對方態度再誠懇,你心里肯定是“一百只馬在奔騰”。
我想,這應該也是印度空軍此刻的心里狀態。
一共就買了36架,就算妥善率再高,能起飛30架就不錯。
也不可能全部都部署到印巴邊境,中印邊境也得要,那就一家一半吧,也就是15架。
好家伙,一場戰斗就損失了4架,直接去掉了三分之一,這還打什么仗,揚什么威。
誰都知道這仗沒法打,中國知道,美國知道,法國知道,俄羅斯知道,只有印度自己,假裝不知道。
02、印巴空戰的真實情況
說實話,我一直想不通,5月7日當天印度空軍為什么要組織大規模進攻,戰機多達70-80架,怎么就覺得一舉就能擊敗巴基斯坦空軍。
換做我,根本就不會冒這么大險。
2019年,巴基斯坦空軍就已經使用F-16,擊落了印度空軍的米格-21,關于網上大肆宣傳的F-16被鎖,根本沒這么夸張,再加上巴基斯坦空軍還裝備了100多架“梟龍”,印巴空軍基本屬于同代水平,并沒有代差。
就更別提“印度版陣風”連“流星”空空導彈都沒有裝備。
自傲加輕敵,這應該才是印度空軍大敗的核心原因,并不能盲目把責任攤到印度空軍飛行員身上,這確實不公平。
說到這,我就想到了另一件事:
美英法在那的西方空軍,直到2015年依然固執的覺得,中國空軍的空戰距離只有70公里。
但就在那一年,射程200公里的霹靂-15服役了。
不能說他們情報不準,而是負責分析情報的人,不愿意相信,或者寧愿相信是情報錯了,不管是什么原因,反正沒有實戰,就無法證明誰真誰假。
直到10年后印巴空戰,霹靂-15才終于“沉冤昭雪”。
“你從哪獲得這份情報?”
“啥?“提交情報的人傻眼了。
”我們美國空軍全球最強,尚且只有射程150公里的AIM-120D,他們絕不可能超過我們。”這名高官眼神犀利而又自傲。
這個世界就是這樣,嘴說千遍不如事做一遍。
為什么那幾家全球知名媒體對印巴空戰的報道極少,幾乎就沒有報道,就是這個原因。
“信息繭房”被打破了。
誰都知道殲-10CE能在180公里外擊落“陣風”,而在這個距離上,“陣風”竟然都不知道自己被鎖定了。
換個角度來說,印度空軍背鍋了,只是他倒霉而已。
換成法國空軍自己,有可能也是這個結局,頂多就是難度大了點,但大概率還是被擊落,據消息稱,“流星”導彈的最大射程也就是150公里左右,低于霹靂-15E,不可逃逸區同樣也低于霹靂-15E。
時間越久,越對印度空軍不利。
殲-35出售只是時間問題,不管巴基斯坦空軍買不買,他們都已經有了選擇,而且只要中國同意,交付就只是時間問題,這就是中巴友誼的作用。
反觀印度空軍,還能找誰?
美國?俄羅斯?還是韓國?恐怕他對誰都不是100%滿意。
除非。
他不怕再被坑一次,那問題就簡單了,閉著眼睛買就好了。
反正不管怎么說,印巴空戰暴露了印度空軍的很多問題,絕不僅僅是“陣風”自身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印度空軍自上而下的意識和思維問題。
輕敵肯定是要吃大虧的。
對此,你怎么看呢?
歡迎友善討論、點贊、關注、收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